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华夏海军尧帝号二舰在与大舰队形成同航战的过程中不幸被敌舰八岛号击中前甲板,伏羲号舰首炮塔转向失灵。
不过华夏海军丝毫没有放弃追击的打算,舰炮喷涌着怒火向四海里同向行驶的联军大舰队发射炮弹。
在战斗过程中早已知晓己方战舰航速低于敌人,所以联军舰队已经放弃逃离的打算。
因为联军舰队中仅剩的三艘毛熊战列舰是只有四门254毫米口径的舰炮,在四海里的交战距离中不论是命中率还是威胁性都不如联合舰队的八岛号、富士号、爱宕号、美浓号。
四艘脚盆鸡订购于英国的一级战列舰每艘都拥有八门305毫米舰炮,比起254毫米的毛熊战列舰威胁更大。
最先遭受进攻的是两艘上次和复兴军海战前向英国远东舰队购买的百夫长级战列舰爱宕号和美浓号。
尤其是美浓号,之前就被舜帝号击中了舰艉的转向装置,虽然损管很快修复,但是后遗症依旧十分明显。
女娲号、伏羲号为主的第三战列舰编队在神农好加入之后组成新的编队,三艘战舰将攻击目标对准爱宕号,七轮炮击后完成跨射,随后神农号一发炮弹命中爱宕号舰舯水线装甲,速度再次大减。
不过它比美浓号幸运多了,尧帝号是一万五千五百吨大舰;舜帝号更是拥有一万七千吨,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
哪怕英国皇家海军受到德国建造一万七千吨的准无畏战列舰的刺激,现在正在建造的爱德华七世号和英联邦号也只有一万六千吨(蝴蝶效应)。
美浓号在面对三艘华夏海军战列舰的集火攻击,在第五轮集火炮击的时候就被战斗经验最为丰富的黄帝号击中舰艏装甲。
之前被击中舰岛的美浓号本来就受了轻伤,这一发炮弹巨大的动能更是直接把美浓号从前进状态打得偏移航向。
随后的三轮炮击中水线装甲和甲板再次被命中两发,美浓号直接挂起撤退旗帜。
但此时它已经被重创,速度本就不及华夏海军的新锐战列舰。没有逃出两海里直接被舜帝号打中鱼雷发射口,原本打算使用鱼雷拦截追击的美浓号自作自受。
鱼雷爆炸的恐怖威力让美浓号直接开始倾覆,大量的水手船员从甲板上跳入海水中。
此次交战不到十分钟,美浓号就倾覆沉没,爱宕号也命不久矣。
此时一直被华夏海军无视的联军第一战列舰编队无视的三艘毛熊战列舰见势不妙开始强压通风,强行将速度提升到17节,随后直接脱离战斗序列向被逃离战场。
“司令,毛熊战列舰跑了!”
