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完整机械化,而舍弃了一切不必要累赘装备的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甚至连几门像样的反坦克炮都没有,但这却并不代表这支传奇的王牌部队就缺少反坦克火力。
全师上下两百多门装在车上、有重装甲全封闭保护的100毫米口径以上重炮,就是德军装甲部队无法逃避的可怕梦魇。
把重型坦克和isu-152自行火炮都开上了阵地,充当反坦克碉堡的防御阵地像极了一只插满钢刺的致命刺猬。想把这只刺猬一口气囫囵吞下的德军,还没来得及塞进嘴里就被扎得顷刻间满嘴是血,被击毁在进攻道路上的熊熊燃烧残骸又岂止是个位数的几辆。
绝对不肯就此善罢甘休的德军依旧在向前冲锋,部署在阵地上的钢铁堡垒们则在调转着炮塔搜寻着下一个目标,黑洞洞的炮口内轰然射出的已然是如刚才一样的夺命火舌。
只是这一次,紧接着到来的结果却略微有些不大一样。
叮咣——
噼啪——
咻——
凄厉的破空尖啸声之后紧接着就是火花四溅的刺耳摩擦跳弹声,这辆同样是车体首上中弹的黑豹坦克却硬扛下了这势大力沉的一击,整辆坦克连停都不带停的继续油门踩死、向前冲锋。
从自己的车长潜望镜内清楚目睹了这一幕的马拉申科嘴角一扬,能有这样的情况倒也不是那么地令人意外。
“混编使用是吧?看看你到底还有多少黑豹二混在里面!”
轰——
嘎吱嘎吱咔——
德国佬善用的防御武器没理由红军不用,在阵地前布设的反坦克雷区就是昨晚刚刚埋下的杰作。
轰然爆响中被炸断了履带的一辆黑豹二,宛若被打折了腿的恶狗一般跌跌撞撞往前侧滑了几米才堪堪停下。
处在高速越野状态下的情况使得其就算是被炸断了履带,也依旧带着根本瞬间止不住的惯性继续前行,而完全被毁的左侧行走装置又无法支持其正常行驶、已经脱节。
由此造成的最终结果,便是这辆左侧残余行走装置已然浮空、被炸断的履带都因为惯性给甩脱了出去的黑豹二,当场一个侧向漂移、草皮与泥土飞卷,把大半个肚皮都给横了过来、直接暴露在红军的阵地直射火力之下,瞬间就被判了死刑。
“可怜的杂碎,这样和醉鬼有什么区别?”
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不论何时都适用,战场可不是讲究公平的狗屁决斗场。
嘴里轻声嘀咕的马拉申科,只看到那辆倒霉的黑豹二在下一秒就变成了炽热火炬、宛若火山爆发。一发不知道从哪儿飞来的穿甲弹,直接撕开了脆弱的车体侧面垂直装甲、灌入其中,连带着那些连逃生机会都没给留的车组成员一起全都给扬了、炸上了天。
要说这些反坦克雷,其实还不是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自己的装备。而是后方某个近卫步兵师的师长听说老马同志要打防御战,特地派了一些装车、连带着支援兵力一起给送过来的,让人给捎句话说是希望能发挥一些用处。
就目前的结果来看,这东西显然发挥了些绊马索似的用处,把对此始料未及的德国佬给摆了一道。
冲的太猛、颇有些一时间停不下来味道的德军坦克,还不止是一辆陷入了反坦克地雷阵地,被当场炸断了履带。
冲在最前面的几辆黑豹和四号在噼里啪啦的地雷爆炸声中,纷纷炸瘫停车、被迫停止前进。
一头闯入雷区的事实已经很明显了,甚至就连跟在坦克后面的倒霉步兵们都有不少人踩雷,连带着周围没来得及躲开的倒霉战友一起“飞天上路”。
俄国佬到底埋了多少雷?前面是否还有其它更刺激的玩意儿在等着?现在是顶着雷区硬冲还是就此后撤?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再次被抛到了德军脑门上的经典问题。
马拉申科倒是更希望看到这些杂碎们硬着头皮继续猛冲过来,可事实结果显然并不如人意。
望着还没摸到阵地就如同潮水般原路退下的德军进攻部队,对这第一波虎头蛇尾的攻击颇为失望的马拉申科倒是也看出了一些情况、值得注意。
“看来还是兵力不足,兵力要是够绝对得淌着雷区冲过来,库尔斯克又不是没干过这事儿,看来航空兵的空袭确实把这帮德国佬的行军队列给拉的挺惨。”
仓惶败退下去的德军在阵地前留下了一地的尸体与钢铁残骸,仍有些尚未死透的德军伤兵扑倒在死人堆里哀嚎呻吟着,希望谁能在这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过来搭把手拉一把。能活下去这种平日里听着似乎很容易做到的事,没想到在眼下都成了一种奢望。
但是事实他们的战友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前来搭救他们,为了将死之人的小命再把大活人的性命都给搭进去,这显然不值当。
换句话说,没被俄国佬当场打死、只是干了个大残半死,你还是自认倒霉为好。
至于红军这边就更加不可能前来搭救这些敌人了,阵地前的雷区里可不光有反坦克雷还有反步兵雷。为了这帮半死不活的德棍冒着危险穿越雷区进去救人?不好意思,红军战士不是21世纪的欧洲白左更不是圣母,马拉申科看到那些快死的德棍甚至连眉毛都不会皱一下。
后悔了?这会儿怕死了?早他妈干嘛去了?敢来别人家的地盘上撒野就得做好被一棍子楞死的准备,这点觉悟都没有你还说个锤子来当征服者。
“好些德国佬没死透,估摸着可能得有上百,全都在地上躺着趴着哼哼呢,猪叫声在这儿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看到下车后的马拉申科来到了身边,哥俩已经有几天没碰面的拉夫里年科随之主动开口说道。
“德国佬连他们的伤兵都不要了,败退地这么干脆彻底,你不是说他们是国防军的精锐吗?就这?”
要说马拉申科搁刚才其实也有些纳闷,德国佬为啥这么不禁打。但在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之后,马拉申科发现如果把德军和己方的位置与态势、兵力对比加以调换,这仗自己也他妈打不赢。
在纯粹的压倒性实力面前,一切的战术都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不是德军不努力,只怪对手太强大。
道理,基本也就这么回事。
“要不是精锐的话也不会坚持到这种程度才撤下去,换做是你,你能打的比这帮德国佬更好吗?咱得一五一十地分析战况,我的兄弟。”
有一说一,马拉申科觉得在这种敌我兵力和态势对比下,对面这群德国佬不论是刚才进攻中的哪一个环节都表现地中规中矩、合格达标,甚至足称优异。
所谓精锐不对和普通部队的差别其实就在这儿,抛开技术装备和战术应用不谈,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令行禁止的战斗风格才是一支精锐部队的核心灵魂。
单就这一点来说,对面那群刚刚退下去的德军无疑是合格达标、能对得起精锐这个称呼的。
别的不说,光看德军方才撤退时还能做到临危不乱,在敌强大正面火力的猛烈直瞄打击下分批掩护、有序撤退,而不是乱哄哄地一窝蜂掉头就跑,这已经是远超绝大多数所谓精锐部队的颇为难得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