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想起了我之前曾经在这里亲眼看到过,就在我身边发生的一切。”
“那儿,就是那条街道。那座被炸塌了一半的房子我还记得,特征挺明显的,当年我在列宁格勒战斗的时候,那里还是一座四层的小楼。”
“又一次我们奉命在这附近休整,但是没有吃的了,得硬扛到第二天早上才会有吃的送上来,这已经是优先保障了。当时同志们都很饿,很多人打了一天仗又从火线上撤下来几乎都快瘫了,又累又饿连入睡都困难,想睡都睡不着那种程度。”
“一位老奶奶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找到了我们,她说那栋楼里有一些食物,是专门给我们红军战士留的,邀请我们过去。”
“但是等我们过去以后才发现,那栋楼原来是个难民安置点,楼上楼下都挤满了无家可归的平民,大多数都是妇女和孩子、还有老人。”
“我们也是等到吃完之后才知道,他们是把自己吃的口粮,是他们这些战争难民最后一点救命的口粮煮到锅里给我们吃了,不提前说明的原因只是担心我们不会接受、不肯吃。”
话已至此的马拉申科眼睛有些湿红,善于观察细节的沙什穆林当然能注意到这细微的变化,在这个时候当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让马拉申科继续把话说下去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都流泪了,当然也包括我。那虽然只是一顿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豆子炖糙米,没有调味料、没有菜、更没有肉,吃到嘴里的感觉只能说比喝水要强一点。”
“但我敢发誓,那绝对是我此生吃过的最难忘的一顿饭,再好吃的美味佳肴都抵不过这一顿饭带给我的震撼和冲击。”
“我看着那些眼睛饿的发慌的人们,他们就那样齐刷刷地望向我们、望向这些祖国的保卫者、红军战士们,我从他们的眼中能找到希望的光芒、能找到托付的重任。”
“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我们有钢铁一般的意志、有甘愿为了祖国奉献出自己所有一切的人民和战士。那些法希斯在我眼里已经是死亡倒计时,不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再大的牺牲,也要把这群丧尽天良的败类渣滓彻底碾死!我坚信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而现在......”
湿红的眼角已有泪痕的马拉申科淡然一笑,悄无声息地换了一种语气而后继续开口说道。
“这座伟大的城市已经从法希斯的魔爪钳制下彻底解放,而我们也已经踏上了那条为法希斯送葬的胜利之路。”
“所有约定的一切都在不断实现和到来,沙什穆林同志。能再度回到这座我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城市令我无比喜悦,就像这座城市本身经历的事所昭示的胜利一样,那些邪恶的法希斯狂徒终将会为他们自己的愚行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车队在话音未落间已经不知不觉驶达了目的地,听君一席话感触颇多的沙什穆林第一个打开了车门,在下车站定之余随之向还在车里的马拉申科悄然开口。
“来吧,将军同志,让我带你去见见能助力你通往胜利之物。”
马拉申科幻想脑补了很多种自己初见这种做梦都想要的超级坦克时,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惊喜?又或者说是会大感意外?还是说两者都有?
也许吧,反正在此之前连马拉申科自己对此都不确定,直到这命定时刻的最终到来。
“我无数次想象过这个大家伙会带给我怎样的震撼,我以为我已经做好了迎接这一刻的任何准备,但实际上我没有。”
望着眼前这台体积庞大远超is6,甚至连is4都难以与之相提并论的超级坦克,感觉自己的眼球都要被这庞大冰冷的钢铁之躯,给充斥塞满的马拉申科继续缓缓开口。
“你造出了足以让任何与之为敌的恶棍都感到害怕的东西,沙什穆林,恭喜你。”
能够得到马拉申科的如此肯定和褒奖,这对于在260工程项目上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沙什穆林来说,当然是最值得让人高兴和为之自豪的一件事。
毕竟在整个苏联,如果马拉申科说自己是重型坦克指挥作战方面的第二的话,那么没人敢认第一。高层的那些大将元帅们或许在战略指挥造诣上技高一筹,但若是将范围缩小到重型坦克的作战指挥这一块儿,那么马拉申科确实是实打实的头号专家、毋庸置疑。
所以能得到马拉申科的高度认可与如此赞赏,这对于一款尚且还处在原型阶段、未投入大规模量产的新式重型坦克来说,几乎可以说是通往项目过审后量产的最终门票。
被马拉申科这一通赞赏搞得人逢喜事精神爽,对自己的心血之作同样颇为得意的沙什穆林开始做起了介绍。
“事实上它还不止于此,将军同志。就我们目前所掌握到的所有情况来看,她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强大的重型坦克、没有之一。美国佬和英国佬的坦克技术和设计惹人发笑,德国佬在战场上被我们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我想不出还有谁是能与之比较的。”
“全世界最强”,这是自沙什穆林口中说出话语里的最关键词语,同样也是马拉申科颇为认可的一个事实。
马拉申科很清楚地知道,在既有历史中,还要晚几年才能诞生的is7本身就是全世界范围内同时期坦克中的最强者。
如果做个简单对比,就更方便理解is7的强大之处。
在苏联人造出了is7的时候,美国佬还搁那儿玩华克疯狗和m46呢,英国佬那边稍微强一点,已经开始搞初期型的百夫长系列,至于法国佬那就更惨了,二战结束后从德国佬军械库里接收的那批黑豹还没退役、接着用呢。
以上这些破车和is7比那通通都可以丢垃圾场了,眼下在这条时间线里的is7还提早诞生这么些年,放在二战这年头那就差给车上拿油漆刷个“无敌”写上去了。
如果眼前这is7原型车的性能以及各方面参数,都和既有历史中那玩意儿相同的话,那么马拉申科可以保证,is7所带来的强大质量优势对于德军的任何一款坦克都将是压倒性的。
不管是现有的,还是将来一段时间预期可以诞生的。
直到洗头佬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大厦轰然垮塌,那帮脑袋多少有点大病的德国佬工程师也造不出比is7更强的东西。这一点光从既有历史中德国战败以后的那些图纸就能看出来,至于耗子那废拉不堪的玩意儿更是不能和is7相提并论、差的老远。
不过,有一点倒是值得稍加注意的,这便是目前这条时间线里的is7是否会和既有历史中的略有不同。
这不光是说is7早产原因造成的,还有一些马拉申科已经提出的新颖超前理论与设计,不知是否会对沙什穆林提早搞出来的这个260工程造成影响,这是目前马拉申科所最关心的事情。
“这辆车的装甲设计怎么样?是老式的保守设计,还是说你已经把最新的技术整合进去了?”
既然感兴趣那就直接问,马拉申科没啥兴趣搁这儿和沙什穆林拐弯抹角当谜语人。
大抵猜到马拉申科肯定会问具体性能的沙什穆林早有准备,听罢此言之后只是微微一笑便带着自信上前,来到这辆自己心血之作的原型车箭簇型车体首上前端,伸出手来拍了拍那冰冷而厚重的装甲并同时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