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队于是留下二十几人防守小榆树山山口,其余的立刻从山口冲出,向隔着仅几里之遥的丰店南门进击。结果,他们与留在丰店南门外的391团二营6连,展开了短兵相接。
二营6连是团参谋长亲自带队留守在南门外的,主要是安排两个排向西监视小榆树山方向的日军动向,准备打援;同时向东派出一个排沿线警戒,预备着一旦城内的团主力攻击不利而退出时、沿这个方向撤往大榆树山的营地。
因此,从小榆树山山口杀出的这支日军,一露头被6连发现了。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来攻的一百多名日本兵,火力如此强大,不仅一交火有掷弹筒榴弹的攻击,还携有重机枪和迫击炮,且由数挺歪把子轻机枪冲在前头开路!
其实这些火力都是像濑名师团这样的挽马制师团一个步兵队的标准配置,只不过,此刻该队出得山口后奔跑迅速,通往丰店南门又是一马平川、地势开阔,使得他们的战斗队形展开极快,从而迅速形成了轻机枪在前、掷弹筒居、迫击炮在后的火力配置。
而391团二营的6连,遭到的是这种完美展开火力的集打击。秦忠孝给6连只留了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再加6连的这两个排完全没有任何地形掩护,因此战斗刚刚开始,已经疲于招架、险象环生。指挥的391团参谋长意识到在这毫无遮挡的郊外根本无险可守,唯有退入丰店闭门死拼,于是立即下达了相关命令。他还派人去通知在南门外东面警戒的那一个排,收拢兵力并试着联络在东门佯攻的5连,相机前来侧击这一大股日军。
很快,在丢下了二十几具尸首后,参谋长狼狈不堪地带人撤进了南门并将城门关紧,幸亏城墙值守的二营4连向城外追击而至的日军猛烈射击,才将对手阻隔在了数十丈开外。但领头的日军队长,旋即下令用那门九七式步兵曲射炮——也是八十一毫米迫击炮,轰击城门和城门楼,掷弹筒也朝着南城墙密集发射。
此时,丰店城内的枪炮声也越来越激烈,391团的参谋长要部下用步话机火速联络团长——明明是本方攻城并破之,但眼下日军的援兵竟然又围堵了本方的攻击后路,两军目前形成了攻有守、守有攻的特战局——391团参谋长最担忧的,是不清楚来援的日军是否还有后队,假如其仍有重兵并且封死了南门出路,那么391团必须短时间内全歼城内敌军、再决定是守城还是选择一处城门撤走。否则,有可能重演此前被大冢联队攻破城池后被迫巷战的惨烈一幕!
丰店距离八路军林师二营驻扎前沿的河口村,只有三十多里,因此,5连从河口村出发,仅仅走了一半的路程,隐隐地听到从丰店方向传来的炮声。
吴子健一惊——自己正要前去袭县城,怎么那边竟然打了炮!?
很快,先前出发的敌工队由副队长派人飞马回来急报:他们还未来得及潜入县城,南城一带突然爆发了战斗,根据目测,应该是国军的部队发动攻击,并且已经打进了城!
吴子健不由得跌脚大叫:晚了一步、晚了一步啊!
这一次,李天林的5连除了据守关门山山口的一个排,其余全部被吴子健拉了出来,而且带了那门民国二十式八十二毫米迫击炮。想到自己和敌工队长肖俊平精心策划的袭方案竟然毁于一旦,二营副营长痛心懊恼。
“副营长,那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前进?”问话的是李天林,他也一副急赤白脸的样子。
“要!怎么不要?!”吴子健稍微迟疑了一下坚定地说道:“全连加速前进,告诉陈栓柱,如果有可能带几个敌工队员先进城,至少要给我弄清楚是什么人在打县城!”
陈栓柱是敌工队的副队长,原来在李天林5连的一个排当排长。由于肖俊平的腿伤尚未痊愈,这次吴子健坚决没有同意他随行,敌工队由陈栓柱全权指挥。吴子健将身边能收集来的四支短枪——他本人以及贴身的通讯员、5连正副连长的驳壳枪——统统交给了敌工队。肖俊平的那支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已经不剩了一发子丨弹丨,所以没有拿给他们。
“看没看到?战机稍纵即逝啊!”派走了敌工队的联络员,吴子健一边催促连队继续疾行,一边对李天林总结着:“咱们刚刚建立了敌工队,摸来了丰店县城守备空虚的情报,可是有人咱们动作还快!”
“会是什么部队?国军在这一带还有什么主力吗?”
“我估摸着,可能是原来驻守丰店县城的国军在反攻失地,”冷静下来的吴子健脑筋转得飞快:“不会是阎老西的独12旅,他们早逃到咱们驻地的更南边去了——应该是央军391团!”
391团入城的四个连,此刻正在丰店城内全面展开。
一营3连在向西城门攻击过程,与伪蒙军的一个骑兵连陆续遭遇,但骑兵在城内的街头巷尾根本无法施展,所以几乎是一触即溃;及至3连打到西城时,守城门的日军一个小队,主力又都奉命赶去县政府了,留下的十几个日本兵,很快被3连的百十人逐一歼灭,西城门宣布收复。
一营1连由秦忠孝亲自率领,杀奔东门;与此同时,二营4连的一个排则从南城门的城墙出发,沿着城墙先于1连接近了东城门楼,但他们遭到了城墙的伪蒙军步兵以及日军守东城门那个小队的抵抗,双方在城墙展开激烈攻防。直到秦忠孝带着1连赶到东城门下,沿着登城墙的楼梯发起强攻,守军才开始溃退,朝着北城门撤走。东城门于是也紧跟着宣告收复,1连打开城门,迎接此前在城外佯攻的二营5连入城。
曾几何时,391团是在这座城门被日军大冢联队驱逐出去的,如今卷土重来,望着重新插在城头的青天白日满地红,许多官兵喜极而泣。
与东西两路的进展相,路的攻击较胶着。沿着城大道前进的一营2连,与迎面遭遇的日军大队长福田冈的队伍展开了巷战,双方都向两侧分散开了的兵力,在屋角院头逐次接战,搅成一团,一时间难分胜负。
而特务连攻击县政府日军指挥部的动作最为迟缓。这是因为赵木头手下仅有的五支驳壳枪,根本不足以拿下偌大的县政府院子,而且当他们手里的爆竹鞭炮使用殆尽之后,西面又杀来了鬼子的援兵,招架不住的赵木头无奈只好下令撤退,躲进了一旁的小街。幸好过了不久,匆匆奔跑的特务连副连长带着二十几人与赵木头相遇了,手里有了弹夹满满的伯格曼冲锋枪,赵木头大吼一声,带着如狼似虎的四十多名部下,重新向县政府的大院扑去。
麻生佐得到了来自西城门将近一个步兵小队的支援,总算稳住了县政府大院的局面,喘了一口粗气;但相继从步话机传来的消息,则令这个日军副联队长的胸口感到沉重压抑:南东西三座城门都失守了,他的残部正从城墙向北门溃退;福田冈在接近城南的大道与支那军激战,且渐渐力不从心;目前唯一没有发生战事的是北城门。
麻生揩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正思索着是增援大道的福田冈、还是命令他们向自己靠拢然后共同撤往北城门——明摆着,支那军这次是重兵来袭,自己残存在城内的兵力,最多可以勉强支撑北门的阵地了。城的旅团部接电后尚无派兵增援的迹象:他们那里恐怕也无兵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