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雪白的炮塔侧面有标志性的近卫军标识赫然在目,而在炮塔的另一侧涂装着的,则是马拉申科一手亲自设计的熊头粉碎铁十字勋章部队标识。
这个标识以近卫之名陪伴着马拉申科和麾下不断壮大的部队一路至今,即便是到了今天的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这个部队整体规模与实力均无比空前的程度时也一样是如此。
通体雪白的迷彩涂装上附带如此多标识和装饰标记的马拉申科座车,比起花里胡哨的形容方式却更像是极度地震慑敌人。
“钢铁屠夫”的赫赫凶名早已连带着马拉申科的大名一起,传遍了德军前线的各个角落,尤其是作为同行的德军装甲兵们更是深知此凶名意味着什么、有多么可怕。
不管是党卫军还是国防军,独立重型坦克营亦或是整支齐装满编的装甲师。
这个绰号“钢铁屠夫”的马拉申科来者不拒,有一个算一个把所有被逮到的德军装甲部队全都收拾的屁滚尿流、凄惨无比。
运气好点的话只是部分被歼,真正的倒霉蛋甚至整个建制全都报销、番号抹除,所有的幸存者都以战俘的身份被那个钢铁屠夫给送进了劳改营里挖土豆。鬼知道什么时候挖着挖着就一头栽倒、累死在地里,成为明年开春时候的土地肥料。
而伴随着这样的恐怖传说一起在前线德军中流传的,则是辨别你遇到的敌人到底是不是那个钢铁屠夫的唯一手段:看部队标识。
传闻那个钢铁屠夫手下的部队皆是最精锐的近卫军部队,貌似还是斯大林的克里姆林宫亲卫队,被斯大林派上了前线只为杀光所有挡路的敌人。总而言之是越传越邪乎、到最后谁也说不清个所以然真假。
但即便如此却也有共通的唯一一点是可以确认的......
巨大的熊头露出狰狞的獠牙,将象征德意志军魂的铁十字勋章一口咬的粉碎!
听上去很是让人感到咬牙切齿、犹如荣誉,对于相当多的德军来说都是如此。但这却无法成功激起太多德军找马拉申科拼命的殊死一搏气势,是个人都知道这头俄国凶兽的“钢铁屠夫”绰号绝非浪得虚名,而是脚踩着成千上万德意志将士的累累尸体干出来的。
“如果你在战场上看见了这个标识,在那些俄国佬的拖拉机上。那么你最好有殊死一博、随时准备为元首牺牲的勇气,要么,就腿脚放利索点赶紧撤退、重整防御。或者,你可以把武器扔了准备去给俄国佬当矿工或者去挖土豆,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这么做。”
望着眼前那近在咫尺、清晰可见的巨大熊头标识,被残酷的现实和可怕的梦魇双向重击的德军装甲兵们,是真正感受到了恐惧这个名词的真实含义具体为何物!
就算阵地上的德军再怎么恐惧、不愿意面对,山呼海啸一般猛扑而来的苏军重坦集群仍然是突入了防御圈,杀到了抵身近战的程度。
惊恐的德军步兵们举起手中的武器,一副拔剑四顾心茫然、不知到底该朝哪个方向开火的慌乱姿态。
紧随在重型坦克身后、早已跃下了坦克的红军战士们按照老套路展开进攻,三到五人不等的自动火力突击小组顶在了最前面,波波沙41、波波沙43、svt40、dp28等高射速轻武器是一应俱全。
这种战斗编组经由马拉申科之手诞生,就是专门为了应对这种坦克骑兵模式下的近身突击作战,以绝对高射速的密集火力彻底压倒敌人是最大的任务。
当然,自动武器突击小组还只是马拉申科着手对“坦克骑兵”战斗模式,进行改革的其中一环、并非全部。
除了面对这些手持高度自动火力的轻装坦克骑兵外,所有被骑脸的德军还得面对另外一伙战力更加蛮横不讲理的毛子:号称重装坦克骑兵的精锐战斗工兵营。
“找掩护!别傻愣着!用德国佬坦克的残骸当掩护,快快!”
“机枪拿过来,架在这儿!就这儿!”
“那帮战斗工兵呢?我们需要重火力支援,最好赶快!”
在这个单兵无线电通讯尚未普及的年代,步兵之间的战场沟通交流方式只有一个:动嘴靠吼。
已经突入了近战范围内的红军战士们没有盲目冲锋,基层指战员率先找好了足以抵挡子丨弹丨的可靠掩体、暂避下来。一边高举手臂、大声招呼着那些不远处的麾下战士们赶紧过来寻找掩体,在依旧拥有坦克和突击炮的敌军面前到处乱跑可不是啥聪明之举。
被凶猛近战火力扫翻在地的德军步兵接二连三,德军传统的步兵班组火力配置,根本不足以在近战中面对这么强大的对手。拉栓上弹的毛瑟98k在这个时候可不比烧火棍好使多少,就是红军突击班组中射速最慢的svt-40,以一敌三、全面压制三杆毛瑟98k也是毫无问题。
如果是德军的步枪手怼上数量更多的红军冲锋枪手和腰射机枪手,那场面更是绝美、连提都不用提。此种贴脸的绝对近战情况下谁射速快、泼水猛,谁他妈就是亲爹!
循着战友大声呼唤急忙跑来的重装战斗工兵们移速稍慢,浑身上下的这身重型步兵火力配置令他们的负重极大、根本无法提速。
大多数的战斗工兵营战士们都把身上的“45姐”牌钢板防弹衣进行了改造,将后背的防弹钢板移到了前胸的位置上来,两块钢板一齐向前保护上半身。
脱离了危机四伏斯大林格勒的巷战模式之下的野战不同以往,正面突击的战场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忠实的战友照看你的后背。无需担心从哪个鬼角落里突然冒出来的德国佬会从背后给你一枪,原本的后备防弹钢板在此种情况下倒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这些经验丰富的战斗工兵营老兵们自发改造了自己的战场护具,至于两块防弹钢板全部移到前胸位置上所带来的的配重不均衡问题,则用背负在背上的新缴获德国佬铁拳来“硬核配平”,以此来实现在奔跑过程中的平衡、不至于前扑摔倒。
什么?你说这么搞太重?身体负担太大承受不了?
抱歉,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享受着近卫部队中最好的后勤补给待遇,早已是今非昔比、更令无数友军羡慕。
苏联自己产的肉罐头、美国佬支援来的肉罐头、还有缴获的德国佬肉罐头直接管饱吃,体力消耗量有多大、肉罐头的补充量就有多大!
当然也不能全吃这玩意儿、当心被肉给噎死,必要的主食诸如面包一类还是得吃点的。
不过就算是稀汤寡水的流食,那吃的也是绝对优等的牛奶燕麦粥,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决定是否放糖进去调味。如此一来,自然就形成了“大体力消耗+优质食物入口=纯粹增肌”的优势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