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会死、但却不知道是具体什么时间时候的那种未知绝望。对死亡的恐惧和无边未知的黑暗会吞噬掉绝望的人,这样的慢性死亡远比被敌人的子丨弹丨瞬间终结来的更加痛苦。
想到这儿,嘴角之上已经浮现出一抹狞笑的马拉申科,随即便在不假思索中按动了手中送话器的按钮、开口说道。
“通知前沿的各车长,把能看到的所有德国佬补给物资和卡车通通给我轰上天,给我逐一发送战车!”
“......师长同志,您说什么?逐一...逐一发送战车是什么意思?我不太理解。”
“......”
意识到自己一时兴起、说过了劲的马拉申科略显尴尬,“逐一发送战车”这个梗确实不是库尔巴洛夫所能理解得了的,还是换个比较直白的说法更加恰当。
“咳...没什么,把所有能看见的德国佬物资全都给我轰了,就这样!要让那些德国佬就算溜了也没油可用、吃不上东西活活饿死,明白我的意思吗?”
马拉申科所说实际上也是库尔巴洛夫自己所想,把这帮德国佬饿死困死、绝望地整死在溃逃的无尽之路上,惩戒敌人的办法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明白了,师长同志。我这就传达命令,放心吧。”
马拉申科这边的命令一下达,库尔巴洛夫这边立刻切换无线电频道、传达地很快。
正在战斗当中的一票中型坦克车长们很快收到了确认命令,原本还有所顾忌收敛的主炮瞄准直射一下子变得更加狂暴,脱膛而出的炮弹明显被加快了射速变得更加来势凶猛。
“躲避!找掩体,快快!”
“别管那些卡车了,快找掩体!掩护!”
“铁拳,我们的铁拳在哪儿!?得干掉俄国佬的坦克,快拿铁.....啊!!!”
装填一体化定装炮弹的85毫米主炮在维持最高射速状态不断开火,这玩意儿一旦进入爆发装填模式下、坦克本身也静止不动时。
那些五大三粗、体壮如熊的红军装填手们,所能发挥出来的装填速度可远比通常模式下快得多,上一发弹壳落地、下一发的弹头就已经入膛便是最准确的描述。
当下中型坦克的火力密度,已经不是那些手持铁拳的德军反坦克手所能直面应对的了。呼啸横飞的炮弹不但炸飞了物资堆、掀翻了卡车、引爆了弹药箱和油料桶,有多余火力可以奢侈一下的红军炮手们,甚至还把不少85毫米高爆弹都赏给了那些德军的步兵。
手榴弹炸人本来都已经够给劲的了,现在被85毫米高爆弹追着屁股后面直接瞄准了轰的感觉,对于那些四散奔逃如野兔一般的德军步兵们而言,归根结底也只能含泪说一句“我tm裂开”完事。
被坦克贴脸按住猛打的德军步兵们,也不是没想过要奋起反击、在已经进入射程范围内的前提下,用手中威力巨大还便携的铁拳去搞掉那些俄国佬的拖拉机。
但想是一回事儿,实际做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已经进入阵地、跃入战壕内的红军步兵们在不断推进,手中的波波沙和轻机枪数量非常之多、火力凶猛程度简直堪比战壕扫帚!
头顶上的战壕和散兵坑外有直瞄射击的高爆弹不断呼啸而至,面前的战壕里还有不断贴近靠过来的敌方步兵骑脸扫射。
当下的德军是欧洲战力最强军队不假,虽然因为老兵的大量战损、新兵的大量补充而有了明显的战力下滑,但说到底还是底气尚在、远比到打完仗时步枪还崭新锃亮、如原装出厂的法国佬强得多。
但再怎么强也终归有个极限,脑袋顶上飞炮弹、脸上还被自动火器拼命扫射这种极强的火力压制,真的不是一般强度的军队所能承受得了的。
不怪德军不够强,只怪老马同志太变态。
接着坦克直瞄射击那强大火力的掩护、以及大量主炮同轴机枪的同时压制,穿梭于战壕和阵地间的红军步兵们进展神速、打的异常顺利。
这些按照马拉申科新编排的小组战术进行战斗的红军战士,三人一组、五人一队,遇到整建制的德军步兵班时至少也能在近战条件下,凭借手中不是全自动就是半自动的轻武器干个旗鼓相当,绝对不会被对手的单兵轻武器给压制住。
而那些难对付的目标,无非就是部署位置各种老阴比和异常刁钻的德军机枪火力点。
一般的红军步兵遇上这样的对手确实得头疼,但是在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第一波先是手榴弹招呼,手榴弹招呼打不掉就直接扔烟雾弹上去砸脸。
没错,就是烟雾弹。
从德军那里缴获来的抛射式烟雾弹发射器给了马拉申科不小的灵感,这种东西不但在坦克里能用,搁在步兵手中也一样能当信号枪使,算是德军装备里一个简单实用的不错小发明。
卡拉莫夫手底下的人在上次师一级扩编之后,现如今已经达到了一个团的规模、人员相当不少,并且这个整合了后勤、辎重、修理、日常维护与保养的部队,还不用参加任何的一线战斗。平时所负责的活儿虽然不少,但说到底还是有相当程度的人员盈余。
手底下养着这么大一帮人,马拉申科自然不可能就令其这么闲着、啥也不干。
马拉申科找到了卡拉莫夫,要求卡拉莫夫想办法给自己弄点临时加工改造的手抛烟雾弹出来。数量不用太多,先测试一下好用不好用就行,要是好用了就上报要求批量生产,总之咱们这边先当成个试点部队测试一下实战效果。
烟雾弹的原理并不复杂,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自己的步兵团里,就装备着不少迫击炮炮射的烟雾弹。只不过那玩意儿的尺寸稍微有点大,让步兵随时随地揣身上当手榴弹往外扔不太合适,卡拉莫夫的工作就是把它们改造成方便步兵携带投掷的新品种。
喜欢整活儿的卡拉莫夫很爽快地接下来这个工作,考虑到马拉申科提出的实战用途,这种用来标记近距离信号的手投烟雾弹装药量很小。产生的烟雾拉不起什么像样的烟幕并且也消散地很快,但半分钟之内标记出一处非常明显的大致范围却是没有问题的。
就比方说,一枚比苏军自己的柠檬手榴弹还小一圈的手抛烟雾弹,其所产生的烟雾足以覆盖半径五米的范围,并且在无强风环境下至少维持三十秒才会逐渐消散。
按照马拉申科的战术构想,这样的实际功用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起初被这种体型小到不像是手榴弹、更像是大号石子一样的玩意儿扔在脚下时,操纵机枪的德军步兵们还是感觉有些不太对劲、甚至是略感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