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很顺利的找到了彭钧,见到一脸老农模样的韦德昭前来,先是惶恐,之后在听闻对方来意之后才郑重的表示一定为韦珣说和。

彭钧也是有底气的,首先他和陈家有交情,陈作新当初考科举“失利”(没贿赂),还是他彭钧帮忙介绍到李芳生家中做老师。如今陈秋怡已经十七岁,陈家也在帮她物色人家。

韦氏虽然现在只是耕读传家的小地主,两三百年也没有出过什么大官。但是湖北麻城的韦氏他以前在武昌也是听说过有些名声的,尤其是听闻韦德昭说他们这一支的先祖就是从麻城韦氏抗元而迁徙南川,更是尊敬。

韦氏按照地位来算只能算寒门小地主,可祖上在汉唐两朝也是宰辅皇亲国戚的望族。虽然从元朝起落魄了那么多年,可如今一个韦珣冒了出来,一统华夏也只是时间问题。

别说韦珣相中了陈氏这样的书香门第,就算韦珣找上湖南曾氏拿着豪门大族也不会被拒绝。

一天之后,长沙置办礼物的人带着东西过来。

一行人大车小车的到了永安镇陈家,陈家已经在前一天就收到拜帖,对于来意也是很清楚的。

陈氏客厅,双方见礼客套了一番后,彭钧就站起身对陈伊鼎说道:“陈兄,这次愚弟冒昧前来是受德昭雄委托。”

韦德昭也站起身,一脸笑容的说道:“我家那小子前些时候与陈兄令爱偶遇,甚是倾慕,听闻令爱天生丽质、端庄贤淑,不知令爱有无许配人家?”

坐在对面的陈伊鼎见到对方这样郑重,韦德昭又是如今赫赫有名的总司令的生父,不敢再坐着。于是他其实笑着说道:“还未许人家,这些年也帮她寻了几个,可这孩子眼光高,都没看上。”

“不过,韦兄和彭兄来此,我虽是父亲,但也要问问她的意思。还请韦兄在我们浏阳小住两日。”

自己可就那么一个宝贝闺女,过继的陈作新也是从弟弟那里过继的子侄。虽然韦氏势大,可自己女儿要是不愿意,他还是想办法推脱的。

以他几十年看人的眼光和对韦氏名声的了解,对方也做不出逼婚的下作手段。

他确实想对了,从击退日军之后韦氏先到了台岛,今年又迁到了广州城。虽是骤然居了高位,可乡下小地主的本性还是在的,加上韦珣以后要问鼎天下,韦氏自然要注重名声。

韦德昭听到他的话也没觉得丢了面子,对方这样说也是情有可原,于是也说道:“无妨,无妨。我以前帮我家那臭小子物色妻子,可他总是说结婚乃是人生大事,总要个你情我愿才能家庭和睦。”

事关韦珣,自然不是用的民用电报,让人到长沙给还在岳阳的陈作新拍封电报自然是极快的。

陈作新拿着电报走进屋舍,看到自己妹妹在拿着一本书看,于是走近前:“嘿!~”

“啊!”陈秋怡吓了一跳,然后弯腰捡起书气愤的看着自己哥哥,一脸嗔怒:“大哥你多大人了,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

“这不是看你太专心了。”陈作新摘下军帽,然后从胸口拿出电报递过去。

陈秋怡疑惑的拿起电报,略微一看,不由得犹犹豫豫起来。

“阿妹,你是什么想法?”

陈作新见妹妹犹豫的表情,出声问道。

“我虽知道总司令是经天纬地的大英雄,可父亲那边问询,我哪里还能有什么想法啊。可怜我们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只能同意了”

陈秋怡放下电报,言语间满是无奈的说道。

见妹妹这样无奈的同意了,他没心没肺的笑着说道:“反正阿妹你早晚都要嫁人的,长沙浏阳的那些大家子弟,比起校长可是云泥之别。”

陈秋怡见大哥这般说,表情冷冷的看向他问道:“陈辅廷,你是打算卖了妹妹好升官发财吗?”

(陈辅廷是以前陈作新的名字,还有一个叫陈汝弼)

被自己妹妹这样一说,他赶紧摆手解释:“阿妹,我怎会有这般想法。我陈辅廷可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你可不能乱说。”

知道自己大哥一直以来虽然才华出众,即骄傲又自负,就是没心眼。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为人倒是很正派的。

于是她微笑着说:“那为何大哥你如此帮他说和?”

“这还不是想着给阿妹寻个好人家。”见到她言语缓和了,于是理直气壮地答道。

陈作新说完之后就急匆匆的回去报信了。

听到自己儿子说陈秋怡没有反对这件事,陈伊鼎先派人知会了韦德昭和彭钧,又邀请了当地几家相善的主事人,在一群人的见证下纳吉、问名。

随后几天纳征、请期,一套流程在双方家长的支持下和和美美的进行。

等到一切结束定了婚期韦珣才收到电报,说与陈秋怡的婚事在六月19号进行。原本算命先生是给了三个婚期的,不过都是在年底和次年。

陈家因为闺女即将十八,结婚还是要快点好。否则以韦氏的权势,若是出了什么变故,恐怕到时候闺女就难嫁出去了,毕竟以韦珣如今的权势,他看上的女子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有想法?

韦珣父母这边也心急,想要韦珣快点诞下子嗣传承香火,于是婚期就这样定下来了。

前线将士拿命在奋战,自己先是跑到岳阳给自己放了几天假,接下来又要大张旗鼓的结婚,韦珣心中是极有歉意的。可惜时代如此,不论是出于政权的稳定和人生大事,尽快结婚诞下子嗣都不是小事。

婚事定了,陈秋怡也要归家待嫁,韦珣用电报和父亲商量了一下之后决定在长沙买一处宅院用来结亲。不然以现在路途遥远,想要隔个几百公里在广州结婚是很难的,安全问题也要考虑。

婚事自然有人帮他操办。而他则是谁都没告诉,只带着几个亲卫和陈作新这个当地人开始微服私访,看看当地的政治民生,官员有没有为非作歹,顺便看看周边的复兴党执政之后的改变。

好在现在才建党半年,干部们都是一腔抱负,不论是乡镇以雇佣名义选的临时工还是县里府里从政法大学毕业的地方主官,表现都还算不错。

虽然韦珣见到不少政策上有部分政令执行得有些过激,有些执行得偏于保守。但是他没有找到主官,而是让陈作新记录下来,等查访结束再发电报过去给出指导意见。

民生方面没有太大的改变,毕竟几个月内的能暴富的有几个?但是民众的脸色多了些笑容,苛捐杂税少了,日子比起原来也没有太大的变动,这让他们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心。

只是比起以前进城里买点油盐卖点家中巧妇做的针线活计,原本警小慎微担心得罪哪个老爷或者大人的日子,现在哪怕是不小心碰脏了哪家少爷刚买的衣衫,撞到了哪家仆役才买的米面,只要赔上几句好话,大家都相安无事。

没办法,复兴党一直盯着这些豪强士绅呢,尤其是家里之前做清廷官员的,只要犯错都是从重从严整治。只要民众到新建立的警局报案,很快就会被带到局里问询,情节恶劣名声不好的怕是家里都要受到连累。

街面上也没有了欺行霸市的恶霸,路上也没有拦路的强盗。有的是一队队拎着短棍巡逻的治安队,各县之间的要道也有一两个班的武装部下派的哨站,这些人都被复兴军一个个逮着丢萍乡挖煤去了。

甲午中华梦》小说在线阅读_第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海蜗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甲午中华梦第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