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测试的结果和我们预想的一样,敌人与我们的任何一款现役动能穿甲弹,都无法有效击穿这种全新配比建造而成的复合装甲主装甲带。对动能穿甲弹的防护效果仍然十分强力,并没有因为均质钢占比的减少而有实质性的变化,原先打不穿的、现在还是打不穿。”

“至于化学能破甲武器,我们根本找不到能对其进行极限防御测试的武器类型,没有任何一款化学能破甲武器能完全击穿它。德国佬的铁拳打上去只能勉强破开第一层的最外侧均质钢装甲,连内部的橡胶夹层都无法完全穿透,更无谈伤及最内侧那一层的均质钢装甲了。”

伸手拍了拍冰冷而结实的车体首上装甲,满是一脸自豪的表情,波雷舍夫的解说仍在继续。

“前线收集来的数据证实,炮塔在实战中是被命中概率最高的部分,对于炮塔的防护需要格外重视、为未来做考虑。所以为了慎重起见,科京同志主张不削减炮塔的均质钢装甲厚度,只是给其中加入适量的橡胶夹层、提升对化学能破甲武器的防护效果即可。”

“所以炮塔的重量相比之前会更重一些,那是新加入的橡胶重量,但是比起车体正面减少的均质钢装甲重量来说无足轻重。全车的基甲总重量相比之前的is6重型坦克还是轻了一吨多,科京同志认为这是非常值得夸赞的装甲优化设计,全都是新型复合装甲概念的功劳。”

“替我好好谢谢马拉申科,就说他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会给他准备双份的烤肉,请他喝我珍藏的最好美酒。这是科京同志让我转告您的话,将军同志。”

这么一套复杂的装甲变动算下来,这新的is6重型坦克到底能胖多少?重量增加了几吨?

马拉申科没功夫搁这儿慢慢做心算数学题,事实上前世上学那会儿的老马同志数学成绩本身也就不咋地、日常挂科,所以现在这时候还是直接问答案来得比较实在。

“波雷舍夫同志,这款新型的is6改进型,它的总重量到底是多少?我想知道它比原先的普通is6重了多少吨。”

在动力不变的前提下,额外增重的多少直接关系着is6重型坦克在实战中的战力发挥,这是一个必须要在防护和机动之间找到最合适平衡点的关键,作为这批新装备实际受用者的马拉申科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

而面对马拉申科的追问,波雷舍夫紧接着给出的回答倒也是十分干脆。

“55吨,将军同志。这是在挂满全套外挂复合装甲升级套件后的总重量,科京同志觉得这还算是可以接受,比起带来的防护是值得的。比德国佬那破烂一样的虎式坦克都要轻1吨,防护却是相差甚远,您觉得如何?”

“.......”

55吨?他妈的才55吨?!

靠,这简直香的批爆好吗?

原先的普通is6重型坦克已经拥有50吨出头的战斗全重,这不到5吨的额外增重换来的却是巨大的防护提升。不但现在不用担心铁拳会造成的麻烦,未来就算德国佬还有更强的化学能破甲武器问世也是不用太过于担心了,于马拉申科而言这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is6重型坦克本就是斯大林重型坦克家族中机动性仅次于is7的佼佼者,位列整个斯大林重坦家族第二,放在二战中这属于是妥妥的中坦级别机动性。在此基础上再加了不到5吨的重量,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最多也就是机动性稍微插了那么一丁点,根本不足挂齿。

“很好,非常好!科京一向能带给我惊喜,这次也不例外!”

望着马拉申科那一脸兴奋又激动的表情,仍有话要说的波雷舍夫觉得,自己接下来将要说的东西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将军同志,有一个问题或许您需要知道。”

“因为新型复合装甲的工艺更加复杂,比原先的单纯均质钢装甲多了好几道工序。所以纵使成本没有增加太多,但是建造一辆全新改型is6重型坦克的工时,却仍然提升了百分之三十。”

“这不单单是车体主装甲复合装甲造成的,更复杂的工序其实是在炮塔部分。”

“原先的炮塔铸造模具已经不能再用了,我们为此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复合装甲浇筑模具,需要提前在炮塔正面的主炮两侧位置留出橡胶夹层的浇筑空间。待均质钢炮塔浇筑完毕并冷却之后,再给其中加入橡胶复合装甲夹层,最后盖板封顶、完成整个炮塔的建造。”

“这会给大规模量产造成多大的影响仍然是个未知数,幸运的是在is6重型坦克的量产工作启动之后,前线的重型坦克战损数量开始直线下降,比原先is2重型坦克的量产阶段要好很多,这极大地减轻了我们后方生产的压力。”

“按照目前这种情况,科京同志估计is6复合装甲改进型的量产工作是没问题的。我们的生产速度依旧足以支撑前线的战损速度,并且仍然有盈余,可以扩编新的重型坦克部队。”

“但是科京同志要我提醒你,这种新的复合装甲改进型设计,不大可能应用在更强大的is4重型坦克身上了,或者说必须要在is4减产的基础上来完成复合装甲改型的量产。”

“具体是那种情况还不太好说,科京同志已经把基于is6的成功设计,衍生出的is4复合装甲改进型设计草案递交审查了,结果出来之前只能耐心等待。”

is4重型坦克的量产审批早已通过,遵循着科京提出的“精锐近卫部队专用车”的使用思路,被准许进行小规模的量产。

但本就更加昂贵复杂、相比is6会消耗更多建造工时的is4,在采用了新型的复合装甲改进设计之后,必然会面临更加高昂的成本和更为冗长的建造工时,这是必然的情况。

is4重型坦克的小规模量产审批之所以能过审,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还是出在人的问题上。

马拉申科和科京这对组合配合默契、合作无间,is4重型坦克本身的设计可圈可点,加上马拉申科还附上了“建议量产”的前线实战反馈报告。

这就造成了莫斯科那帮人即便明知道is6已经够用的前提下,仍然核准了科京提出的is4小规模量产列装计划,其实看的就是二人相加的面子。

除此以外还得再算上is4重型坦克确实更加强力,莫斯科那帮人也想看看这种精锐重型坦克量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对此有些好奇、抱着一种先试一试的心态。

而现在,本就昂贵复杂且建造工时冗长的is4还要更上一层楼、变得更加“过分”,莫斯科那帮人还会不会点头同意可就两说了。尤其是在is6已经先期完成了升级的情况下,还要考虑二者之间的综合对比和性价比问题,改进型的is4有很大概率更不受待见。

下面这帮人的意见对于慈父同志的决策也是有着不小影响的,战争年代你总不能指望啥事都是慈父一人独断拍板,这既不现实也没可能。所以科京同志让人捎给马拉申科的话其实很有道理,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这点的马拉申科却是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情绪复杂。

“嗯,实际生产还得跟着前线需求走,这点我明白。”

传奇与荣耀》小说在线阅读_第19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钢铁洪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传奇与荣耀第19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