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盏车顶小黄灯负责照明的封闭空间内昏暗又压抑,身材算得上高大的阿尔西姆在这种空间里甚至无法挺直腰板坐着,只能右手握住ak的枪管当成拐棍拄着,枪托抵住地板稳住向前佝偻的身体,好不至于因为这地形起伏导致的左右乱晃而摔倒在车里。
阿尔西姆当然不是独自一人待在车里,在他左手边是半个班的战士与他并排而坐,而在对面的车内另一侧简易折叠座椅上,还迎面坐着另外半个班的战士。
每个人都身穿钢板防弹衣,全副武装、整装待发,穿戴着全套装备再拿上武器坐在这车里显得拥挤不堪,甚至于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拿起枪来最后检查一下武器都有点费劲。
稍不留神的胳膊肘或者手里的家伙事,就会撞到或者戳到身旁的战友,这塞了整整一个班的闷葫芦车里到底有多挤由此可见一斑。
“连长同志,这东西可真好哇!我们终于不用扒坦克了,四周都是装甲保护我们,德国佬的机枪子丨弹丨打过来只能听个响!”
叮叮咣咣噼啪——
“瞧啊!说着就来了,德国佬又在做无用功了,哈哈!”
咻——
轰——
这发的声音明显不一样,破空尖啸声加上四散爆炸声明显是炮弹而非子丨弹丨,一直保持沉默的阿尔西姆也终于在此时开口。
“别把这装甲保护当成无敌,她只是中型坦克改装出来的,挡不住德国佬的重型反坦克火力!我们是步兵,时刻记住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脚、还有手中的武器,好装备只能辅助我们,但不能直接通向胜利,时刻记住要靠自己!懂了吗!?”
没咋读过书的阿尔西姆是个粗人,不会说啥漂亮话、更不会拐弯抹角,他只会把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战场经验,用最直白简单的方式告诉身边的同志还有手下的战士们、一如既往。
包括一旁原本说笑着赞美装备的班长在内,随同阿尔西姆一齐行动的警卫班所有战士都停止了说笑并一脸正色。
过去以往的战斗经验时刻在告诉他们,等连长同志都认真起来的时候,那就是你真的该全神贯注、集中精力的时候,如若不然的话可能连小命是怎么丢的都不知道。
被捂在这封闭车内空间里的阿尔西姆无法感知外界的情况,不知道眼下的战场到底是什么样的。
唯一能看到外面的办法,就是他身后舱壁侧装甲边缘靠上位置的一个小开口,这是留给车内步兵把枪口向外探出去时的射击观察孔。
阿尔西姆不太想从这位置观察外面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从这条“缝”里能看得到的外部景象实在是有限,老实说连用它当视野、透过射击孔向外精确开火都挺难的,不是坦克兵出身的阿尔西姆还需要些时间来适应这狭窄视野。
但眼下没有别的观察外部情况手段,只有这条缝能用。
想转身看看外面具体是啥情况、大概还得多久才能下车的阿尔西姆,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转过身去,就听到前面的战斗室那边陡然响起机炮开火的轰鸣声响、连续不停。
咚咚咚咚——
每分钟200发理论射速的25毫米主炮射速已经不低,再加上设计优良的双弹匣供弹使得这玩意儿的火力持续性很有保障,近距离的连续开火声听上去,就像是身边有个人在持续擂鼓一般、不停不断。
“上尉同志,五百米距离,做好准备!”
兼职担任炮手的炮塔内车长发来最后信号,已经没有必要再通过那条缝获知外部情况的阿尔西姆应声抬手、发去收到信号,并紧接着一把拉动枪栓,将手中突击步枪满填弹匣内的子丨弹丨推上了枪膛。
“都听到了,准备战斗!”
哗啦哗啦唰唰——
子丨弹丨上膛与武器准备声一时间在步兵舱内四散而起、接连回荡,一直响个不停的主炮连续开火声好似从未间断,跌落在炮闩正下方收集箱内的硕大弹壳都已经堆叠到了一定数量,直到车长那雄浑粗犷吼声再度响起。
“下车!上尉同志,就是现在!”
就坐在车尾最后端最靠近门边位置的阿尔西姆闻言,立刻一把拉下了手中的门栓,同时右脚发力将之向外瞬间蹬开。
就好像车外那瞬息而至的阳光,要比射破无尽黑夜的第一缕阳光更加刺眼,但在为期一周的训练中早已习惯了这种感觉的阿尔西姆并未有任何不适,更知道自己接下来需要干什么。
前方不远处的is6重型坦克机枪火力全开、主炮咆哮轰鸣,激荡在炮口的冲击波余威扬起大片的尘土荡涤在空气之中飘散,身边还有更多的减速步战车车尾车门大开,不断从中涌出一个接一个全副武装的战斗工兵。
一眼望去的前方不远处,甚至能看得清那些惊恐万状的德棍脸上到底是怎样的表情。
距离已经近到了这种程度的阿尔西姆,在最后一名自己一侧的战士下车后一脚把车门蹬了回去、重新闭合,紧贴着车尾的振臂一呼即刻大声响起。
“同志们,为了胜利,冲锋!”
“俄国佬!好多的俄国佬!车上下来一群俄国佬,他们到处都是!”
“那就到处开火,白痴!快开火!”
“开枪,开枪!快开枪!!!”
原本看上去只是一群光秃秃的坦克,见不到半个步兵的影子,甚至不乏有德军士兵在暗自窃喜。俄国佬八成是疯了才会觉得光用坦克就能攻下阵地、不带步兵就敢冲上来,如此一来这场仗就好打多了,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不过是一堆半瞎子状态的乌龟壳而已。
即便是那些经验娴熟、身经百战的德军老兵也看不懂,搜遍过去以往的所有战斗经验也愣是想不明白俄国佬玩的这是哪出。虽然担心俄国人使诈并保持警惕,但确实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啥弯弯绕,完全不清楚敌人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至于说提前猜到俄国佬的坦克里居然能钻出这么多人来,那不好意思,阵地上的德军士兵有一个算一个愣是没一个猜到的。那玩意儿的模样分明就是俄国佬的新锐中型坦克,鬼他妈能想到这里面居然能突然钻出这么多人来。
“前进!跟进步战车和坦克,所有人跟上!保持阵型,掩护我们的大家伙!”
距离徒步冲向德军阵地的出发点还有最后不几十米的距离,紧跟在己方步战车和坦克身后的战斗工兵们,已经开始在使用手中的轻武器借着坦克和步战车的掩护举枪射击,边开火边前进。
受巨大反装甲作战压力的德军不止是在新坦克的研发上提速颇多,连基本的步兵反坦克武器都因此大受影响、提前问世。
更新型的铁拳100有着更高的有效射程,尽管威力相比前代铁拳60不变但的确是更具威胁。
皮糙肉厚的is6重型坦克不怕这东西,但这并不代表基于t43车体底盘改造得来的bmp43也能将之无视。
防护性能和一批次早期型t43如出一辙的bmp43生存力并不算强,尤其是在这条被篡改到面目全非,德军各种反坦克武器更加花样百出、威力激增的时间线中,能够击破t43这种等级的正面防御的德军武器实在太多,铁拳100只不过是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