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归根结底,马拉申科根本不是想抓这样可有可无的“菜鸟”,德军装甲兵战绩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那几条大鱼,才是马拉申科最关心的对象。解决掉这些重大威胁目标会对日后的战斗非常有利,马拉申科的心里早就惦记上了这些非常高价值的“人头”。

“你们营的休整驻地在哪儿?距离这儿有多远?”

显然,咱老马同志这边还是不死心,心里想着要是距离近的话就跑过去顺手把剩下的502营残部也给一锅端了。

可惜,事实真相总是那样的事与愿违、背道而驰。

“离这里有四十多公里直线距离,但是真要过去的话还需要绕路。如果你是想去进攻的话我不建议你这么做,坦克一旦修好他们就会被调往别的方向支援战斗。而我现在已经联络不上他们了,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些什么,甚至不知道他们究竟还在不在那个临时位置点。”

“.......”

约翰中校这一桶冷水泼下来,属实是给咱老马同志整了个当场没脾气。

你要说这小子是撒谎吧,真不像,而且以他现在的身份和状态更是没必要。

但如果这就是事实的话未免也太坑爹了点,马拉申科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全歼德军精锐装甲部队,从国防军身上抽调这一根大梁的机会。但现在的结果却是骨头只敲碎了一半、放跑了另一半,至于这原因更是搞笑到奇葩无比。

居然是因为德国佬自己那糟糕的装备妥善率,而救了502重装甲营的半条命、不至于让整个营都交代到老马手里来送死。

对于这样的结果,咱老马同志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地给认了,要不然你除了哭笑不得以外还有啥更好的办法?

答案当然是没有。

“嗯,所以说这一仗的最终战果略有遗憾?我们没能全歼掉一支敌人精锐的重装甲部队,放跑了他们其中的一半,是这样吗?”

在刚刚结束战斗不久后新搭建起来、准备今晚在这儿原地过夜的师部帐篷里,整整打了一天仗、累的浑身酸疼的老马同志喝着热水歇着气儿,面对政委同志的疑问随之给出了答复。

“没错,就是这样。你说这原因好不好笑?德国佬自己的垃圾破烂装备居然救了他们一命,要是这502重装甲营全员出动开过来,我兴许还高兴的很,这么好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只可惜,下一次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

默不作声的政委同志对此只能是稍稍点了点头,已经过去的事儿你再揪出来反反复复地去提,压根也没多大的意义。

这次失去的机会下一次逮住就行了,反正这502重装甲营只要没全灭,德军必然会将之重组以后再次投入战场。

并且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是冲锋在前、哪儿打的激烈就往哪儿钻的尖刀部队,对于那些扮演战场救火队的德军重装甲营而言,再次相遇只是早晚的事儿、无需担心。

所以与其继续讨论这些事情,彼得罗夫政委倒是想和咱老马同志谈谈更有建设性的话题。

“哦,对了。刚才吃晚饭那会儿我去了瓦洛沙那边,和他一起吃的,顺带还聊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他本来是打算找你来说的,我刚好过去看看部队情况就直接给我说了,让我顺带转告给你。”

一大口热水下肚的马拉申科喉咙里咕咚了一声,俩眼随之瞅着面前隔桌相坐的政委同志开口发问。

“嗯?重要的东西?你说说看,什么重要的东西?”

要不是这会儿实在太累、浑身上下就像是散了架一样,马拉申科还真想过去找瓦洛沙谈谈、有这个打算。刚好政委同志提到了这茬,到也给马拉申科剩下了些跑腿的麻烦事。

“嗯,是步兵战术和编组方面的问题,瓦洛沙主动给我提出汇报的。”

“瓦洛沙收集了下面战士和基层指战员的实战反馈报告,你提出的三到五人突击班组这个特殊的编制确实行之有效。”

“我和瓦洛沙一边吃一边分析了实战情况和战术编排,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这种统一配备自动武器的三到五人突击班组编制,可以借助坦克的移动掩护,在和敌人实际接触之前,快速并且完全地抹除掉中远程度上的交战距离。”

“等到战士们下车、实际进入轻武器的交战距离之后,战线已经被推进到了冲锋枪有效射程的两百米之内,当然多数情况下甚至是我们的坦克,直接把战士们送到了阵地边缘位置上、还要来得更近。”

“这种情况下,敌人的机枪还有步枪根本发挥不出中远距离上的射程优势,只能被迫跟我们打近战。而一旦进入了近战、这就是比拼双方自动火力谁更凶猛的时候,这显然是我们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实战中甚至出现了冲锋枪把敌人的机枪贴近压制的情况,放在过去这简直难以置信。”

政委同志脱口而出的实际上也是马拉申科早就计划好的,这个大量配备自动武器的三到五人的突击小组,早在马拉申科拟定之初,就是想好了专门和德军打近身战、而非白刃战,瞄准的就是阵地清扫突破这个关键点去打。

如果不是没有步兵战车,马拉申科的这个编制安排实际上还可以执行的更加大胆顺畅。受限于一辆坦克上只能外挂那么点战士,再多了可就是“印度火车”模式、没有一点掩护了,这要是开上战场指定得被德国佬当成靶子打。

就算是身形庞大的重型坦克,在考虑到步兵外挂搭载向敌军冲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轻武器直射情况下。说真的也不方便在外面挂太多人,马拉申科实际考察之后,认为把五人搭载在重型坦克外发起冲锋,就已经是对战士生命安全尽可能负责范畴内的极限。

体型稍小一号的中型坦克上就放的人更少了,摆上三个人是马拉申科统一划定的标准和极限载员,谁敢多拉超载那就等着师长同志亲自找上门来兴师问罪吧。

用马拉申科自己的话说,那就是“我手底下每一个战士都是宝贝疙瘩,谁都是爹生娘养的,你要不在乎你同志和战友的死活就赶紧给老子滚蛋!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不要这种漠视兄弟生命的垃圾!”。

新的战斗编组安排确实行之有效是一回事儿,马拉申科这么做,等于变相提升了自己在战士们心中的地位、拔高了认同感、增加了部队的整体凝聚力和综合战力,这才是真正影响长远并且有利于整个部队积极向好发展的大事儿。

在算上此前咱老马同志那一手出乎预料的“战地宣讲”,体现了对最普通战士生命的珍视和放在心上。现在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全体上下所有战士和各级指战员,对师长同志的认可和交口称赞都是前所未有的。

传奇与荣耀》小说在线阅读_第17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钢铁洪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传奇与荣耀第17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