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自己的队伍拼光了,是负责任吗?!”王双龙有些气急败坏地嚷嚷着,警告7连长注意他的连队伤亡现状,同时提醒他,副营长吴子健曾经对担任阻击的7连有过指示:若在正面顶不住日军,可以考虑撤出阵地,避开敌人援兵前锋锋芒之后,再从侧面实施袭扰纠缠,迟滞其向同蒲路前进的脚步。
“大龙,你有所不知,这股敌人为数不少是伪蒙军骑兵,后来我还看到了对面远远的有汽车灯晃动,可能是日本人乘坐的卡车队——”
“那又怎样?!”6连长无心去揣摩老战友这番话的含义,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
“你还不明白?真要放他们过去了,我的人怎么可能再凭着两只脚追他们的马蹄和汽车轮子!”
王双龙猛然呆住了,怔怔地说不出一句回应的话。作战方案只提及了可以从侧面袭扰迟滞敌人援兵,却忽略了这一情况的出现。
说完话的魏鑫丢下老战友,沿着弧形阵地去检查伤亡和弹药消耗,日伪军虽然又一次被打退,但下一轮的进攻恐怕只是时间问题。接下来,战局会发展到哪一步殊难预料,他开始号令全连要做好拼刺刀肉搏的准备。
王双龙默默地跟来了,协助魏鑫做着相关工作。伤亡不小的7连眼下进行的不乏悲壮意味的备战动员,让他心如刀割;而脚下这片原本是匆匆搭的临时阵地,在经历几番炮火打击后,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凡此种种,都预示着后面的战斗将越发惨烈,7连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
“我怎么没有看到对面有汽车灯?完全是黑乎乎的一片嘛,你确定没有看错?”
终于检查巡视完了阵地,两个兄弟连的连长在一道土丘的后面坐下来喘息着,王双龙手指着对面问魏鑫。后者则苦笑着摇摇头,表示汽车灯是千真万确的,长长的一溜车灯由远及近开过来,现在之所以看不到连,应该是日本人到达前沿后把车灯关闭了。
连长,敌人又来了!
弧形阵地突然响起了战士们的呼叫声,此起彼伏,显然,整个阵地的前沿均发现了敌军身影。紧接着枪声响了,第四轮阻击此展开。
“老魏,你顶住,我这派人把我在村子里的一个排全调过来!”
6连长手里的小马枪不停地射击着,同时下了决心要助老战友一臂之力,一个排的兵力或许解决不了大问题,但能支撑一时算一时吧!
魏鑫听到了王双龙在自己身边大声喊出的这番话,有心反对,却又无暇顾及:对面袭来的火力前几次都更加密集,日本人无疑投入了更大的兵力来实施这次进攻,或许,7连的命运决定于此次进攻当了!他跑向了重机枪火力点,那里是目前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日伪军的这次进攻,狡猾地改变了主攻方向,他们已经意识到八路军的重机枪是最大的威胁,黑暗却又一时难以利用炮火打掉这个火力点。针对那挺唯一的重机枪基本架设在八路军阵地的央一带,日军的联队长做出了调整,他命令蒙疆军的骑兵全部下马改为步行攻击,攻击位置则放在路,吸引住八路军的重机枪火力。与此同时,两个日军的步兵小队,则分为了一左一右朝着八路军弧形阵地的两翼悄然前进。
魏鑫在最开始完全没有识破敌人的这一变化。伪蒙军的前队摆出了四挺大正十一式机关枪扫射冲锋,迫使八路军的重机枪全力还击,等到7连长猛然听出对面的机枪声不再是刚才熟悉的九六式、开始惊觉当的时候,九六式机关枪却已经在两侧咆哮起来。
魏鑫怒骂了一声,命令重机枪立即调转枪口,斜射左翼阵地的前沿:那边是指导员负责指挥的,而且眼下他们那里只剩了步枪火力,轻机关枪已经打光了子丨弹丨!
