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在原型车交付之后,也就是您上次从基洛夫厂提走的那辆。我们立刻开始筹备后续试产车的建造工作,只不过没有正式定型和生产任务下发,建造速度上确实慢了一些,从您上次提车走到现在,总共也就制造出了这么9辆而已。”

“至于为什么不是从列宁格勒发货,这其实牵扯到另一件事。”

“在列宁格勒那次原型车测试工作结束后,上级对is7的态度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并且是向好发展,基本上来说是支持用is7去上位替换掉is4重型坦克,来列装近卫坦克部队的。”

“之前在is4上存在的一些反馈问题,比如说机动性和is6存在明显差距,容易跟不上快速进攻节奏而掉队,以及部分列装部队提出的火力相较于is6没有优势,拿“精锐重型坦克”来对其定义有些不太恰当、战术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在is7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有了这个积极向好的大前提在先,我们便开始积极筹备is7的生产线搭建工作,至少要确保在接到生产任务的时候不至于时间紧张又手忙脚乱。”

“而关于生产线选址,科京同志考虑了很久,并且和沙什穆林同志进行了足够的沟通,最终一致认为在积淀和底蕴更雄厚的老家来建造生产线更合适。”

“毕竟整个列宁格勒还都是百废待兴的状态,基洛夫厂的重建速度是很快,但要建成全新的生产线也并非易事,很多关键的设备都还缺少。而且is7不同于过去以往我们所建造过的任何一型重型坦克,她的建造工时和成本、要求的技术与设备都是前所未有的。”

“总而言之,如果新生产线的选址定在基洛夫厂,那么时间将会非常紧张、甚至可以说不够用,无法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预定生产任务,现在最缺的恰恰也就是时间。”

“老家这边该有的设备全都有,只需要逐步对is4的生产线完成更迭就可以,就大规模量产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您才会收到这批从老家运过来的is7,这是我们初期量产工作的第一阶段成果。”

诚如安德烈所言,沙什穆林能带领整个团队在百废待兴的基洛夫厂搞出一辆原型车,这其实反倒是难度最小的一件事。毕竟可以几乎不计时间成本地去仔细打磨试制每一个零部件,慢工出细活式的造原型车那当然就是不紧不慢。

但你要说大规模量产,建造全新的生产线,这又是和建造单一一辆的原型车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设备、团队、人员、技术、时间......

你要考虑的问题会比单独建造一辆原型车的时候来的多得多,这种时候就会面临“越是积淀深厚的地方,越适合建造新生产线并展开大规模量产工作”的现实问题。

而在这一现实问题面前,在艰苦的围城战中几乎被打烂了的列宁格勒确实不占优势,很多东西都得从外面往进运、新修新建,反倒是科京坐镇指挥的老家那边经过这么久的运营之后已经底蕴雄厚,说搞新的生产线那立刻就能着手开始搞,不存在“人等设备”这种尴尬的情况,最终应该作何选择其实也就是明摆着的事了。

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

原本在战后和平年代诞生的is7如果真的能量产,那么其首选的量产地必定会是其所诞生的列宁格勒基洛夫厂,毕竟战后已经重建完毕、设备全面换新,有着相当充沛产能的基洛夫厂确实有这个条件,原型车在哪儿造、量产从哪儿开也确实更符合军工常理。

但是呢,眼下的情况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光景。

现在是战争年代而非和平年代,说一千道一万的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基洛夫厂去在艰难重建中新建生产线,而且是建造工时为红军坦克之最、难度和对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也全都登峰造极了的is7,这不亚于让一个手工活小作坊突然去造兰博基尼。

就是范大将军来了,那也得两手一拍说一句“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数来数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建造生产线准备量产is7”这一艰巨任务的,也就只剩下被科京经营许久、条件和设备最为齐全的老家那边。

战争年代急着用车赶时间,导致了is7的真正量产地和既有历史中本应该的地方差的十万八千里。

一想到这儿,自知这都是自己的蝴蝶效应所导致的连锁衍生结果的马拉申科,也不禁一阵哑然失笑。

不管怎么说,哪怕是量产地址变了,但唯有不久的将来能用上越来越多的is7这件事是可以确定的,也是最让人感到高兴的一件喜事。

放现在来说,相较于is7而言,上一代近卫专用的重型坦克也就是is4,那确实显得有些不够牌面。

火力没有明显的增强,别说是和is6比,哪怕就是和is2比也还是那根祖传122大管,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同一门炮。

机动性相比主力的is6反而还大幅骤降,主要原因是is6确实跑得很快,属于重坦的皮跑了个中坦的机动,次要原因则是is4自己也确实速度太慢、提不上串,在要求高速机动的作战中很容易跟不上趟进而掉队,马拉申科之前就饱尝过这种苦头。

也就只有装甲防护方面是相当出色,主装甲带能够完全免疫已知的任何德军反坦克武器、坚不可摧,但只此一个优点显然还称不上是“瑕不掩瑜”。

毕竟坦克设计三要素中的前两项:也就是火力和机动,is4都没能拿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和同期的is6一比较确实难以对得起“近卫专用”这么个雅号。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新一代的is7身上,则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威力更强的130毫米主炮不管是穿甲还是化学能毁伤都远超122传家宝,来自红海军的鱼雷艇发动机使得is7能跑出一个把人吓尿的速度,不光是越野还是上公路都是健步如飞,能把德国佬那边跑得最快的主力坦克也就是黑豹,在机动性这块爆出十条大街。

所以如果硬要给一个准确定义的话,那is7才真正算是完美符合马拉申科和科京当初提出的“近卫专用”构想,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在“火力、机动、防护”三要素上,全面领先了普通红军坦克部队使用的主力重型坦克,也就是is6的更加强力产品。

也是直到现在,马拉申科才可以确切地说。

像几十年后冷战时期的那种“近卫用t80,普通用t72”的高低搭配式配置构想,哥们现在已经超前一个时代将之实现了。

尽管重达70吨的is7在实际使用中还是有诸多不便之处,渡河过桥还有维护保养都不是个容易事。但她那极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却使得马拉申科无论如何都不愿将之舍弃,强大的is7对德军的任何装甲战斗车辆完全是屠杀式的碾压。

有本事你别让我is7开到战场,只要你德棍看到我is7这张脸,那你他妈的就算死定了!

试问一个暴力基因爆棚的热血爷们,能拒绝的了这种诱惑吗?

反正马拉申科不能,他发誓自己已经深深地拜倒在is7的履带之下了,就好像拜倒在钢铁的长裙下的痴情小奶狗一样。

传奇与荣耀》小说在线阅读_第240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钢铁洪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传奇与荣耀第240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