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这东西怎么在喷白烟?俄国佬扔的什么东西?”
确定不是手榴弹,不但尺寸外形不对、而且十秒都还没炸也太过离谱,延时手雷也没有这么延时的。
“这...会不会是毒气弹?我听说俄国佬也有研究这个,在远东抓了日本人做实验,德克告诉我的。”
“什么?!你说毒气弹?快把防毒面具掏出来,快点!”
大规模使用毒气弹是一战时候的陈年旧账了,但作为一战时“毒气大师”的德军自己,对于这种要命的碳基生物杀手锏武器还是有着相当防备的。
每一个德军士兵屁股后面挂着的筒子里都装着一个防毒面具,这玩意儿就像是后世著名的“避丨孕丨套真理”:你把它随时揣在身上宁愿有了不用,但也绝不愿意要提枪上阵时却发现没有,所以甭管用不用得上还是随身带着吧。
几个傻头傻脑、刚被送上战场不到两个月的德军新兵,掏出防毒面具、准备扣在脸上,脚底下的烟雾就像是过年放大号烟花一样,以极快的速度燃烧升腾。还没等防毒面具完全戴好,便已经充斥了周遭、弥漫在空气之中,把几个人全都罩了进去。
“毒...毒气,可能真的是毒气,希望这玩意儿能管用......”
坦率地说,红军战士们扔过来的这白色烟雾弹确实是毒气,只不过不是化学毒气而是物理毒气。
具体怎么个物理毒气法呢?
听听那紧随而至的呼啸炮弹声就知道。
脱膛而出的85毫米高爆榴弹带着刺耳的破风尖啸劈脸打来,没有精确的瞄准目标、也没有被直接瞄准的敌方单位,仅仅只是朝着烟雾升腾起来的大概方向呼啸飞来。
血肉凡胎的肉体在较大口径的以面为杀伤方式武器面前,往往并不需要被直接命中。
发射炮弹的炮手确实看不到隐蔽在战壕里、采用卧射来封锁整个战壕的那挺mg42,不过朝着烟雾升起的方向打准没错,这是已经被刻进脑袋里的战术安排、提前说好了的。
炮弹最终穿透过白色的烟雾、在尚未完全解冻的战壕土层上触发引信炸裂开来,四散奔腾的火焰与弹丸破片如同一场风暴一般瞬间席卷周遭,几名脑袋上扣着防毒面具的德军士兵距离仅仅不过四五米开外,被火焰与弹丸破片所瞬间吞噬是必然的情景。
至于这之后会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大抵是个人都能猜到也就不用多说了。
以烟雾信号标记所需要炮击的地点,严格来说这是后世21世纪才被大规模普及到一线的一种步兵战术。
配合此种战术的装备也要求比较高端,像什么战斗轰炸机、炮艇机、精确制导空袭武器、还有各种远程火箭炮和电视制导巡航导弹。似乎脱离了“高端大气上档次”以后,这种听上去就很新潮的战术压根玩不转了一样。
马拉申科起初琢磨这事儿,主要是因为步兵在突入阵地展开近身战之后,总是会遇到一些轻武器干不过、手榴弹炸不着、硬冲还会死一大片人的尴尬情况,
其它的红军部队怎么干,马拉申科管不着,换句话说你就是头铁到直接乌拉一声集体冲上去、被德国佬的机枪像是收麦子一样撂倒一大片,那也跟我屁关系没有。
老子不是朱可夫也不是斯大林,就是个战术层级上的师一级指挥官,大人物需要考虑的问题我管不着。
我只要管好我这一亩三分地、琢磨好我自己的兵怎么打仗就行。
单纯用步兵能携带的火力去搞德国佬的这些刁钻暗堡和火力点,这明显超出能力范畴已经不切实际。
但咱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是啥啊?那可是全红军坦克兵里头号精锐的师一级部队,最不缺的就是他娘的重武器。
步兵搞不定,那就让协同步兵冲锋的坦克来解决。
没有实时交互沟通的步坦协同无线电步话机,那就换个办法来加以搞定!用信号烟雾弹标记直瞄炮击方位点,用坦克主炮装上高爆弹直接轰他娘的!
因为是史无前例第一次提出来的特殊战术,马拉申科这个大胆构想刚刚提出的时候,包括政委同志还有拉夫里年科等一票师部领导班子,实际上都是持保守意见甚至略有质疑的。
坦克主炮的高爆弹确实威力不小,就算是口径最小的85炮,那装药量也是一发就顶好几颗手榴弹、一炮轰过去直接瞬间飞沙走石一片。
但如果这标记炮击目标的烟雾信号弹扔歪了,或者是被德国佬反应过来以后捡起来给丢回来,那这自己的坦克炮轰到自己人堆里,岂不是让对面的德国佬把大牙都笑掉了?
集思广益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充分听取了师部领导班子诸位同志意见的马拉申科,很快就对自己这一新型战术构想提出了一些细节上的改进。
“德国佬把标记信号弹捡起来给丢回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装备上直接入手解决。”
“让卡拉莫夫那边想办法把标记信号弹本身改成易燃弹体,易燃金属或者易燃木头、甚至用易碎的玻璃都行。只要能确保这东西扔出去落地以后、要么是当场炸开要么是温度烫到手捏不住,这就够了。”
“德国佬想捡起来以后给丢回来,那就得冒着手被烤的滋滋冒油的危险,到时候只怕是疼的连伸手去抓的勇气都没有。”
“至于扔歪了的问题,只能加强对战士们的基础培训。另外这种试点装备暂时不要大规模列装,优先配发到班一级的基层指战员手里。最低,也得是副班长级别才有资格使用,如果有服役多年老兵的话可以酌情考虑,上报到瓦洛沙那边统一解决,他来亲自盯这件事。”
刚提出的话还仅仅只是一个战术构想,到底好不好用还得看具体执行以后是个啥情况。
马拉申科自己心里也没谱、仅仅只是觉得有很大的可能性这事儿能成,所以暂时还是先搞个收缩性的试点装备看看效果、况且这也是卡拉莫夫那边战地魔改出来的临时土制装备,你要是真大面积铺开装备的话肯定量不够用。
不过就目前的实际战果来看,咱老马同志这担心似乎是多余的。
在那些作战经验丰富、懂得德国佬惯用伎俩的红军班长和副班长们手里,这最新配发下来的标记信号弹该往哪儿扔,早已是烂熟于心的一件事儿。
几个还没反应过来发生啥事的德军步兵,顷刻间便被85毫米高爆弹发送上天。
爆炸的烟尘与冲击波不但撕碎了肉体、毁灭掉了枪械,还连带着将刚刚升腾起来的烟雾信号标记也一并冲散,湮灭于周遭空气当中随风而逝。
捂着脑袋顶上钢盔的冲锋枪手抬起头来望了一眼,只见方才还架设着一挺mg42的战壕尽头隐蔽火力点处,现如今只剩下了一个比较大的弹坑缺口和一滩猩红碎肉、再无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