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奶奶滴!现在该咋办?老子到底该帮谁?!
这是马拉申科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可能很多人下意识之间都会先想到要去帮波兰起义者,马拉申科起初也是这么想的,但这个念头仅仅只是一闪而过之后便被立刻否决、转瞬即逝。
要是这么明目张胆地一路突突打过去,既不是聋子也不是瞎子的德国佬肯定会被“两头夹击”吓得大惊失色,那赶紧炸桥只能说是小屁孩都能猜到的唯一结局。
即便是攻击速度再快,德国佬最起码也得有个小几分钟的反应时间,这对于顺手轻轻一按起爆闸就能完成的炸桥工作已经足够干几百次了。
更重要的是,马拉申科现在还不清楚德国佬到底把狗日的起爆器设在哪里,有没有备用的第二乃至第三起爆器也是个未知数、完全搞不清楚。
就算马拉申科想打,那也只能是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蜂拥而上、毫无目标针对性地打过去,不知道起爆器具体设在哪儿、到底有几个,那就纯属他妈的是瞎打一通、毫无意义。
看似打的猛,但实际上狗屁用没有。
德国佬就算损失再大只要人还没死光,照样可以轻松动动手指,就让马拉申科的所有努力前功尽弃。至于什么领袖师重装备过河那更白扯,步兵们老老实实淌河往过游吧。
至于之后要是跟城内德国佬镇压部队交火,没有重装备掩护的损失会有多大则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
所以无论如何,这种结果对于马拉申科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必须要先找到德国佬的起爆器设在哪儿、有几个,确定了这些关键信息后才是最佳的动手时刻。至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马拉申科是坚决不想在这个先决条件达成之前,就撕下伪装直接和德国佬的守备部队火拼干仗的,风险系数实在大到承受不起的程度。
既然搞清楚了这一状况,那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做,似乎也就不必多说、呼之欲出了。
“各车长注意、各车长注意!没有我的命令不允许对德国佬开火,我们准备过去支援他们!把那些坏我们好事的波兰鬼佬先打下去再说,必须先帮德国佬打赢这场仗!”
“.......”
马拉申科知道这样的话估计很难被接受,实际执行起来更是让人各种极端不情愿。
整个苏联红军最精锐的陆军合成化野战集群,以领袖之名来命名的部队,现在居然要去帮助德国佬、支援这帮法希斯狗杂碎?
“敌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德国佬并肩作战这种事真的很让人难以接受,确实在极短时间内是这样的。
但也正是因为在出发之前完整了解了此行的具体情况和任务布置,接收到马拉申科命令的各车车长几乎没犹豫太久,便纷纷想明白了这么做是为什么以及其中的必要性。
为了顾全大局,放眼下这突发意外情况来说只能这么做。除此以外你别无选择,如果你真的很想要保住维斯瓦河中央大桥的话,那么就必定如此。
至于那些突然打过来的波兰起义者......
抱歉,要怪只能怪你们这帮波兰鬼佬不长眼、真他妈会挑时候。
大半夜的对桥头堡搞你妈的夜袭,还正巧撞在老马同志要办大事这个特殊节骨眼上,不揍你他妈的揍谁?
任务的重要性在先,再加上身上穿着的还都是正宗德国佬军服,同志们现在可都是正儿八经大德意志师的人。就算是干了某些迫不得已的事儿,那事后也很好处理收尾,黑锅丢给德国佬背就行了,反正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你说红军?
别开玩笑了,哪儿来的红军?与西岸桥头堡波兰起义军作战的哪儿有红军战士的影子?没证据麻烦别胡诌八扯行吗?那可都是清一色的呐粹国防军部队,在残暴血腥地镇压勇敢的波兰起义者。
我苏联政府对此事表示遗憾,并予以强烈谴责、痛斥法希斯走狗的无耻暴行!这些残暴镇压波兰人民反抗的血腥刽子手必须受到惩罚,我苏联红军愿意代行并作为执行者,送那帮法希斯暴徒上路。
不管怎么说,马拉申科的紧急命令是传达了,还处在伪装状态未被识破的部队也很快将命令分发下去照做。
“紧急任务,出发!支援友军,消灭那些波兰抵抗者!立刻前进!”
在半履带车车厢里通过车载无线电同样收到了来自马拉申科的命令,自己德语不咋地的阿尔西姆,立刻让身边一名德语好的副手赶紧用德语朝部队喊话。
要不然一百多号随装甲车辆前行的战士们,现在还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啥,更别提过桥去揍那帮坏事的波兰鬼佬、支援德军守备部队了,能不把德国佬一阵突突那都烧高香了,这突发情况下临时变更的紧急任务要求那是必须讲明的。
也就是在马拉申科刚刚从炮塔上探出头来,正准备亲自指挥部队前进、向桥头堡西侧发起支援行动的时候。
原本是打算带人把马拉申科车队拦停,来个二次检查的施瓦纳中尉,也几乎同一时刻带着队伍来到了马拉申科的指挥车旁边。
只是现在的他,已经全然不是方才下定决心要来找马拉申科“办事”的状态,整个人都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脸上写满了焦急。
这突如其来的一阵枪声爆炸声大作,已经完全把很少看见战斗火光阵仗的施瓦纳中尉给吓得不轻。
在交火声传来的那一瞬间,他甚至一时间不知道自己现在该干啥。
比他官还大的守备部队高级指挥官就在西岸的指挥部里,现在一定很危险,或许带队过去向他报道是个不错的选择?
反正都带人上桥了,总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退回去吧?听到战斗爆发要是还无动于衷、啥也不做的话,那可有得秋后算账,一准没自己好果子吃。
怕打仗交火会冒的生命危险,但更怕日后被清算的施瓦纳中尉,眼下就算再怎么不想惹事、贪图安逸,也得硬着头皮往前走过桥,去找自己的长官报道、率队支援。
退一步讲,哪怕到那地儿之后看情况不对劲、然后再开溜,那也比现在就掉头折返地撤回去要好,毕竟谁知道对面现在到底是啥情况?压根没人能肯定。
要是己方这边马上就快把波兰佬击退了呢?那到时候自己不率兵赶过去支援这事,必然要被秋后算账,这不是施瓦纳中尉想要的结果。
哪怕真的是波兰佬占上风,自己过去就瞅一眼、然后再跑也不迟。
聪明人都会结合眼下的实际情况并迅速分析,而后做出罪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如果是这样来说的话,那施瓦纳中尉确实算得上是个“聪明人”。
只是在路过那位“维克多”中校的座车时,却因为看到这个自己本欲寻找的人把上半身探出了炮塔、正欲指挥部队,而有些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似乎是猜到了对方好像要说些什么一样。
“施瓦纳中尉,你这是要去干什么?”
马拉申科有一个挺牛逼的本事:九成以上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只要把名字当面自报家门地说过一遍,那马拉申科就大概率能完整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