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命运似乎是非要将这个央军校逼进死胡同。在秦忠孝逃也似地从夏连山病榻旁离开后,参谋长带着一个人来见他了,那个人正是赵木头的手下:护送王掌柜太太女仆回晋南老家的特务连士兵!
秦忠孝简直有了一种活见鬼的感觉。
关于特务连长在赴丰店执行秘密侦察任务其间,擅自安排一个手下离开队伍,护送其心人脱离险境的行为,秦忠孝已经在悄悄责骂之后宣布了下不为例。央军校那么做,实在是出于自己良心的不安,明摆着,如果不是自己守不住丰店县城的话,把宅院贡献给391团团部的王掌柜一家,也不会遭受那么惨烈的结局。而王家太太的女仆,算作是夏百合家族里的骨血吧,应该得到保护。
可是,被赵木头派走的士兵,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在这个节骨眼跑回来了,说自己已经遵嘱将那个名叫孙妮儿的王家女仆安全送到了平泉县的夏家老家。一时间,秦忠孝觉得冥冥有一股力量在左右着这一切。
他先是将这些内情简要透露给了在场的参谋长张宏,叮嘱参谋长和这个特务连士兵,不要对外声张,一切都等林师二营的骑兵连长伤势痊愈后、等赵木头执行完军统的特殊任务返回后,再由央军和八路军的这两个渊源不浅的连长,自行交流。
不过,特务连士兵接下来的汇报,却让391团的这两个军事主官大吃一惊:晋军独立12旅主力,眼下驻扎在平泉县,其包括与391团在丰店厮混了两个多月的独12旅570团!
“我在县城里看见他们那个田团长了!”赵木头的手下气哼哼地报告:“那狗日的还是骑着高头大马,在平泉县城的大街横晃!”
晋军独立12旅570团,在日军大冢联队猛攻丰店城的紧要关头,由团长田明达亲自率领着、弃城脱逃,间接造成了丰店的失守,这一点,央军391团下官兵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到今天。并且后来的国内新闻媒体,也借着报道日军丰店屠城暴行,将这个临阵脱逃的阎锡山子弟兵部队,口诛笔伐了一番,这些,秦忠孝都通过收听汉口广播电台的电波,获悉了。
“这么说,狗日的独12旅,也没逃到天边去嘛!”张宏一边骂,一边在桌子摊开了一张军事地图:“平泉县,晋南重镇,距离丰店的直线距离,不过百里而已。如果从关门山的八路军林师二营那里算起,只有七十多里地。阎长官和卫长官,应该知道他们的下落吧。”
秦忠孝也忿忿不平地附议道:“570团的逃跑行径,实际与叛国无异,第二战区难道真的这么不闻不问了?”
特务连士兵详细讲述了他在平泉县的所见所闻,称目前的晋军独12旅,足足还有一多半的兵力,两个团的番号:569团和570团都在,分别守在平泉县的南北两半。据当地百姓称,独12旅军纪很坏,刚刚从同蒲路溃逃过去的时候,旅长团长一度纵兵抢劫百姓东西补充军饷和粮草。后来他们决定长期驻扎了,才渐渐有所收敛。
奶奶的!
秦忠孝一拍桌子,怒骂了一声。
作为委员长的嫡系央军,秦忠孝向来是不大瞧得起地方杂牌武装的,山西的晋绥军序列,除了傅作义的绥远旧部让他有些钦佩之外,阎锡山晋军的战斗力在秦忠孝的心目,简直不值一晒。去年的晋北之战、忻口会战是如此,今年的丰店保卫战晋军独12旅的懦弱表现,则更加深了央军校的这一成见。
“我还以为,独12旅的两个团,早被日本人吓破了胆、逃得一片散沙了呢,真没想到,这帮龟孙竟然还成建制地存在!”
双眼死死盯着桌子军用地图标注的平泉县的点,秦忠孝脸色变得铁青。
一旁的参谋长张宏语气倒很淡然,他说既然阎长官前不久把二战区司令部的所在地都丢掉了,眼下恐怕已经没有精力和心思去军法制裁手下的区区几个旅长和团长。
“田明达的570团从丰店逃走后,直接去了城找他们旅的主力,随后城很快不战而丢了;现在看来,独12旅合兵后沿着同蒲路南逃,一路到了平泉县。”秦忠孝一边分析,一边用粗壮的手指重重地戳了戳地图的平泉县三个字。
平泉县位于同蒲路的韩信岭以东大约三十里的地方,其县城往北七十里,是关门山脚下的西坪村。
“报告!二营六连连长朱星云,从关门山河口村回来了,还带来了两名八路军的人看望他们的骑兵。”
值星官报告的朱星云,正是391团前些天派往关门山八路军驻地的联络官,秦忠孝不由得仰天大笑了起来,直言今天是个“当归”的日子;在他洪亮的笑声里,二营六连连长朱星云尉,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团部。
与特务连长手下的那个士兵从平泉县带回的情报相,朱联络官的信息显然要更丰富,更引人瞩目。秦忠孝只简单听了几点,下令召集全团的营连级军官开会,集体听取山外的最新情报汇总。
从各方汇集来的情报可知,沿着南同蒲路作战的日军濑名师团主力,步兵为加藤旅团,另有野炮兵、铁道兵、骑兵助阵,据悉新近还加入了战车(坦克、装甲车)部队。国军第二战区接连迎战失利,卫长官央军主力已经退至晋南的运城一线,阎长官的晋军主力则退守晋西南一隅,并准备渡黄河区陕西。
濑名师团萩原旅团之大冢联队,现分别驻屯丰店、小榆树山和城。
曾经协防丰店、后临阵脱逃的晋军独立12旅570团,在城与旅主力合兵,丢失城后,现查明退至同蒲铁道线以东的晋南平泉县,主力尚存。
八路军林师二营,遭日伪军重兵夜袭,损失惨重,但目前已经着手恢复对河口村和西坪村两处驻地的掌控。
“诸位,综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秦忠孝站在团部墙壁悬挂着的大幅地图前,开始了训话:“日军濑名师团主力,目前已经基本击败我第二战区主力,即将控制山西大部,特别是其沿着南同蒲路突击的作战异常迅猛,可判定其最终目标为山西最南端的风陵渡,从而打通同蒲铁路,实现同蒲路的全线通车。”
央军校挥舞着手里细长的指挥棍,沿着墙壁地图漫长的同蒲铁路线,从到下反复勾勒着;坐在他对面的十几名下属军官,视线跟随着指挥棍在移动,很快,一个连长忍不住脱口问到:
“团座,山西终于要亡了吗?”
室内陷入了沉寂,弥散出尴尬、羞愤气息的沉寂。
秦忠孝看了一眼自己的参谋长,后者正在座椅低着头,不安地扭动着身体;其他的营长、连长们则大多直视着自己,等待着他的回应。
“这个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秦忠孝将指挥棍放在手掌心里把玩着:“换句话说,不能以表象的得失,判断一个大战局的胜负。日军的濑名师团虽然很快会占领整个同蒲路,但是我早说过,日本人在山西不过部署了区区两个师团、四万多兵马而已,凭这些兵力,根本做不到对山西全境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