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他知道这一次躲不过去,因为这是身份地位决定的,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韦珣对陈秋怡安排陈双儿和谢益结婚的事情十分支持的,他又不是色中恶鬼,长得不错就纳为后宫。

谢益是韦珣的前任卫队长,论忠诚度论人品性格都是上上之选,并且他也知晓不少的秘密。赐婚两人不仅可以保证秘密不被泄露,也能犒赏这两年辛苦在全世界各地操劳的谢益。

作为开国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后代子孙的榜样,如果他在这方面把持不住,难免后来人会做出什么荒唐事情。

关于选妃,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不少。

首先是贵妃的宗族亲属在军政工商几方面的势力不能太大,否则借势上位或者后宫内斗从而变成国家高层的对抗;其次是选择的地方也要考虑,否则选了北方的不选南方的,选了东南的不选华中的不选东北的也会影响华夏内部军政高层出现的各个山头。

最后就是贵妃的个人性格了。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个平日里看起来端庄娴淑的佳人,说不定进入后宫之后就会主动或者被迫的成为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

尤其是诞下子嗣的贵妃,说不定到时候华夏皇室的后宫就会因为一个皇帝的继承权闹得乌烟瘴气,更甚者甚至出现谋害继承人的事情。

这也是韦珣迟迟不选贵妃的原因所在,他又不是其他小说中的主角,只要貌美可人,那肯定要想方设法的收入后宫。

又不是异能或者魔幻世界,人总有精力不济的时候。选几十个嫔妃充实后宫,最后一年宠幸个十次八次的,于韦珣个人而言没有什么意义。

后世那么多的宫斗剧证明一个事情:后宫太多并且一堆女人闲着,那时候肯定会出事,还是那种死人的大事情;有子嗣的需要担心子嗣安全,没子嗣的嫉妒有子嗣的;嫔妃想要上位做贵妃,贵妃想要上位做皇后;太子担心自己会被废黩,庶出想要做太子。

林林总总虽然就这几种情况,但危害太大了。

有人这时候肯定会喷了,当初为嘛要将国家的体制定为君主立宪制度?民主共和不好吗?

对此韦珣只能两个字:呵呵。

皿煮共和真有那么好?另一个时空出现的军阀混战除了因为是列强在背后支持,难道就没有野心家想要获得权柄的原因?

李烈钧、许崇智、宋教仁等哪个不是因为政治斗争死了的?

人家国外玩这套是有民意基础,政治斗争也大都不波及人身安全。

而华夏自古以来政治斗争鲜有不死人的。

即便遵守了这些规则又如何?网罗编造对手罪名,打击山头中的骨干力量那都是常规操作。

并且当初华夏统一华夏核心地带,突然从帝制变成皿煮共和,根本没有群众基础可言!

升斗小民可不知道什么叫做皿煮共和,两千多年来皇帝二字深入到所有阶层之中,即便是南洋的华侨或者闽越一带部分接受了西式皿煮共和的进步分子,他们对于皿煮共和二字也只是知晓而已。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的地方就有江湖,并不是韦珣不做皇帝就能杜绝的。

最少做了皇帝之后,他可以利用威望大权独揽,依靠来自后世的知识抓住殖民地主义的大时代的尾巴,好好为华夏谋求领土、资源,谋求强盛的根基。

想要实现民族和国家的伟大复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即便韦珣都没有把握在自己死前完成。

但这不妨碍他利用先知先觉为国家和民族谋夺一片大大的江山,不妨碍他为华夏的强盛奠定基础。

如果不施行帝制,韦珣估计现在别说第二个五年计划正在实施,“治水”计划已经筹备款项,更没有庞大的世界第五海军舰队,几大工业园区和经济区恐怕恐怕能成一个都是庆幸了。

因为那个时候韦珣天天都要和各部门的头头脑脑商量各种计划施行施行多大规模,筹备多少费用,哪些人去执行;扩编陆军和海军也要天天和民政部门打交道,在国家百废俱兴的时候能允许你一个军队总司令搞一言堂然后搁置国家发展大搞军队?

他们可不知道未来的世界局势,等到瓜分的盛宴开席,等到客人们为了餐盘中的美食撕打,华夏想要下场?

见到人家全副武装,而你光有着强壮的身子却面对枪炮而步步后退。甚至一个不好华夏就要被某些瓜分不到美食的“它们”撕下几块肥肉。

在韦珣看来,二战结束之前的世界就是独裁者的盛世,是国家和民族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

一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个国家的强弱几乎已经奠定了基础。

至于这个时空,第一次世界大战会如期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否会大致如后世一样?会不会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

不过这些都太过遥远,韦珣当下最紧要的事情是选妃。

现在华夏已经有照相机的生产工厂了,一个是皇室在投资沪省的“照影光学仪器厂”,虽然目前主要制造照相机和录像机,顺带接受陆军采购的狙击枪瞄准倍镜,不过目标却是向德国的蔡司公司看齐,制造只是获取研发经费。

另外在广州、武汉、天津、沈阳也有好几个民营公司也生产这方面的东西。

所以这一次选妃不用大动干戈的让各省挑选秀女。

也不同以往各地干部费心劳力,甚至不动用复兴党的任何一级主官。

而是皇室直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公告选贵妃的各种要求,然后各省设立一个办事处接受照片,先进行初审。

说白了就是先看照片,各省挑选几个拔尖的之后就需要动用情报组织调查参选人是否自愿、性格、人际关系、家族情况。

韦珣忙着和复兴党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又要掌舵主持和奥斯曼的交易,这个事情也就落在了陈秋怡身上。

而陈秋怡自然明白其中的含义,选妃是为了堵住他人非议皇后,但选妃的主动权交给了她,确保了皇后的正统性。

华夏盛产美女的地方无外乎成都、渝城、长沙以及长三角,并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而是这些地方的比例较高。

陈秋怡并非不懂政事,以她的伶俐聪慧,很多事情不想去劳心劳力争而已,因为她本就是个宅女性格。

而且这一次选妃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在几年后和德国皇室联姻之后,碍于外交关系,不可能继续再选的。

处于政治考量,这一次陈秋怡打算先看看报名参选的人,等初选结束之后再查看资料,再按照韦珣的要求挑选。

皇帝选秀女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大事情,虽然明确规定了参选人的资格,依旧参与者众多。

毕竟只要家中有女子被选作皇妃,那家族在当地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哪怕是皇室已经明确宣布选妃并不会给予其家族带来什么实际好处,但真的是这样吗?

家中有个贵妃,不论是从政从军还是经商都会是坦荡通途,要是遇到什么恶意竞争,只需要贵妃说上几句话就能消弭。

尤其是这个时代讲究父母之命,婚姻嫁娶大都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大多数女子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

甲午中华梦》小说在线阅读_第1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海蜗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甲午中华梦第1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