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起初科京以为这是某些脑袋生锈的老古董终于开窍了,懂得赏识自己带着团队苦心设计出来的杰作了。

可是等到时间一长,消息灵通、各路熟人都有的科京渐渐开始发现不对味了,情况并非像自己想象的这么简单,其背后还有着不易察觉的更深层次原因。

啥原因呢?很简单,因为一个人:马拉申科。

名气越来越响、战功越来越大,赏识他的大佬越来越多,到最后甚至连慈父斯大林同志那儿,在会议上只要一有人提起马拉申科的名字和相关新闻、新消息时,慈父同志的脸上就总是会面带微笑,就差把“爷很满意”写在了脸上。

这些在普通人看来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可逃脱不了莫斯科那群混高等官场,已经混成了人精的家伙们的眼睛。

不管你是军方大佬还是高官要员,要是连这点眼力价都没有、看不懂那个红得发紫的马拉申科,现在位于一个怎样的位位上的话,奉劝你还是趁早脱了衣服回家种地吃自己吧。否则这当大官迟早当初事儿来,到最后搞不好连退休回家和安享晚年都得是奢望。

有了这么一个“大家伙都不想与他交恶”的前提条件,加之那马拉申科每每到手新装备之后,几乎必定能从前线上传来喜讯。不是打了场大胜仗、赢得胜利并击退敌人进攻,就是把局部区域内的德国佬杀的屁滚尿流、哭爹喊娘,伤亡惨重乃至于是全军覆没。

把这俩现实情况往一块一合计,在那些被马拉申科附上了报告,表明了“俺想要”的新装备项目上唱反调、卡主不给过审,似乎也就不是啥聪明人该做的选择了。何况其中的有些人压根不懂装备的价值和意义,只是身居高位、手握着赞成反对权,能说上话而已。

在自己不懂的事儿上冒险瞎掺和,犯的着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大家都不举手、没人表示反对,那就干脆随大流去吧。出了事儿也不会把责任落到一个人头上,有啥可怕的呢?

搞清楚了这其中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的科京也学精了,但凡是有新项目要搞、有自己觉得不错的新装备,那就必定要找个机会把马拉申科从前线上请回来把把关、提提意见,末了还得让马拉申科再附上一份报告,用来堵住某些傻叉的臭嘴、让他们少哔哔。

类似这样的“合作模式”屡试不爽,项目过审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当然实际交付之后的装备也基本没啥大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马拉申科的意见和指点。

有时候科京自己都寻思,马拉申科可能是自己从业这么多年来,所遇到的一个对自己事业发展帮助最大的“宝”了、没有之一。

就连沙什穆林主导的260工程那边,也是在拿到马拉申科签过字的设计意见报告之后,整个项目层层往上是一路绿灯,需要的资源和人力都给相应配给到位,这让沙什穆林的设计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加快。

原本预计要等到今年年底才能敲定的设计方案,眼下这才巴格拉季昂行动刚打完,就把第一辆原型车都造出来了,加速过程有多猛那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这一次,这全新的火箭突击坦克还得靠马拉申科出手才行。

反正是马拉申科亲自点名想要的东西,科京觉得也该让马拉申科出一份力,毕竟上面管审核的某些人还就真只吃这一套。你要不这样,指不定那些人又得给你整啥幺蛾子,麻烦事儿都在后面等着呢。

听到科京这么说,也明白要是想尽快用上就免不了自己介入插手的马拉申科,倒也是悄然点了点头、算是当场答应了下来。

至于细节上的问题,马拉申科确实是有些东西要给科京专门交代的。

只是这些东西单纯靠嘴说可能有点麻烦,也搞不好说完就给忘了,谁都不敢说自己的脑子记性好到啥事听一遍都忘不了的程度,何况还是军工这么严谨的事情。

“细节上的问题等我回头整理一份详细的书面东西给你吧,对这种装备的需求报告我也会一并写好一起给你,至于剩下的可就全得靠你了。”

“往后的日子里我们肯定会不断深入德国佬控制区的腹地,越往后就攻坚仗越多、越是难打。这种具有对坚固永备工事毁灭性破坏力、能够抵近一线直瞄开火的东西,一定要给个高优先级尽快搞定交付。”

“我甚至都提前想好了,你在设计武器系统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到移植通用性的问题,不光要适配现在的is2车体底盘。毕竟你也说了,is2这车体底盘是最后一批,再往后就没了。”

“那要是这新玩意儿设计出众、战场表现很好怎么办呢?难道我们就因为is2车体底盘没了,就不继续生产了吗?可不能学德国佬搞废铁男那种傻子行为,虽然那东西也没多好就是了。”

“不论怎么说,咱们一定要提前考虑到武器系统移植到is6车体底盘上的问题,把武器系统的移植通用性设计做好,这就是我想说的。”

“只要能在这批is2车体底盘上测试成功,我觉得到时候就应该立刻分出来一部分车体底盘产量,投入到新型火箭突击坦克的量产中去。”

“试想一下,科京同志,这该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这能拯救多少年轻红军战士的生命啊?这是在为祖国留存未来的希望。后人一定会歌颂这一切的,我们一定要尽全力从残酷的巷战中救下更多年轻的战士,能用装备搞定的事绝不拿人命去填,现在就开始行动还为时不晚。”

火箭突击坦克这边的事到这儿就算告一段落了,马拉申科会完成科京需要他来帮忙完成的那些事。而在那之后,剩下的事就全靠科京自己了,并且就目前这个情况来看照理应该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马拉申科觉得这事儿基本还算是靠谱。

“但愿能早点用上,时间可真是拖不起了,往后的攻坚战只会越来越难打。”

看完了步战车,再给科京解决了那些is2重型坦克的车体底盘作何处理的问题,科京这儿的相关事情基本就算告一段落了。

如果再没有其它啥事儿的话,照理说马拉申科应该是要启程动身、返回前线,准备带领全新升级后的领袖师去应对接下来的战斗了。

不过,到目前看来,还有一件事是必须要由马拉申科本人亲自去做的,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厂那边由沙什穆林亲自主持的260工程测试工作,还需要咱老马同志亲自过去看看。

没办法,这260工程车完全称得上是事关重大。

日后能给部队带来多大的战力提升暂且不提,这还得看真正定型投产之后的产量如何这一问题才能决定。

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是,马拉申科必定会用这东西替代已经诟病已久、表现平平的is4重型坦克,成为自己新一代的座驾。

这不是说is4重型坦克就不好,马拉申科瞧不上。

而是对于全数装备is6重型坦克作为主力的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而言,is4这个六十吨的体重造成的机动性低下实在是太过令人头疼。

诚然is4和寻常的重型坦克比起来已经算不得慢,就比如说is4的机动性可比德国佬的虎王那破烂要强得多。但重要的is4是对is6的“相对机动劣势”,会在高速进攻节奏中跟不上步伐以至于严重掉队。

传奇与荣耀》小说在线阅读_第22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钢铁洪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传奇与荣耀第22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