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d已经转向,伴随行动的两架e-2d也在向南逃逸。
只是预警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九百多公里,e-2d还要慢一些,而mig-31的冲刺飞行速度超过了每小时二千五百公里。
拦截失败后,e-3d开始降低飞行高度。
大部分空对空导弹的下射落差高度都在一万米左右,只要e-3d降低飞行高度,就能迫使mig-31降低飞行高度,为战斗机提供宝贵的拦截机会。只要在两万米以下,mig-31绝对不是美军战斗机的对手。
美军的想法没错,可是预警机不是战斗机,无法像战斗机那样做剧烈机动。
e-3d的飞行高度降低到七千米时,两架mig-31已经到达一百五十公里外。面对正在逃逸的预警机,截击机立即启动火控雷达,随后各发射了两枚远程空对空导弹。大概是为了避免与美军战斗机缠斗,mig-31没有降低飞行高度。让美军指挥官不解的是,mig-31在发射导弹后没有返航。
因为中国空军没有远程空对空导弹,所以mig-31发射的aa-9“阿拉莫”导弹也是从俄罗斯引进的。
作为一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的导弹,aa-9除了射程之外,没有任何明显性能优势。
被mig-31的火控雷达锁定后,e-3d的雷达干扰机自动开启,在其后方一百多公里处的ec-135也启动了大功率雷达干扰机,压制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只是电子压制的效果并不明显,mig-31的多普勒火控雷达以功率大著称,其探测能力不亚于小型预警机,抗干扰能力非常强。
真正的反制手段,还是针对导弹的电子干扰。
aa-9逼近时,e-3d的飞行高度已经降到四千米,仍然在以每秒三十米的速度下降。探测到导弹发出的雷达波后,e-3d的反导对抗系统开始工作,一边释放出干扰铂条,一边对导弹制导雷达进行压制干扰。
导弹不是战斗机,弹载制导雷达的功率非常有限。
预警机的电子压制与电磁干扰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四枚aa-9先后丢失目标,在燃料用尽后爆炸自毁。
此时,另外两架mig-31分别攻击了两架e-2d,只是同样没有收到战果。
再先进的战斗机,没有合适的弹药,也很难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正是对aa-9的不信任,四架mig-31才没有转向返航,而是继续逼近目标,准备在更近的距离上发起第二次攻击。
距离足够近,mig-31能用雷达持续照射目标,让aa-9以连续波制导方式发起进攻。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对抗美军的干扰措施。
问题是,随着距离逼近,e-3d的飞行高度也在降低。攻击中低空的预警机,mig-31必须俯冲,离开美军战斗机够不着的超高空。
打到这个时候,美军的处境也非常凶险。
e-3d规避截击机的时候,正在与j-10、j-11b争夺制空权的防空战斗机失去支援,战场上的形势对美军非常不利。
因为另外一架e-3d在朝鲜西海岸,而美国海军的e-2d在日本海上空,紧急起飞的预警机最快也要半个小时后才能赶到,所以美军必须想办法弥补指挥环节上的缺陷,尽快消除空中威胁,让e-3d返回指挥岗位。
正是如此,受到攻击的预警机没再下降飞行高度。
在美军飞行员看来,落差超过两万米,足以阻止mig-31发起攻击了。
显然,美军低估了中国飞行员的胆量与决心。
离e-3d不到五十公里时,两架mig-31开始小角度俯冲。因为已经发射了两枚重达数百公斤的导弹,烧掉了一半以上的燃油,所以进入俯冲阶段后,mig-31的速度迅速突破了二点七五马赫。
这是mig-31的极限飞行速度,而且只能在二万五千米以上高度达到这个速度。
随着高度降低,空气密度提高,产生的摩擦热量将使战斗机的驻点温度急剧提高,最终烧毁战斗机。
只是战斗中,谁也顾不了这么多。
拦截高速俯冲的截击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半分钟不到,mig-31与e-3d的距离缩短到了三十公里。
面对头顶上方的威胁,e-3d别无选择,只能再次俯冲,与截击机拉开距离。
只是这个时候才想到规避,已经来不及了。
两架mig-31再次发射了导弹,而且采用了连续波制导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战斗机必须把机头对准目标,让雷达持续照射目标,导弹接收目标反射的雷达拨,沿着雷达拨的传播方向攻击目标。
万幸的是,导弹比战斗机飞得更快。
半分钟后,三枚aa-9先后击中了e-3d,只有一枚aa-9受到预警机抛射的干扰铂条影响,没能命中。
击落预警机后,两架mig-31立即改出俯冲,以追快的速度爬升。
此时,最近的美军战斗机还在五十公里之外。虽然有两架f-15c发射了aim-120c,对mig-31进行拦截,但是随着截击机爬升到二万五千米以上,采用火箭发动机的aim-120c就跟不上了。
两分钟后,把飞行高度降低到一千五百米的两架e-2d也遭到攻击。
虽然只有一架e-2d被导弹击落,另外一架e-2d被导弹的碎片打中后没有坠毁,但是在接班的预警机赶到之前,联军的防空拦截系统出现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空白时间,仍然在空中作战的联军战斗机失去了统一指挥。
因为e-3d被击落时高度不到三千米,所以kj-2000没有及时发现mig-31的战果。
直到mig-31的飞行员报告交战情况,杨禹方才知道,突击行动收到效果,反击战役迎来开门红。
mig-31进行突击时,两支h-6机群也离开了巡逻空域,向鸭绿江与图们江逼近。
与前次反击不同,h-6机群没有飞往元山,而是把高度降低到一百五十米后,向东朝鲜湾飞去。
因为美军正在全力应付mig-31,位与朝鲜西部与东朝鲜湾上空的联军预警机又要引导正在进行防空作战的战斗机,所以h-6机群突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时,联军的前线指挥官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随着东部战场上的e-3d与e-2d被mig-31击落,联军把精力全部放到了防空作战上。
空中,至少有四十架f-15c与二十架f-22a需要引导指挥。
虽然志愿军只投入三十多架制空战斗机,但是得到了预警机的全力支持,在空战中获得了明显优势。
没有预警机支持,f-15c根本不是j-10与j-11b的对手。
即便是f-22a,也很难在没有预警机的情况下击败j-10与j-11b。
没有预警机,f-22a必须使用火控雷达搜寻与跟踪目标,而j-10与j-11b上的被动探测设备能够发现f-22a发出的电磁波,大致确定f-22a的方位,避免遭到突然打击,然后把交战距离缩短到视距内,用数量优势压倒f-22a。
在此之前,美军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只是残酷的现实立即让美军认识到,没有以预警机为核心的空战支持系统,任何先进战斗机都不堪一击。
在e-3d规避mig-31的时候,就有两架f-22a暴露行踪,被六架的j-11b围攻。
虽然在近距离格斗中,f-22a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两架f-22a面对六架敌机,不但没有落到下风,还击落了两架敌机。但是对于没有隐身能力的f-15c来说,情况就截然相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