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沙俄以为华夏会在西北和叶尼塞河发起常规步兵进攻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将是钢铁洪流。
军备、素质、战术、战略上的全面压制。
正是有着华夏三个装甲军,韦珣才敢几乎是不限量的贩卖战争物资给沙俄。
因为三个装甲军在手,囤积在中亚和新西伯利亚的俄军物资在华夏总参谋部眼中就像是敌人提前为自己准备的。
吴佩孚、钟松文,华夏两个装甲军的军长此时站在一辆吉普车上,充满自豪的看着钢铁洪流从眼前驶过。
“老钟,你我自到了北方,就开始接触机械化理论。”
“你那一路任务可不轻啊。”
吴佩孚转身打趣的话头让钟松文有些无语,不过化石说道:“沙俄久战疲敝,我军如猛虎下山,雷霆扫穴,你所说的任务不轻,恐怕是说我和祝士衍抓捕俘虏会耽搁太多时间吧?”
“哈哈哈,哪有的事。”
吴佩孚见到自己话中的调侃暴露,也就没有继续下去,而是极为郑重的说道:“此次作战,我们三个装甲军虽然分三地作战,实则却是联合作战。”
“我先打个头阵,你和士衍要全力配合,歼灭新西伯利亚的百万俄军之后尽快支援我。”
钟松文闻言,神情轻松的说道:“知道,陛下明言此次合击沙俄不过是看谁从沙俄身上捞取的好处更多的争夺而已。”
“谁先打到沙俄富庶地带,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人又闲聊许久,之后跟随在部队后面。
出了塔城,两个装甲军轻易击败了阿亚古兹的俄军三个师。
装甲突破,步兵跟随,中间突破后拦截敌人后路进而全歼敌人。
虽然只是小胜,但却是极为容易的旗开得胜,算是一个好兆头。
在两个装甲军身后是八个军的常规陆军部队。
整个西北战区仅有十个军,其中五个军还是在开战之后从内西北、关中组建的部队,连火炮枪支弹药都是在乌鲁木齐补给装备齐全的。
随后五个军的常规步兵跟着钟松文部,开始向他们的目标鄂毕河畔的新西伯利亚前进。
沙俄应对华夏的攻势,早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方案。
俄军甚至已经做好叶尼塞河防线被击破,在鄂毕河组建第二防线,在奥尔斯克组建第三防线的准备。
可惜华夏这一次使用的战术已经超出了常规理论。
别说沙俄能不能抵挡,就连华夏北方战区的精锐步兵军还是在邓仲元这样拥有绝佳军事天赋的优秀将领指挥下,一个军也抵挡不了一个装甲师的攻势。
而华夏之前出售给沙俄的战争物资,更是华夏可以就地获得补给减少后勤压力的利好消息。
1914年八月初开始,华夏再一次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存在。
二十天从西北的塔城一路直捣黄龙,将原本位于沙俄东线后方的新西伯利亚和托木斯克守军击溃。
叶尼塞河东岸的华夏也军队也在南部和亚尔斯克发起牵制攻击。
在沙俄还未来得及撤兵回防的时候,华夏就已经击溃守军。
机械化兵团,闪电战理论成为两个热议的词汇。
而在西线仅仅是作为移动火炮和移动掩体的装甲战车,在德国东线仅是作为突破敌军阵地的陆地巡洋舰,在华夏手中却是成为迅速击溃敌军阵地,迂回包抄,分割敌阵的杀器。
从七月初到八月初,华夏一个月时间就击破了沙俄重兵防御的新西伯利亚战线。
预设的鄂毕河防线形同虚设,一百五十万大军(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守备部队合计十万)就这样崩溃。
整个新西伯利亚,华夏两个装甲军和三个机动步兵军分割包围,百万常规陆军步步为营的压缩其战略空间。
最终在托木斯克东部的马林斯克附件,俄军成建制的投降。
如果面对曾经的华夏,哪怕是在伊尔库茨克会战的华夏机动步兵军,他们也有敢于一搏的勇气。
可面对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他们的反抗宛如螳臂当车。
一个月之内,击毙敌人二十万,俘虏百万余人,残敌不到二十万,这个战果和德国围攻爱沙尼亚的俄军相差不大。
然而爱沙尼亚战役德军伤亡达到了四十六万,可以说折损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这场发生在新西伯利亚的战斗,堪称改变现代陆军理论的歼灭战,华夏却只付出了六万人的伤亡和二百四十辆因故障和泥泞趴窝的坦克和七百余辆汽车,被击毁的坦克不到百辆。
1比20的战损比,即便是他们曾经对付土著,也不过是这个战损比吧?
由华夏装甲第一军和三个常规步兵军发起的攻势也势如破竹,在东面开始围歼新西伯利亚集团军的时候,吴佩孚已经畅通无阻的绕过兵力薄弱的俄军中亚部队。
几乎全程都在行军,庞大的钢铁洪流在中亚的平原上驱驰,距离奥尔斯克不到一百公里。
原本绝对安全的奥尔斯克根本没有多少驻军。
沙俄的新西伯利亚铁路南段由基辅-奥尔斯克-鄂木斯克,北段由莫斯科-叶卡捷琳娜-鄂木斯克,然后才是真正的新西伯利亚铁路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
现在吴佩孚兵团已兵临毫无防备的奥尔斯克城外二百里,南部铁路被掌控不过旦夕之间。
北部的叶卡捷琳娜也不过只有两个师的部队。
华夏的雷霆攻势再一次惊骇了所有国家,哪怕是和华夏最为亲近的德国,也极为担忧战后的格局。
再一次走在军事理论和军事武备革新前列的华夏将会成为未来德意志帝国的大敌。
东线在新西伯利亚部队被歼灭之后,已无抵抗之力,沙俄的灭亡只在数月时间。
不过沙俄虽然将要战败,但更强的英法此时加强了对西线的攻势,相信很快就会学习华夏组建的装甲师编制。
甚至根据情报,英法很有可能会强行借到比利时和荷兰两国,绕过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向德军西线防御最薄弱的地带发起进攻。
英法终究还是不愿意让沙俄这个强力的肉盾就此战败,宁愿付出巨大的伤亡也要让德奥两国感受到西线的压力,减缓对沙俄的攻势。
甚至就连海军都已经出动,想要寻求可能的战机击败公海舰队挽回局势。
现在已不是英法考虑保存实力,不是英国考虑保证海军霸主地位的时候。
因为沙俄战败之后,华夏的军事力量要么投入到德国西线优先击败法国,要么进军南亚次大陆,对英国最富庶的殖民地印度发起进攻。
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军并不是不可牺牲的存在。
否则等到英国成为战败国,强大的海军也会落入同盟国手中被瓜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