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党一系列的政策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主义和阶级之间的战争,并不是之前那般争夺权力和利益,工党的“暴民”将会夺占他们的产业和财富,甚至杀死他们。
白色沙俄同盟军,这是旧沙俄时代特权阶层、富裕阶层乃至大部分中产阶层组建的同盟。
其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沙俄的体制恢复到君主立宪制,这不仅是他们为了保证昔日的权力和产业、财富,也是他们自保的行为。
不论是现在同盟国和协约国的阵营成员有着什么仇恨和利益冲突,这都不影响他们支持部分物资给白色沙俄同盟军。
这些物资虽然不多,但实际上却是贵族之间情分的联系,整个基督世界的贵族,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
不过这些都只是小头,在华夏的奥伦堡地区,这里云集的白色沙俄同盟军成员越来越多,大量的贵族和富裕阶层开始将自己携带证明财产的凭据在一个办事处等待着。
他们的财富、产业大部分都在工党控制的区域,或者存于俄国的银行,但现在这些东西都不是他们的了。
所谓丧家之犬,莫过于此。
没有大量的财富他们无法获得军备和补给,没有经费他们无法组织反攻,而华夏给他们带来的就是这样的希望。
华夏允许他们出售或者抵押他们在俄国国内的财富,只要拥有凭证,他们就可以按照资产的不同获得不等的金钱。
矿产资源开采权,工厂,银行,企业、店铺、房屋、存款以及他们珍藏的文物珍宝,只要拿得出凭证,只要能值上数千华元以上,这些都是华夏抄底的项目。
尤其是珍藏的文物珍宝,哪怕是没有凭证,但只要有一张照片或者多个同等阶层开具的证明,华夏也会承认归其所有。
这些产业大部分都是以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成交的,如矿产资源更是低到了百分之十五,店铺、工厂、企业、房屋都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的高价。
而像是华夏将会承担风险的珍宝文物,则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反倒是贵族们存在银行的财富,纸币以百分之三十的价值收购,金银珠宝以百分之五十收购。
不过眼下有空余的时间和实力抄底这些产业的也仅有一个华夏,像是有时间的白头鹰则因为劳师远征没有可能,只能看着华夏鲸吞大量沙俄富裕阶层和特权阶层的产业,连汤都喝不上。
因为贵族也不是殊死一搏,而是希望用俄国国内的产业、财富去搏一搏,看看能否击败工党俄罗斯,海外的产业和财富将是他们失败之后存身立命的根本。
华夏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一石数鸟,首先是这些人是掌握着大量旧沙俄时代财富的一群人,最少占据了沙俄百分之四十的财富,华夏低价抄底,最少也是两倍的利润。
其次便是可以反过来削弱俄罗斯的实力,不论最后白色沙俄同盟军胜利还是工党俄罗斯胜利,大量的财富被华夏获得之后,必然会面临银根紧缩的局面,直接削弱了未来俄罗斯的发展潜力。
最后则是这些财富都是不动产和存款,华夏持有这些产业之后可以理直气壮的在工党控制的区域进其纳入名下。
至于工党会有什么反应,华夏的中层和高层都不会太过关心。
别看现在工党的部队已经多达三百余万,可其工业因为之前同盟国阵营搞的战利品搬迁早已不多,对于工党的目前的致命缺点——补给可以说是知之甚详。
其仅能供应不到七十万军队进行大规模的会战的工业规模,在华夏的战争机器面前,不过是螳臂当局。
不仅是在奥伦堡地区,在芬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都有着华夏的办事处,都在进行着收购行动。
大量出逃的旧沙俄利益既得者将产业出售,华夏短短几天就收购了实际价值最少十五亿华元的产业,这可比辛辛苦苦搞对外贸易和出售军火赚多了,而且这个数额还在每天以近亿华元增加。
天降一笔横财,可以说华夏接下来的基建计划已经不会担心财政收入不足了。
此次抄底行动,乌克兰、白俄罗斯有心无力,英法德奥也因为战争抽不出手,倒是和华夏关系可以说亲如父子的芬兰王国也获得了不少的利益。
大量的芬兰王国新晋的贵族、资本家除了安全得到华夏保证,国家发展得到华夏的支持之外,他们从其中再一次分润着红利。
没办法,芬兰国王是华夏皇帝第三子,芬兰还是华夏全面战略协定的盟国,双方的经贸往来极为频繁,科研技术交流也是大部分向对方开放,国防、外交也都是和华夏脚步一致。
好在芬兰也知道谁才是大哥,在进行收购行为之前还询问芬兰王国能否产加,为了巩固华夏和芬兰王国的关系,也为了拉拢芬兰高层、军政要员以及资本家,华夏爽朗的点头同意了。
此举既是让芬兰尝到甜头,也是做给全世界的国家看,千金买马骨的道理华夏可不陌生,为了以后收小弟方便一些,分润利益让芬兰王国成为榜样肯定是明智的远见。
不吃独食,会给小弟分好处是一个带头大哥的必要条件,否则脏活累活都归小弟,好处都归自己,虽然因为国力关系暂时托庇于华夏,最后还是会离心离德的。
利益,从来都是合作的基本条件。
沙俄政权崩溃,让华夏可以鲸吞大量的财富,就连韦珣都对内阁执行的计划十分感兴趣。
就在华夏热热闹闹的收购着产业的时候,奥匈帝国传来一个极其不幸的消息。
弗朗茨一世病逝在奥地利,不是奥地利王国,也不是奥地利地区,而是在首都奥地利。
作为奥匈帝国的最高领袖,不仅是奥匈国民和国家的精神象征,更是弥合奥匈帝国庞大版图的最佳人选。
他作为一个皇帝,无疑是十分合格的。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洗冷水澡,睡行军床,能熟练运用他的子民的八种语言。
但他的人生却充满不幸和悲剧,六十九年的统治生涯结束时,一切都恍然如梦。
他的弟弟在墨西哥被枪决,妻子在日内瓦被一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杀,儿子年纪轻轻就自杀殉情,选定的继承人又被塞尔维亚指挥作战的时候被袭击殒命。
奥匈帝国在他的统治下虽然明面上团结在一起并且获得了不少的利益,可匈牙利总是想着自己的利益,不仅没有多少帮助反而总是搞反对拖后腿,波西米亚、捷克、斯洛伐克也只是勉强顺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则是有好处就积极,没利益就会闹情绪。
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帝国已经风雨飘摇,面对巴尔**近两百三十万的协约国军队,忧心国事的他因为年老体衰终于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