瞭望员见到这一情况迅速汇报。
程璧光连看都没去看一眼,只是说道:“让伏羲号跟踪毛熊舰队,他们速度没有我们快,哪怕真跑了对我们后续也没有太大威胁,先攻击脚盆鸡的富士号和八岛号。”
此时的程璧光已经将这场海战胜利的牢牢攥在手中,消灭脚盆鸡舰队才是当务之急。
这场海战在一开始华夏海军司令部就制定了四种作战方案,最后提交给韦珣却一条都没有通过。
当时韦珣直接把海军部几个负责制定作战方案的人员痛骂一通,然后指出毛熊战舰的建造时间和性能。
他让华夏海军围绕毛熊战列舰不如华夏海军新锐,应该利用超出毛熊战列舰的航速,在与联军舰队遭遇的时候进行迂回,等到毛熊的战列舰因为迂回脱离舰队的时候咬住毛熊战列舰击中优势火力先将三艘拥有305毫米火炮的战列舰击沉。
尤其是毛熊的战列舰火力比华夏海军低了不止一半,舰炮射速也差了一截,在咬住敌舰的时候让护卫战舰拦截敌方鱼雷,勇于和敌人进行近距离交战。
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华夏海军几次转向之后成功抓住了第三战列舰编队,铁甲战舰时代作战经验不如华夏海军和脚盆鸡海军丰富的毛熊第三战列舰编队在被集火后就吃了大亏。
毛熊隶属的第一战列舰编队脱离战斗逃走,脚盆鸡此时仅剩的三艘战列舰顿时感到压力倍增。
在交战第十八分钟,爱宕号因大量进水航速下降到六节,随后被女娲号击沉。
此时的没有受到多少伤害的八岛号和富士号已经开始加速,打算凭借比毛熊高出两节的航速让华夏海军把目标放在逃离的毛熊舰队上。
可惜他们的打错了算盘,华夏海军第三战列舰编队在击沉爱宕号之后和神农号集火进攻富士号。
八岛号也被尧帝、舜帝、黄帝三舰围攻,经验丰富的黄帝号更是直接加速,目的是拦截富士号和八岛号的逃离。
双拳难敌四手的富士号和八岛号只坚持了二十分钟,二舰的顽强给尧帝号和黄帝号造成中创就被干净利落的击沉。
随后通过电台询问伏羲号毛熊战列舰逃离的坐标和航向,舜帝号带着神农号,女娲号追击敌舰。
尧帝号和黄帝号此时只是水线装甲被击穿,强悍的防御力和水密舱设计只是让战舰的航速下降到18节。
因为之前甲午海战中脚盆鸡屠杀弃舰逃生的船员水手,华夏海军上一次海战中就接收到秘密命令:尽可能的消灭脚盆鸡的海军人员。
只是因为当时战斗过于惨烈,夜幕即将降临,华夏海军用舰炮摧毁了部分救生船就放弃了。
这一次黄帝号和尧帝号可不会手下留情,失去战舰的脚盆鸡救生船被二舰抵近用副炮一一击沉。
而追击毛熊战列舰编队的伏羲号此时已经追到了东海。因为航速不如伏羲号,想要摆脱追击只能是尽快击沉或者重创伏羲号。
等舜帝号三舰赶上的时候伏羲号已经浑身带伤,以一敌三的伏羲号战列舰甲板超过七成被敌人副炮清扫一空。
这也是因为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和同级的奥斯利雅比亚号、胜利号都是装备大量副炮。
佩列斯韦特级的诞生与英国皇家海军的百夫长级有很深的渊源。
十九世纪末期,英国设计并建造了两艘百夫长级二等战列舰,用以防卫远离本土的据点,击退进行商路破袭的装甲巡洋舰。
受此刺激,俄国也针锋相对地设计了佩列斯韦特级,用以护卫己方的装甲巡洋舰。因此佩列斯韦特级牺牲了一定的防护和火力水平,以换取更高的航速和更远的航程。
但是这样的战舰对比起华夏海军因为韦珣先知先觉的知识,从一开始就将佩列斯韦特级打为落后的舰船。
尤其是毛熊的这一级战列舰受到“洗甲板”战术的影响,大量副炮的装备导致没有强大的火炮,面对同吨位只注重大口径火炮和拥有强悍防御力的黄帝级战列舰直接处于下风。
注重副炮的多炮主义在面对保持一定交战距离的敌人时,中小口径(75毫米及以下)的炮弹很容易因为过远的射击距离无法造成有效命中。
哪怕是152毫米口径的舰炮因为炮弹重量也很容易受到影响,除非是像之前华夏海军面对波尔塔瓦号等战列舰的时候那样近距离交战,否则“洗甲板”的可能性不打。
这也是之前华夏海军围攻联军第三战列舰编队的时候哪怕被多枚152毫米炮弹击中甲板,结果只是给战舰的甲板造成损毁,但是并不影响华夏海军主力战舰继续作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