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汉子看向两边,候车室每六十个座位为一个区,每个区都有拿着步枪的士兵站岗。

这是华夏春运期间为了稳定火车站内的秩序,从武装部抽调的士兵。不仅是候车室内有,还有火车站外面巡逻的,火车站内巡逻的,就连火车站经验的食堂也有。

领着汉子到了一个堆满火盆的大厅,里面密密麻麻坐着不下二百号人,很多人都拿着馒头或者红薯在烤。

这时一个推着小车穿着火车站制服的员工戴着白帽喊道:“新鲜的盖浇饭、热乎的四菜一汤、盖浇饭只要两分钱,四菜一汤也只要六分钱。”

“李警官,这里的饭菜不是和外面差不多的价格嘛?会不会分量少?”

汉子不敢相信的问道。

李利拉着他到了小推车上,只见上面几个大铁桶,盖着盖子。对员工敬礼之后,李利依次揭开盖子,汤菜是猪肉炖粉条,只一眼看上去就很有食欲,炒菜四个都是普通的家常菜,两个荤菜两个蔬菜。

李利看着汉子喉咙咽口水,于是说道:“分量很足,胃口大的人也能吃个七八分饱。”

“那他们咋赚钱?”

“赚钱干啥?现在皇上可不像以前那样,像火车站,汽车站、码头,陛下都是下了御令的,要求各地的火车站都要保证伙食,要以成本价销售。就连厨师和服务的员工都是拿的工资和销售份额的奖励,国家从火车站、汽车站、码头这些的税收中抽出部分作为补贴。”

“哦哦,我也来一份看看。”

汉子将馒头放在油纸上包好,拿出两个硬币,一个五分一个一分,递给员工后员工开始打菜。

一个大瓷碗装了大半的米饭,然后四个炒菜被盖在上面,又拿出一个小碗,盛了大半碗猪肉炖粉条。

对于这个分量他还是满意的,毕竟他的胃口有点大,虽然不够他吃饱,但吃个七分还是可以的。

等他端好吃的之后,员工说道:“那边是专门放碗筷的地方,不用洗,到时候我们会有专人来收拾回去。碗筷也别担心,虽然用的人多,但按照最新的防疫规定,我们都用水煮了半小时的。”

汉子知道他说的最新的防疫规定是个什么意思。随着华夏建国七年,向公共卫生方面也开始重视起来。

伍连德、颜福庆这样的西医,袁树珊这样的中医,都被组织起来制定各种疾病的防治。甚至第一版本的《全国卫生手册》已经出版了两年多。

这本小册子只有八十多页,每个村都发了两三本。像是什么感冒发烧,孕妇妊娠,外伤风湿这些,都有简单的处理方法,只要识字基本都知道怎么做。基本上只要是常见的疾病,都有一些简单廉价的治疗方法。

像鼠疫这样的传染病,则需要强调公共卫生了。像火车站这样的人流密集场所,使用的餐具都要求最少在沸水中煮上半小时,然后在高温蒸炉中蒸半小时。

“好勒,您忙您的。”

汉子说了之后,不好意思的看向李利。

李利知道他要吃饭,于是说道:“老哥你吃,我去巡逻了。”

汉子尴尬的笑了笑:“我叫陈老九,是鄂省荆门的,谢谢李警官了。”

等陈老九坐下,小心翼翼的把半碗汤菜放好,旁边的一个小年轻问道:“老哥是荆门的啊,我是宜昌的。”

“宜昌啊,我见过不少宜昌人。你宜昌哪里的?”陈老九扒拉了一口饭。

“宜昌郡姊归县的,我们宜昌地少人多,不少人都移民到东北,正常正常。”

说完之后,小年轻拍拍肚皮,赞道:“我阿翁总说我赶上了好时侯,我也是那么觉得的,这饭菜做得和我阿母做的差了不少但味道不错,分量也足。”

陈老九疑惑的问道:“你会鄂省也是省亲扫墓?你这个年纪不都该是在读书或者入伍参军了吗?”

“老哥,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弟我是教师,我大哥二哥都是预备役,不过目前还在绥远的武装部,没到前线。”

“教师是不用参军的,现在年关放假,我阿母身体不好,我阿翁照顾她,大哥二哥又要参加预备役的一些任务,只有我有时间。”

陈老九一听,这小伙子居然是教师,顿时敬佩的说道:“做教师好,教书育人。”

“嗯嗯,我也是那么觉得的,本来我也是打算从军的,但乡里的干部说我身体不好,加上两个哥哥都入伍了,于是没被选上。”

“后来乡里成立小学,我就去报名,虽然我菜读了两年初中,但还是报名考上了。考上之后进师范学了一年多,这才拿到了教师资格证。”

“那确实不容易,我家两个小子现在也读小学,成绩都不行,学校叫我去了好几次,都是打架斗殴,老弟你是教师,有啥子办法管管他们不。”

陈老九听到是教师,顿时饭也不吃了,神情期盼的看向他。

“我教的是数学,没有当过班主任。”年轻小伙先解释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我也见过不少孩子,小学玩心比较大,所以没有多少心思学习。”

“这个时候老哥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或者给他们定个目标。”

“小孩子都喜欢玩,见到好吃的也喜欢买来吃。老哥不妨和他们说,考试得了多少分,成绩有了进步给他们几分钱花花,这样他们学起来也有动力。”

“现在国家的教育在小学和初中都是全面教育,到高中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实在没天赋也不打紧,可以报考军校试试,一旦考入军校,出来最少也能做个连长。”

“就算考不上,也不用太着急,初中毕业了之后可以进入职业学校做工人,如果身体好,也可以加入预备役。”

陈老九思索一番,还是叹气道:“现在仗打得越来越大,听说都动用了三百多万人,我家三代单传,好不容易生了两个,可不敢让他们去参军。家里虽然只有二十多亩地,但还是够一个孩子分的,另外一个以后打算让他做工人去。”

年轻人说道:“做工人工资稳定,就是不像种地一样冬天还有点闲暇的时间。像老哥这样的情况,不当兵也是好事,咱们国家人多,陛下给的抚恤也好,有的是人去,只要不是强制征召,不碍事的。”

“不过真要是村里被要求了征兵名额,还是要配合的好,拒服兵役可是要收回一半家产的,还要处罚金。”

陈老九听到兵役这个问题,眉头皱了起来,也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心思。

他本来就是一个升斗小民,即便他现在在东北过上了他以前羡慕的富户日子,每天两顿饭食那是吃得饱饱的,但他依旧觉得兵役和他比较遥远。

他在村里见到不少家里有年轻小伙的家庭,年纪和眼前的年轻人差不多打,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之后被宣传鼓动参了军,参军十九人,占了全村二十五岁以下青年的七成。

从1906年和荷兰开战,到现在又和日俄两国开战,陆陆续续的报丧让他对战争有着恐惧的情绪。

都是村里的邻居,每次报丧之后,他都去帮忙,尤其是他有一手不错的厨艺,一般村里办宴席都要请他去做主厨。

四年不到的时间,他就因为村里的孩子在前线牺牲,给村里六户人家帮忙过。

甲午中华梦》小说在线阅读_第2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海蜗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甲午中华梦第2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