“正面来的是伪蒙军,节约子丨弹丨不要急着开火还击,等他们真正靠近了,再用*解决!”
7连长大吼着传递命令,同时让王双龙帮着指挥央阵地,自己则点了两个班的战士,向左翼阵地驰援——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伪蒙军始终畏战不前,不会像日本兵那样认真攻击,而右翼副连长指挥的阵地尚有一挺捷克式在压阵,此刻魏鑫最不放心的是没了机枪火力支持的左翼。
果然,还未能跑进左翼阵地,对面日本兵哇啦哇啦的呐喊声已经清晰可闻,阵地所有的步枪都在拼命射击,但仍难以阻止敌人的越逼逼近,情急之下的魏鑫喝令身后跟进的两个班全体投弹,并且带头跃出了阵地之外,斜刺里扔出了自己的一颗*,其余陆续赶到的援兵纷纷效仿,勇敢地跳到无遮无挡的荒原向日军的冲锋队形奋力投掷。
这一近乎自杀式的近距离投弹,瞬间遭致敌军的乱枪射击而造成伤亡过半,但几十颗*突然形成的轰击,也最终将逼至前沿的日本兵炸了回去!
339章追歼欲望
日军的联队长守在临时炮兵阵地,全方位地目睹了这一轮攻击的失败。
当八路军阵地的那挺重机枪开始怒射的时候,他强行压住了想让己方炮火对其实施打击的冲动——通过前面的交火可判明对面的阵地基本属于线形布防,茫茫夜色无论迫击炮还是掷弹筒、想要准确命这种细长的散兵阵线,难度都实在是太大了。毕竟,大冢康介此行的目的是驰援包抄同蒲铁路线,他不想在半途的突击消耗太多的弹药。
蒙疆军骑兵团被改做步兵后的冲锋,日军的联队长仍然没有抱什么希望,他只想要这帮蒙古骑兵最大限度地在正面吸引住八路军的重机枪火力,以便让自己麾下的两个步兵小队暗度陈仓得手。
但结局还是让他继续失望。右翼的步兵小队甚至已经攻到了对方阵地的前沿地带,可是关键时刻八路军的重机枪竟然向这边调转了枪口,更有一股彪悍的士兵脱离掩体奋不顾身地近距离投弹,最终,攻击两翼的两个小队都无可奈何地撤了下来。
路的蒙疆军是最后撤下来的,当然,他们的这轮攻击也实在不能称之为靠前。杜东强等几个军官,心惊胆战地揣度着是否会再遭到联队长大佐的军法制裁。让他们额手相庆的是,大冢康介把他们丢在了一边,只召集了皇军步兵队的几名尉官,到后面的卡车附近议事去了。
日军的联队长已经决定暂停攻击,等待丰店县城的第二支援军赶过来。援军的队伍将出现野村大队直属机关枪队的一个机关枪小队,他们携带着四挺九二式重机枪,大冢康介要用这四挺重机枪全力绞杀对面的马克沁。
作为支那军装备最普遍的重机枪型号,大冢康介对马克沁有着相当的了解和感受。早在开战之前,敌对的两国军队都从欧洲引进了制式重机枪,支那军采用的是德国制造的马克沁,皇军采用的则是法国的哈开斯。这两种重机枪在欧洲均名头十分响亮,如今则在东方战场被大量仿制、普遍对垒、一决雌雄。
大冢自然是看好哈开斯也是九二式重机枪的。支那军的马克沁(他们自己起的名字为民二十四式)枪管外面套着的厚重的冷却水筒,看去蠢笨可笑之极,与九二重机干净明快的气冷散热片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而联队长大佐内心深处极不愿意承认的一点,则是支那军的马克沁给皇军士兵造成的巨大杀伤,这一点,无论是在北支那的河北战场还是山西战场,都已经得到体现。至于今夜这场突发的战斗,对面支那军阵地之所以稳守至今,也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一挺该死的马克沁。所以,大冢康介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的四挺九二重机枪拉来,他要给支那军的马克沁来一个完美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