问题是,朴俊哲却犹豫了。
虽然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朴俊哲却有点担心。
让志愿军官兵加入朝鲜国籍不是问题,毕竟只是一些手续而已,现在又是特殊时期,办起来并不费事,可是志愿军官兵会在战争结束之后恢复中国国籍吗?如果志愿军官兵没有恢复中国国籍,而是留在朝鲜,那么战后朝鲜的军事大权将掌握在一支外来军队手里,朝鲜将从此成为中国的附庸国。
朴俊哲的这个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在过去一千多年里,朝鲜一直是中国的附庸国,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朝鲜,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直到明清时期,朝鲜才独立,而真正成为独立国家,也就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可是,仅有担心,就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志愿军官兵以中国国籍的身份在朝鲜作战,就会被联军认同为雇佣军,个人利益得不到保护,士气与斗志自然无从谈起。
没有志愿军,朝鲜别说完成国家统一,能够守住现在的战果就很不错了。
在朴俊哲犹豫不决的时候,黎平寇明确提出,中国绝对不会让志愿军官兵的利益受到威胁,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就只能这么做,不然志愿军将停止进攻,结束在韩国境内的作战行动。
当时,黎平寇还暗示朴俊哲,如果志愿军官兵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中国很有可能在必要的时候与美国单方面停战。
对朴俊哲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虽然按照黎平寇的说法,中国与美国单方面停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双方的军事力量均不越过三八线,但是人民军早已崩溃,而韩军却远没到崩溃的时候,而人民军无论如何也无法挡住北上的韩军。
结果显而易见,到时候统一半岛不是朝鲜,而是韩国。
在黎平寇做出保证,即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将在重新签署的《和平友好互助条约》的框架范围内向朝鲜派遣驻军的基础上,撤走全部志愿军,并且把人民军的指挥权归还给朝鲜当局,朴俊哲才答应了黎平寇的提议,即在战争时期,让志愿军官兵加入朝鲜国籍,并且在战争结束后陆续遣返。
这下,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最后一个问题不再存在了。
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志愿军打过三八线成了军事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当时国际社会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即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后,要打到哪才会停下脚步。
志愿军打过三八线,绝对比联军打过三八线的分量大得多。
原因很简单,韩国首都就在三八线南面,离军事分界线不到三十公里,首尔的中心城区离军事分界线仅有三十多公里,而朝鲜首都离三八线一百多公里,所以志愿军打过三八线后将直逼首尔,而联军打过三八线,还得花上一番功夫才能打到平壤。
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志愿军会不会攻打首尔,以及以何种方式攻打首尔。
战场上,志愿军没有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停止前进,到三十日下午,执行纵深突击任务的部队已经打下汶山,正在向衙洞推进。
再往南十来公里,就是首尔的主城区了。
志愿军高歌猛进,可是黄峙博非常清楚,打下首尔的希望非常渺茫。
当时,南下的是第五十四集团军的一个装甲旅,打到衙洞的部队只有三个营,而且是三个不满编的营。
虽然在攻打汶山的时候,志愿军没有遇到多少麻烦,驻守该地的一个韩军步兵师几乎未作抵抗就宣布投降,近六千名官兵做了战俘,但是随着深入韩国本土,志愿军在进军途中遇到的麻烦越来越多。
从汶山到衙洞,不到十公里的路程,志愿军走了一个白天。
沿途,除了韩军零星部队的阻击之外,还得跨过韩军在过去几十年里设置的防线,仅清除汶山附近的雷场就花了不少功夫。此外,在推进途中,志愿军遇到了很多向南逃窜的韩国平民。
虽然在军队面前,平民不堪一击,而且韩国也是一个严格禁枪的国家,平民手里没有可以对志愿军构成威胁的武器,但是入韩作战,志愿军必须考虑得更多,也就不能像在朝鲜境内那样放开手脚。
更重要的是,韩国平民不仅不会帮助志愿军运送作战物资,还会给志愿军增添麻烦。
在衙洞北面大约五公里处,志愿军就不得不停止前进,驱逐聚集在公路上的平民,期间还差点发生冲突。虽然韩国平民没有胆子在坦克战车面前耍横,但是成百上千的民用车辆仍然把公路堵了个水泄不通。为了疏散平民,突击部队不得不留下一个营的步兵,在沿途的所有路口设置哨卡,阻止民用车辆进入主干道。
等突击部队到达衙洞时,战局已经出现转变。
在这里,志愿军遇到了非常顽强的抵抗,随后就发现,驻守衙洞的不仅有韩军,还有一支数量非常可观的美军。
最初的时候,突击部队指挥官认为遇到的是第七步兵师的残余部队。
在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前,第七步兵师的一部分官兵逃了出去,数量在一个营左右,而且还有大概一千名伤员及时撤走。突击部队指挥官早就收到情报,在南下首尔的时候很有可能遇到第七步兵师的美军。
到了三十日半夜,连续几次进攻被打退后,突击部队指挥官才意识到,他们遭遇的很有可能不是第七步兵师的残兵败将。
只是,突击部队没有携带长波电台。
直到十一月一日凌晨四点过,黄峙博才收到消息,突击部队在衙洞遭遇了联军主力。
难道是第一装甲师,或者是第二装甲师?
黄峙博非常惊讶,立即给李国强打了电话。
情报没有错,运送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主战装备的船队还在太平洋上航行,最快能在十一月五日到达仁川。
只是,李国强没有忘记告诉黄峙博,两个装甲师的官兵早已到达韩国。
突击部队在衙洞遭遇的,正是第一装甲师的两个营。
只是,这两个美军营中,除了步兵携带的轻武器之外,全是韩军提供的主战装备,包括韩国的k2主战坦克。
暂且不说韩制武器装备的性能如何,美军能够参战,已经是预料之外的变数了。
客观的讲,韩制武器装备的性能并不差。
实战已经证明,一些韩国的主战装备更加适合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环境。比如在东线战场上,韩军装备的k1a1与美军m1a2相比,除了装甲防护能力稍弱之外,因为战斗全重低得多,通过性能更好,因此在绝大部分时候,机动性能都要好得多,在通过很多桥梁的时候不存在困难,而m1a2要想通过一些最大承载能力不到五十吨的桥梁时,还得先让工程兵加固桥梁。
这种影响,在第一次战役中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