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战役中后期,必然会有相当数量的敌装甲部队回援中央集团军群,到时候你就得格外注意这一战场变化、不能轻敌大意。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会牵制南方集团军群的残余部队、向其发起进攻,尽量减少回援中央集团军群的德军数量,但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得靠你自己。”
听到瓦图京讲起这些,不由来了兴趣的马拉申科紧接着随口问了一句。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您调任离开之后,现在的司令员又是谁呢?”
印象里自己曾经待过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是瓦图京一手调教出来、战斗力极强的苏军野战集群,这一点在切尔卡瑟战役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前有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主力集群大军压阵,后有马拉申科的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在肚子里搅得天翻地覆。可以说被围在切尔卡瑟口袋里的德军十几万人就没一天是好受的,从头到尾都没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始终是在腹背受敌。
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固然能打,但正面压阵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主力也不是吃素的,二者默契配合才能打出这样令德军绝望的效果,马拉申科可不敢把功劳全部独揽到自己一人身上。
听到马拉申科的随口一问,瓦图京这边倒也是颇为干脆地回答、没有想太多。
“是科涅夫元帅,斯大林同志亲自点名要他去接手乌克兰方向上的工作。”
“他把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二方面军整合在了一起,成了新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也是目前我们红军实力最强的方面军一级部队,总兵力高到了120万人。”
“找科涅夫元帅把你们师要过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是他有120万大军在手,可仍然不想放走你们师。他向斯大林同志报告说,围歼德军北乌克兰集群的战斗也很需要领袖师作为主力,你们师已经在他的战略计划当中了,而且还是被摆在最前锋的突击位置上。”
“我当然不可能向斯大林同志说自己妥协了,哪个方向上更需要领袖师的加入一目了然,决定权在斯大林同志的手中。当然,斯大林同志最后还是支持了我,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被划归到了瓦图京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这就是最终答案。”
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实在是一支太过于特殊的部队,全师下辖总数240辆的各类型坦克中,绝大多数都是目前红军最新锐、最强力的新式重型坦克,甚至于就连中型坦克和自行火炮都是最新的款式。
使用得当的话,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所能发挥的战力,完全不亚于一个齐装满编的坦克军。这是头顶着领袖之名、享有特殊待遇和优先装备补给,即便放眼全红军都蝎子拉屎独一份的特殊王牌部队。
也无外乎科涅夫会单独把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拉出来,在自己的计划中分配主攻任务了,任何一位方面军一级的司令员都不会忽视如此强大的重装突击力量。
知道自己的部队实际上是个啥概念、啥水平的马拉申科,其实也早已习惯了被大佬们“争来抢去”的感觉。
哥们就是个小小的师长,你们这些大佬争过来抢过去的,哥们也插不上手、更无权干涉,反正只要调令下来了照办就是。
所以瓦图京把同科涅夫在斯大林同志那儿“抢人”这事儿姑且说说,马拉申科呢也就是姑且听听,并不打算发表啥具体意见的前提下随之话锋一转、朝着瓦图京开口发问。
“那么...司令员同志,这次把我们师调到白俄罗斯边境来,您具体是有怎样的任务要交代给我、让我们师去完成呢?我想知道具体需要我和我的同志们做什么,并且保证完成任务、一如既往。”
马拉申科的语气十分平淡,但在瓦图京听来却有一种让人颇为放心的感觉,就好像这保证绝对不会让人失望一样。
“问得好,这才是我所期待的一线指战员该有的精神面貌。”
从沙发上起身的瓦图京来到了自己办公室墙上挂着的战区地图前,知道瓦图京这是要指派作战任务了的马拉申科随即起身、紧随其后,于瓦图京的身边、在战区地图前站定。
“我们方面军位于参加行动的4个方面军北方靠中央位置,北面有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掩护协同,南面则是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所以这次的行动你无需担心两翼的威胁,你要做的就是带着你的师跨过实际控制线,用最快速度撕开敌人的第一道防御,并捅穿它、继续突击!”
“等到你的行动成功以后,方面军司令部计划在第一阶段的突击纵深区域,先展开一次包围歼灭作战,尽最大能力包围消灭敌人部署在实际控制线边界的重兵防御力量,最大限度杀伤敌有生力量。防止敌人将更多的兵力后撤,收缩组织下一道防御。”
“等进攻实际开始后,方面军司令部会根据你们师的突击进展情况,迅速完善具体的细节。也就是说具体在什么位置、怎样的距离上展开第一阶段合围,这要看你们师的实战表现,明白这个意思吗?”
突破、穿插、迂回,而后再包围敌人、关门打狗,这可以说是马拉申科最爱干的事儿之一了,再没有什么事是比把德棍按在包围圈里一通暴打来的更爽的了。
巴格拉季昂行动将会是苏联红军,在本国国土境内执行反击作战的最高丨潮丨部分,马拉申科当然知道这一点。在这之后,苏联红军下一阶段的作战就将越过国境线、踏上东欧的土地,直逼波兰以及东普鲁士,跟德国佬的彻底清算之日即将到来。
只要打好了这一仗,德国佬的中央集团军群就将下线说再见,这股德军战力最强的野战集群也将成为历史。能够在这样一场战斗中发挥极为重要的先锋尖刀作用,马拉申科对此当然是乐意至极。
“这没问题,司令员同志。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就是为了粉碎敌人而生的!我们将在进攻道路上像碾死蚂蚁那样碾碎所有敢于挡路的敌人,您只需要督促另一个方向上配合我们的合围部队,别让我们在合围点等他们太久。”
包围敌人吃饺子这事儿不是一支部队就能做到的,这需要两支部队同时在两个迂回方向上向着合围点突进、并最终胜利会师,彻底闭合包围圈的逃生出口才算是完成任务。
马拉申科不知道被指派来配合自己执行包围作战的会是哪一支部队,但老马同志却有信心比另一支包围部队做的更好、进展更快、率先抵达包围汇合点,这是源于过往作战经验和绝对硬实力支持下的强大自信。
“呵呵,你口气倒是不小哇。还不知道是哪支部队跟你们师打配合,反倒先开始催促起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