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只就是相互揭对方的老底,真是个天下乌鸦一般黑。
而在华夏内部,韦珣也语气严厉的公开发文训斥姜登选所执行的计划是发泄私愤,全然不提将其查办惩处。
华夏人可不是一般的聪明,闻弦歌而知雅意,目前华夏的内阁颁布的华夏民族的名单可没有满清八旗和绿教。
对于回部,华夏的态度就要么为信仰而向西自谋生路,要么就是归化于世俗,对内地的绿教徒更是施加严厉的税收法案。并且针对性的对绿教徒以恢复生产为由对杀牛这一行为颁布法令,除非牛自然死亡,否则不能宰杀。
禁止杀牛可是华夏自春秋战国就开始的政策了,对于目前华夏人数最多的农民来说,并不抗拒这一情况。
可对于不能吃猪肉的某些人就难受了,杀牛与杀人同罪,养羊放羊又会被以破坏生态的名头抓捕处以罚金,不能缴纳罚金的就发配到各种矿区挖矿。
这样一来,他们唯一能吃的肉类也就鸡鸭鹅,一度导致华夏家禽的价格上涨不少。
绿教徒、喇嘛教都在其中,这些人面对极为苛严的税收,依旧强行忍耐,即便每年的收入每十华元需要交税八华元也坚定的坚持自己的信仰。
很多坚持不住的人都申请投奔真主,对于这些人华夏民政部都是大开绿灯,不仅给予火车票和沿途的费用,还发放粮食衣物。
根据统计,每年仅喇嘛教和绿教的信徒申请退出国籍而向西逃难的人最少有五十万,至今已经持续了三年。
有时候打败一个人很容易,想要摧毁其信仰确实很难很难的。
根据统计,华夏初期的喇嘛教忠实信徒最少四百多万,而在复兴军占领藏省取缔了这一宗教之后,信徒锐减到百万并且持续减少。
华夏自古以来对神仙鬼怪多是敬畏,正所谓见佛拜佛见神拜神,实际上对于信仰这个问题真的是极为不坚定,用的时候你是神佛,不需要的时候一边放着去。
然而信仰真正和活佛的两个都是异类,其煽动性极为强大,很容易制造出极大的混乱。
华夏民政部目前针对宗教的管理法案中,不仅对佛门寺庙加征高税,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进行打击。
各种佛门寺庙拥有的大量土地不仅被土地国有再分配的名义收回,甚至对不事生产的和尚征收宗教税,对于各个寺庙的香油钱更是严加看管,并从中抽取高达九成的税收,对佛门信徒烧香拜佛也征收每次1华元的税收。
持续一年多之后这些寺庙纷纷撑不住,然后煽动信徒,结果在武装部的枪口镇压下,全国超过六成的寺庙被以煽动民乱而被强行拆毁。
即便没有加入其中的寺庙,也被武装部派遣小队驻扎。
一次礼佛需要1华元的税收让佛门原本香火繁茂的情况变得清冷,不事生产的他们生活困顿,很多和尚不得不还俗。
自汉唐以来,这个传自印度的宗教面对政策走向衰亡。活佛大师们不远万里到元山希望得到皇帝的手下留情,却不得其门,不少大师活佛都**于元山脚下,以示其绝心。
不仅已经本土化的绿教和喇嘛教、佛教受到各种程度的打击,对于天主教和新教、东正教等西非宗教教徒也进行税收加征。
皇帝陛下不喜其他宗教而独钟道教的消息几乎是现在全华夏都知道的事情。
在1905年组建的全国宗教协会中,华夏各个道教名门正派都入选其中,即便是乡村之中有点学识的道士先生也被认可。
一方面极为严厉的打压其他宗教,一方面又极力支持道教,自然让各流派的道教极为欢喜。
对于皇帝亲自下令要求全国道士和法事先生进行道籍管理,对各道教流派分支进行关系梳理,确定道教流派传承的正统性。
之后皇帝又下令道教对于各家典籍进行管理,确定以道教名篇典籍为主要著作,以道德经为核心的道教体系,并且明确规定了道教为华夏的唯一合法宗教。
宗教问题虽然不大,但实际却是抵御文化入侵以及信仰侵蚀的最佳手段。
比起信仰什么真主、基督、菩萨佛陀,华夏自古以来的道教是最好的抵御手段。
韦珣对于宗教的思路就是扶持道教,低于其他宗教对于民间信仰的控制和侵蚀,弱化鬼神影响,建立道教新教义。
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敬畏天地、自然与人和谐共存、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形成以德行为核心思想的新道教。
甚至于韦珣还亲自发文,对天地诞生、对道教义理的肯定,指出道教的根本因该以敬畏天地、培养德行,对敬畏天地、爱护自然等优秀的教义大加赞赏。
按照韦珣的规定,道教各流派都需要纳入道籍,然后正规化,形成类似于天主教那样的精神教派。至于民众是信正一道还是天师道什么的,韦珣完全不想管。
最好的情况是道教各大流派各个不相服气,于外排挤其他宗教在华夏的生存空间,于内却相互拖后腿。
同时对假冒的道士进行极为严厉的打击,要去民间喜丧法事必须要有正规道籍和官方发布证明的人来从事。
上行下效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风气,皇帝喜欢道教、对于妈祖、土地山神之类的也表示只是精神寄托,然后厌恶其他宗教,不论是官员还是士兵,自然也得跟着学。
你不信什么宗教那没啥事,但是你要是信,那不选道教就是和皇帝作对啊。
自从几个少林寺和法华寺之类的“得道高僧”在元山**明志,华夏几十万僧侣对此极为愤怒,反抗的浪潮是愈发的激烈。
不少人被蛊惑着东渡日本或者向西向南逃往暹罗、印度。
这也是韦珣的手段,派遣人散播谣言,然后处处打压,暗地里又让潜伏伪装的信徒给他们指出一条明路,让他们到暹罗或者印度追求他们的信仰。
也就是华夏核心地区没有形成什么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韦珣才敢这么大张旗鼓的搞事情,否则肯定会出大乱子。
只要东北、南方、西南诸省不乱,只要中原安定,华夏帝国想要整治宗教并不困难。
现在民众对于华夏大部分民众打压其他宗教其实并没有什么抗拒的心思,在他们看来没有了寺庙佛门,不是还有道教嘛,皇帝老儿喜欢就好。
比起这个宗那个教的竞争,或者哪个寺庙因为犯了啥事被拆毁山门之类的,他们更关心子女的教育,关心今年能剩下几个余钱,关心下一顿吃什么。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打听一下哪里又开办了工厂,赶紧去应聘看看能不能到厂里做工人。
这就是华夏独特的文化特性,皇帝除非是荒淫残暴、对民间搜刮无度,只要他们能吃饱饭、子女有美好的未来,其他的对于他们来说真的不重要。
而在打击其他宗教的同时,弘扬华夏文化的思潮也开始兴起。汉唐衣冠礼仪更是在城市中掀起新的风潮,衍生出不少的汉服店铺工厂。
打着鼓励华夏本土宗教的名义,让学校中兴起的爱国主义思潮更是影响了华夏下一代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