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对他的了解,他是一个在中型坦克部队指挥方面很出众的基层指战员。按理说我们师是最不缺经验丰富的基层指战员的,但,元帅同志您也知道,我们师是重型坦克部队的底子改编来的,在中型坦克部队这一块其实一直都缺少合适的专业指战员人才。”
“我关注奥斯金同志有段时间了,从履历到实战表现各方面都挺让我看好的。我觉得让他来我们师试试,可能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应该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就想麻烦您在这件事情上帮帮忙。”
亚历山大.保夫罗维克.奥斯金,这是个马拉申科在后世记忆中就很印象深刻的名字。
在既有历史的卫国战争战史中,苏军知名的坦克王牌可谓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远不如德国佬那些装甲王牌那么出众。
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佬本就人少打人多,以弱势数量对抗敌方海量坦克的话,确实有着更多可以“刷战绩”的机会。再有一点便是既有历史中的德国佬坦克质量占据优势,德军那一票装甲王牌大多是诞生于虎豹动物园,开着这种玩意儿欺负t34那真是不出王牌才怪事。
相比之下,苏军这边则是奉行以量取胜的钢铁洪流战术,越到战争后期就越是如此。站在慈父同志对希特勒的角度来说,那便是“我的t34无穷无尽如汪洋大海,你的虎豹动物园每分钟都在伤亡,这战争还有什么悬念?”。
坦克兵规模庞大,均摊到每一个苏军车组身上的刷战绩机会自然就少,加上德国佬的坦克数量也不占优势,想要打出德国佬那么变态的战绩还真是件挺困难的事。
但事无绝对,像德国佬那样动辄一百多辆击毁战绩的王牌可能找不到,但几十个德国佬坦克人头扛在身的王牌还是能找到、并且不少的,马拉申科点名要的奥斯金中尉就是这么号人才。
这哥们的成名之战,马拉申科到现在都记得。
原因无它,因为单论这事儿来讲的话,这哥们成名之战打出来的战绩确实牛逼。
牛逼到啥程度呢?这哥们开着辆t3485单挑撸死了3辆虎王。虽然是通过黑枪设伏的方式才有了这战绩,但你无可否认单挑能打出这战绩就是够牛,黑枪设伏那叫战术、战术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更要紧的是,这哥们的履历堪称是比他战绩还要牛逼。
从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至今,奥斯金就一直是一名t34中型坦克的车长,期间换了无数次座车,从76主炮升级成85主炮,从1941型t34一路升级到现如今的1944型t34。
从苏军西方面军一开始的节节败退到莫斯科城下再到随后的反击、僵持、再反击,直到现在的巴格拉季昂行动尾声。这哥们开着辆容易被干死的t34打满全场不说还毛事都没有,德国佬愣是连他的皮都剐不破。
再往后还一路打到了卫国战争结束、攻克柏林,一直活到了冷战时期的和平年代才在寿终正寝中安然去世。
活着见到卫国战争胜利的苏军坦克车长很多,但你要说能从1941年开打一直打满全场到1945活着看见战争胜利的t34车长,那绝对称得上是凤毛麟角的千人无一。
能在极为残酷的卫国战争战场上从开战一口气打到战争结束还活着,这已经算不得是牛逼了,说是传奇都不足为过。年轻的红军坦克兵们刷了一茬又一茶、牺牲了一批又一批,愣是没把这王牌车长奥斯金刷掉。
就连马拉申科自己指挥的部队,也数次经历过几近全军覆没的伤亡惨重。能够得到同志们重点保护的老马同志都差点去见列宁汇报工作,享受不到这待遇的奥斯金能一直活着顽强战斗下去,还越打越勇、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战绩,真要说起来的话这才是马拉申科最佩服的。
马拉申科身为一个后世穿越者知晓这些事很正常,但老朱同志身为千军万马的统帅,就不大可能也没必要去细致了解有关于一个小小中尉的事迹了,至少也得是马拉申科这种程度才能让朱可夫加以过问、提起兴致。
尽管对马拉申科口中所说之人不甚了解,但这并不代表朱可夫就会因此刨根问底地一直追问出个结果。一些不是太重要的事只要马拉申科提了要求,出于对马拉申科的了解和信任,朱可夫也没打算事无巨细地挨个去了解清楚。
无非就是个中尉、撑死不过升到上尉或者大尉的基层指战员而已,回去以后安排个人事调动让他来领袖师报道就行。至于马拉申科能不能用好这个人又该怎么用,这就不是朱可夫目前所关心的事儿了,以后要是还能想起这事儿的话再问马拉申科也不迟。
“那两个旅长呢?你决定你们师来内部决定吗?”
没忘了正事的朱可夫又继续追问,马拉申科这边也紧接着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
“是的,元帅同志。人选我已经想好了,就从现在的三个坦克团团长中升任提拔,再往下升级扩编空出来的其他职位人选,我到时候也会一并拟定好,会把名单发给您的。”
眼看马拉申科这边已经有了一套了然于胸的方案,朱可夫索性也就不再继续追问,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全权把人事任命权交到了马拉申科手里。
但还有一事,却是朱可夫在来的路上就一直在思索、没拿定主意,到了眼下才终于下定决心要当面问问马拉申科的。
“彼得罗夫同志,他...他近来身体状况怎么样,还坚持得住吗?”
作为一支连斯大林都时常过问的部队,朱可夫不可能不对领袖师的一些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就比如说师部机关的高级领导干部具体都有谁是要记住的,这是上级联络和了解一支部队最直接的沟通渠道、没有之一。
除了已经熟到不能再熟的马拉申科这个师长,朱可夫当然还记得副师长拉夫里年科以及师政委彼得罗夫,倒是那个存在感不怎么强的参谋长记得不是很清楚。
不过这倒也正常,就朱可夫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彼得罗夫政委本就是个极为忠诚可靠的老党员、好同志,更是一个彻头彻尾、事无巨细管到位的工作狂。除开他自己负责的政工工作,马拉申科这个师长不在师部时候的很多事也都是他代行。
毕竟领袖师是日常出现正副师长都不在师部,别问在哪儿,问就是都在前线带队冲锋的情况,马拉申科还美其名曰“一个合格的师长必须要在能听见炮火的最近距离上指挥战斗”。如果不这么做,就好像这师长当的不合格一样。
每每出现这种情况,师部总得有个能掌控全局的人坐镇,既然正副师长都不在师部,那就只剩下政治副指挥员,也就是咱政委同志来代行师部统筹指挥的一切大小事宜。凑巧的是政委同志能文能武还把这一切干的很棒,跟马拉申科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师长契合度很高。
这样一对神奇的组合在红军内部可是不多见,所以朱可夫能记住马拉申科,就理所应当能记住彼得罗夫政委,这没啥好奇怪的。
也正因如此,彼得罗夫政委身体欠佳、并且是身患绝症的消息,朱可夫也老早就知道还一直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