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领袖师试用过渡探索型装备”,is4确实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她的使命、可以在荣光中逐渐淡去退位。
由此造成的最终结果之一,便是现如今领袖师的装备序列里已经很少能看到is4的身影出现,一溜排开、成群结队的is6在雪原上驰骋狂奔,才是眼下最真实的景象。
“见鬼!那些俄国佬的速度太快了!他们的重型坦克和我们的中型坦克一样快,必须截住他们!”
德国佬这边没有引颈受戮地坐以待毙等死,集结了手头仅剩的所有装甲力量报以横向拦截阻击,便是德军对领袖师高速穿插迂回的最终回应。
“德国佬的装甲部队!十点钟方向,朝我们过来了!准备战斗!”
那些新到的is7还没办法立刻列装部队形成战斗力,更无法参加眼下的战斗,这恐怕是马拉申科当下最大的遗憾。
毕竟你让一款连开都开不直、装备性能完全没掌握的新玩意儿上战场,那属实是太不现实,这可不是打红警那样的坦克造好直接就能冲杀四方。
但是遗憾归遗憾,遗憾可并不代表弱势,这二者之间没啥必然联系不能划等号,就比如说一大群清一色的is6怼上东拼西凑来的黑豹和四号,那照样是一榔头砸碎一核桃的稳拿把攥、绝不含糊。
“穿甲弹装填!”
“已瞄准!”
“保持锁定!”
“穿甲弹好!”
“开火!”
轰——
对付那些装甲贫弱、但速度挺快的四号用不着高爆榴弹,精度更好、初速更高、只要打中就能绝对带走一车德棍的全口径穿甲弹,那明显是更好的选择。
轰——轰——
轰隆隆——
“112、113号车被毁,该死的!114快躲开,俄国佬在瞄轰,滋......”
“费雷克!天哪,费雷克!”
“这简直屠杀!俄国佬的车好过我们太多,我们接近之前就会损失掉绝大部分坦克!”
“闭嘴!继续前进!在这里停下就一切都完了!绕到俄国佬的侧面,我们还有机会!”
拥有不对称的火力与防护优势,领袖师的重型坦克部队在动对动的敌我同时机动中率先停车,进入战斗射击位置并率先开火,这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辆接一辆的四号与黑豹一被接连击穿装甲、炸的脑袋搬家人仰马翻,整个无线电频道里满是德军焦躁、慌乱,甚至不乏颤抖与胆怯味道的嘈杂话语。
严重的装备劣势使得德军中坦空有速度优势,却无法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抢占射击位置、先手开火,一炮打过去只能是卵用也没有的听个响白搭,在看到对面俄国佬用的是is6的时候,就该有这样清醒的认知、别再做无用之功。
装甲更是不足以抵抗那强大凶猛的火力,一旦被打中、只要不跳弹那就是必死无疑,停下来和敌人正面硬刚互射,就更成了一种死上加死的纯作死行为。
德军唯一的办法,也就只剩下用那苍白无力的一点点机动优势,直面暴露在敌人强大的直射火力之下尝试拼死绕侧。
只是这接下来的战斗情况,却依旧是无法欣然赴死者称心如意。
“各单位保持火力输出,朝高威胁目标优先集火!奥斯金,该你们登场了,给我把那群法希斯截住!”
亚历山大.保夫罗维克.奥斯金,这是马拉申科点名要来的“宝贝”,也是为数不多的老马同志要人没要装备所得到的补充。
这位曾在既有历史中开着t3485单车爆杀三辆德国佬虎王,而后还全身而退、装完逼跑了的斯拉夫超人,在被马拉申科以“索要”的方式调来了领袖师之后,现如今是近卫第一重型合成旅的中型坦克营大尉营长。
没错,老马同志给人家升了官,而且是刚一调来就从中尉直接拔到大尉的连升两级。
“不必有所顾虑,我觉得你行,那么你就应该行。给自己点信心,我马拉申科很少看人看走眼,对你也适用,好好干。”
没有多余的批话,晋升理由就这么简单粗暴,从中尉到大尉这种连跳两级的晋升,是领袖师的师机关自己就能做主、无需向上请示,换言之就是老马同志自个一句话的事儿。
“他上一次对人说这话应该是对卡拉什尼科夫同志,师长同志性格豪爽、向来有话直说,你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才能适应,不过这没关系,带好交给你的部队就是对他最大的回报。”
坚守在自己车长岗位上的奥斯金同志脑袋里,至今都在回响着副师长同志当初给自己说的这番话,额头上的汗珠不觉又往下滑落了更长的一丝汗迹。
“我得证明自己,证明我有能力带领这支部队,不是走后门托关系来才得到这一切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个半道上调来领袖师的新人,刚一来就直接给了个营长的位置还颇受师长同志的青睐、坐的四平八稳,要说当事人没点心理压力那必然是假的,哪怕是别人不说你自己都得寻思:这背地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质疑咱是不是走后门、托关系,可能是师长同志失散的某位亲戚。
心里颇有些七上八下的奥斯金同志,便是怀揣着这样一种心境前往执行马拉申科的命令的。
但千万别以为这就会扰乱了他的思绪、影响战斗,像他这种能从41年一口气打到44年,带齐全身零件活下来的猛汉,每一个都是狠角色。
能被马拉申科看上并委以重任的奥斯金,当然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做。
“全速前进!沿着低地反斜面走,别给德国佬射击窗口,没有命令不要停下,冲锋!”
交战地形确实是一望无际的大雪原不假,极其适合大队装甲兵拉开阵势进行平原决战。
但平原不意味着就“一平到底”,真想要这种效果那应该去专门修个占地面积一百平方公里的水泥台子打仗,那才是真的“一平到底”、随便你玩。
在跟随着大部队一路向前冲锋之时就一直在观察地形,虽然对于师长同志没有要求中型坦克在前开路打头阵感到有些疑惑,对于领袖师完全有别于传统坦克部队的战术打法不能完全理解,但奥斯金一直都觉得迟早会有自己上场的时候,观察地形并牢记于心总该没错。
现在,就正巧是他先前的地形观察派上用场的时候。
迎着德国佬拦截方向硬冲不是最佳选择,横在己方重坦对德国佬破车的火力线中间更不是明智之举。
指挥着麾下中型坦克营全速前进的奥斯金,是一路顺着起伏不平的一处斜坡反斜面在狂飙猛进。
没有别的目的,单纯就是为了避开德国佬的火力线和视野。
哪怕是德国佬能在慌乱中看到些什么,也顶多就是看到在斜坡反斜面后高速越野、起落不定,可能时不时会把炮塔一角露出来的敌军坦克在狂飙猛进。想要在直球挨打进行中的情况下,逮住这种射击窗口完成击杀,那德国佬若不是雅利安超人的话还真就没这本事办到。
马拉申科率领的重型坦克集群在原地保持强大火力压制,尝试绕侧突击的德军还在维持相对横向高速机动,眼看着似乎就快要成了,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之后几乎就要到了收获时刻,但突如其来的意外总是会令人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