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裂的装甲缺口与残片犬牙交错在一起、歪曲变形,就好像是人身上的开放性创口一样触目惊心。歪斜到一边低垂着炮管子的炮塔,更是无声诉说着这辆黑豹二的炮塔转向机构已经被炸得彻底报废,至于什么还能不能继续投入战斗那就更是扯淡。
没有幸存的德军装甲兵从这已经被炸的面目全非的残骸中逃出,迸裂的车体侧装甲创口内也看不出任何似乎有人还活着的迹象。
毋庸置疑,这辆倒霉的黑豹二确实没能挺过这一关,被威力巨大的130毫米全口径榴弹一炮带走、驾鹤西去。
伊乌什金达成了他想要的结果,第一次用榴弹硬上德国佬的破车便打出了秒杀战绩,一发一个黑豹二的结果算是个挺圆满的首战句号。
“搞定!哈!贫弱的法希斯不堪一击!”
“穿甲弹好!”
也就是借着开火之后确认目标情况的这点功夫,忙到手忙脚乱的阿尔乔姆和自己的新搭档一起,已经合力完成了车长同志要求的下一发穿甲弹装填工作、合上了炮闩。
马拉申科不打算继续留在这儿和德国佬玩互射游戏,仗打到这份上实际上已经决出了胜负。是时候为接下来的下一步行动早做准备,并顺带将这帮看样子还是没有投降意思的德国佬彻底送走了。
“各车组注意,第一攻击阵型向前冲锋!保持间距从正面压上去,消灭最后的残敌,然后去支援我们的同志!”
大德意志师的防御阵地两翼全靠他们自己的装甲部队保护,这种暂时性的保护一旦被粉碎,也就同时意味着马拉申科面前,通向德国佬阵地侧翼的进攻道路将再无任何阻挡。
并且这种“再无任何阻挡”还不是单一性的,对于战线另一头,同样在优势对抗另一支侧翼德军装甲部队的瓦洛沙亲率所部来说也是一样。
“汇报情况,瓦洛沙,你那边搞定了没有?”
马拉申科相信瓦洛沙那边不会有啥大问题,或者说要是这种纯属刷战绩的虐菜局都能打输了的话,那瓦洛沙也甭在旅长的位置上混了,趁早把位置交出来回去当他的团长吧,就算他丢得起这人马拉申科都丢不起。
与坦克兵专业的马拉申科还有库尔巴洛夫都不同的是,步兵专业出身的瓦洛沙即便到了重型合成旅旅长的位置上,也依旧没有在坦克里跟随一线部队机动指挥战斗的习惯,这毕竟不是他所擅长的,但这并不代表瓦洛沙就会缩在后方固定指挥部里发号施令。
一辆用美国佬支援来的斯蒂庞克卡车底盘改装成的机动旅部,是瓦洛沙新的战地指挥所。同时还有其余六辆相同底盘改装,但功用和搭载设备有所不同的指挥车,充当协助配合指挥还有备份车的作用,分别搭载了第二重型合成旅旅部其它的参谋还有通讯人员。
准确来说,这一整个机动指挥车车队,才是第二重型合成旅完整的机动旅部。
领袖师极高的机械化水平还有战术战法的独特性,决定了传统的安营扎寨旅部,已经很难跟得上不断变化的战斗流程速度,至少对一线战斗部队来说确实如此。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安营扎寨的固定指挥部,就一点都不适合领袖师。只是这样的传统指挥机构,更适合不怎么需要机动,因为有马拉申科亲自在一线指挥,所以无需去更新了解一线部队的战斗情况,只需要在后方负责统筹调动事宜就好的师部,就这么简单。
接到马拉申科无线电的时候,瓦洛沙正站在自己那不算宽敞的指挥车内,手里拿着一只耳机,一边听取着来自前方坦克部队指挥员的战场汇报,一边准备做更进一步的命令传达。
“没错,我再重复一遍。你们的任务是肃清残敌,然后迅速向中部战线靠拢!对,师长同志率领的部队会从另一个方向靠拢过来,我们要从三个方向同时粉碎掉敌人的阵地防御,还有什么问......”
“旅长同志,师长同志在等您。”
“......”
手里握着耳机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完便戛然而止,看着通讯参谋递给自己的另一个耳机,不假思索的瓦洛沙立刻将手中握着的耳机丢给了一旁的参谋长。
“继续说,让他们别被投降的德国佬绊住了腿,会有步兵上去接管,按预定计划赶紧往中部战线靠,不能留给敌人以任何逃跑的机会,抓紧时间!”
不待一手接过耳机的参谋长回答什么,着急听马拉申科这边有啥命令指示的瓦洛沙,便已经将通讯参谋递上的耳机接过,一把便套在了头上。
“汇报情况,瓦洛沙,你那边搞定了没有?”
还没等着瓦洛沙说点啥,那边的马拉申科已经先一步开口发问,仗打的还不错的瓦洛沙自然是要如实开口汇报。
“很顺利,德国佬的装甲兵已经大部被我们消灭、少部分投降,损失在预计之内、微乎其微。现在部队正准备按计划向中部战线靠拢,有什么新指示吗?”
干掉从两翼杀出来的德国佬装甲部队,然后左中右三个方向同时压上,在三面夹击中送德国佬上路。这是马拉申科事先就安排好的作战计划,并且到目前为止也进行的非常顺利,基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阻碍,只剩下计划的最后一步,也就是彻底送德国佬上路尚待完成。
听到瓦洛沙那边的实际进展比自己这边还快一些,结合眼前战局稍微一分析的马拉申科,便大抵猜到了德国佬应该是把装甲部队的主力都丢在了自己这边,从刚才消灭的德军坦克数量和质量上来看,也确实应该如此。
不过这些战况分析于眼下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切顺利并且可以继续推进,执行计划的最终阶段,这才是马拉申科急于确认的最主要情况。
“计划不变,继续执行!德国佬的阵地上见,完毕。”
挂断了通话、一把撂下了送话器的马拉申科,迅速将视线重新回到了潜望镜前确认战场情况。
现实是那些已经被揍得鼻青脸肿、七零八落的德军装甲兵,归根结底还是没能扛到全军覆没的那一刻,终归是在还能战斗的坦克已经不足两位数的时候选择了弃车投降。
在那些高机动性且占据压倒性数量优势,像是被捅了马蜂窝一样一窝蜂冲上来的is6重型坦克面前,德军仅存的重装甲部队根本没有成功跑路的可能。
至于说继续打下去更是毫无意义的作死,只要眼睛没瞎就一定能看得出来,仗打到这份上要是还能打赢,那除非是俄国佬集体自杀,要么就是突然集体暴毙,说什么继续战斗下去就能打赢根本是想都别想。
逃又逃不掉,打也打不赢。
能活着没人想死,尤其是死的不明不白又毫无意义那种,投降真的是被逼无奈又没有办法的事。
高举双手的德军装甲兵有一个算一个,纷纷在各自的座车旁扎堆等待着被俘、不敢轻举妄动。
这当然不是说德国佬老实本分,而是在那些黑洞洞的主炮炮口和德什卡高射机枪的瞄准之下,谁他妈敢作死来个容易让敌人误判的举动?
投降是为了活命,这才是眼下的唯一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