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作为荷兰人的殖民地,新兴的科技和工业都耳闻目染,知晓其中的利润有多大。
从爪哇省出发渡过马六甲海峡,一路向西。
在1905年一月十日,华夏的访问团终于在英国的普利茅茨港口停泊。
英国人对于华夏皇帝来访,欢迎仪式还是很郑重的,派出了一个亲王和外交大臣在港口迎接。
在欢迎仪式之后,华夏访问团被英国人邀请到了几独栋满英伦文化的别墅休息了两天。
而这两天时间,华夏访问团见诸于各种报纸。有说华夏是上次见识到大英帝国强大的舰队,访问团是来“朝贡”的;有说华夏是想要缓和与大英帝国的关系的;有说华夏这次可能是来购买工业设备和战舰的。
随行的外交干部开始和英国外交官员初步的协商工业和商业方面的合作,韦珣和陈秋怡则在两天的休息之后,穿上代表华夏皇帝的冕服在王宫内与英国王室、大贵族交流。
双方在酒会上没有说起关于远东的明争暗斗,而是相互介绍着自己国家的文化,夸赞对方的优点,就好像两国是关系极好的友邦一样。
最有趣的是华夏这边的几个高层和英国人对于双方的贵族传承出现了争执。英国的贵族们认为只有传承几百年的贵族拥有极其深厚的家族底蕴和良好的教养,华夏的高官们则以华夏的世家传承来表示华夏的贵族传承也不差。
而英国贵族则对华夏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示了不解和担忧,认为这样会导致国家政局的不稳定。
不过双方也只是争执,表达不同的意见,对于其中的优劣倒是没有深究。
到了第五天,华夏关于和英国通商的谈判也基本谈成。主要内容是欢迎英国优质的工业产品进入华夏市场,同时也希望在茶叶、生丝等主要贸易产品上英国能给予优惠,一些技术难度比较高的工业设备要求英国能给一个优惠的购买价格。
虽然谈判进行得很快,其实进步并不大。高精尖的产品英国人不会售卖给华夏,一般的产品华夏也可以自行生产。
茶叶方面英国人有印度提供,需要从华夏进口的也就是他们消费较多的精品红茶。
生丝方面英国人为了扶持日本,几乎所有的生丝都是从日本进口,想要英国购买华夏生丝,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瓷器、猪粽、樟脑、橡胶这些产品谈判倒是很顺利。
好在华夏访问英国的目的只是想缓和一下与英国的关系,对于贸易方面本身就是能有则有,没有也无所谓的态度。
唯一让双方避而不谈的是压片问题,华夏自1901年起就严查严打压片的在华贸易,其力度堪称世界第一。
想要让华夏允许压片贸易合法化,根本不可能。别说原料了,即便是压片的其他制品都禁止入境。
在到达英国的第五天,韦珣和英国王室以及首相在英国王室的宫殿中开启座谈会。
“华夏无意与英国产生冲突,只是贵国不断的扶持华夏的宿敌,这是在将华夏往同盟国阵营逼迫。”
韦珣没有虚以委蛇说什么场面话,而是直接点出华夏目前和英国的主要冲突原因。
“皇帝陛下,日本是英国的盟友,我们对其支持是合情合理的。至于您说我们是在逼迫贵国投靠同盟国阵营,难道以贵国和同盟国阵营的关系,没有签订什么密约之类的码?”
英国首相说道这里,满脸戏谑的看向韦珣,一副我已经对这了如执掌的神色:“据我所知,贵国近几年不断的往德国派遣留学生,从德国获得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并且购买了五艘无畏舰。种种迹象都在表面,贵国和同盟国一定签署了某种秘密同盟关系。”
韦珣才不会被他这样的说辞失了方寸,他不以为意的回道:“如果英国愿意以一个合理的出售这些东西给华夏,我们也不会向德国购买了。”
“至于我们华夏和同盟国签署的密约?根本不可能有这回事,华夏无意加入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事对抗中。只是因为协约国中有着日本和沙俄,我们和英国、法国的关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可以购买到精良的工业设备的渠道只有德国。”
“虽说德国售卖的工业设备便宜,但这也是华夏愿意给德国的产品提供优惠获得的条件,这并不能达标华夏加入了同盟国阵营。”
“当然,朕并不否认同盟国数次邀请华夏加入阵营。”
英国的外交人员流利的翻译着韦珣的谈话,而对面的英国首相亚瑟·贝尔福听完之后陷入沉思。
同盟国邀请华夏加入阵营这个事情他完全知悉,但是数次邀请的话说明同盟国对于华夏极其看重。只略微一思索就明白了韦珣话中的意思。
之前都是法国极力拉拢华夏,为的就是阻止华夏加入同盟国。英国人则无动于衷,他们不是不知道华夏的重要性,只是放不下面子付出利益拉拢华夏。
爱德华七世此时出声问道:“华夏现在需要的是和平发展,加入军事同盟中你们的发展会停滞,你们过于依靠德国了。”
“正式因为我们需要和平发展,所以才几次拒绝了他们的邀请。”韦珣对爱德华七世礼貌的笑了笑,随后继续说道:“英国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不论是领土、资源、工业、军事还是人口、经济都远超德国,我并不认为同盟国能在对抗中取得胜利。”
“我们和德国的贸易和教育方面的合作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此时亚瑟·贝尔福才说道:“德国在不断的挑衅大英联邦,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凌虐小国,意呆利图谋非洲。”
“贵国与他们相距甚远,即便加入同盟国也会被截断海路交通,面临沙俄和日本的联合进攻。”
“我相信皇帝陛下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对吗?”
听到亚瑟·贝尔福的话,韦珣眉头一拧,不悦的问道:“自诩绅士的英国难道就是这样威胁其他国家的吗?”
“华夏是一个主权国家,并不是谁的从属和附庸。我国是否加入同盟国取决于以贵国为主导的协约国如何公平的对待华夏。”
爱德华七世打圆场说道:“华夏是一个古老的国度,此次韦能亲自到访,我们感受到了贵国的诚意。”
“到了英国之后,朕也对华夏和英国的国力差距有了明确的认识。英国是一个各方面都极其强大的国家。”
韦珣说完后严肃了神色,严肃且认真的继续说道:“华夏目前没有加入任何阵营或者与他国结盟的想法,贝尔福阁下,我希望两大阵营的对抗,不要将华夏牵扯其中。”
“如此最好。”亚瑟·贝尔福听完翻译之后,对韦珣的表态点头表示赞许。
又经过一番讨论,华夏和英国在商贸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算是明面上给这次访问英国一个体面。
回到居住的别墅,耿毅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韦珣见此笑道:“不必在意英国人,我们古代可是有卧薪尝胆的典故,为了国家利益,我们损失一点面子没什么的。”
“陛下,臣只是觉得英国人太傲慢了,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耿毅有些愤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