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望着自己面前面带微笑但却又不失果敢坚毅的年轻少将,潜意识中甚至产生了一种“这个年纪是不是有点优秀过头了”想法的朱可夫,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终于笑着朝马拉申科开口。

“那好,我相信你能做到。等你凯旋的消息传来时,我会亲自向斯大林同志汇报、为你请功。”

对于方才那些重装列队的新式重型坦克,忙于前线事物的朱可夫了解地并不是太多,仅仅只有一些广为流传的道听途说消息,可以被拿来分析参考。

据说,这种新式的重型坦克是设计出它们的科京,拿着全套的设计方案和马拉申科的实战反馈报告出席,在慈父斯大林同志主持的装备发展方向研讨会议上,由斯大林同志亲自拍板决定量产的。

相传在当时的会场上,还发生了一些能让科京当场从椅子上站起来、情绪激动的事儿。

反对计划的人老调重弹,认为在斯大林2重型坦克刚刚定型量产不久,并且能够确保对敌人装甲部队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去频繁撤换生产线、量产一种全新的重型坦克没有必要,这会影响到重型坦克的整体产量,进而对前线的战事起到消极的负面效果。

眼看自己的计划要被某些人用嘴巴毒死的科京情绪激动,腾地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科京先是用数据和分析报告说话,证明了is6重型坦克的设计,已经尽可能地和is2重型坦克最大程度零件通用。即便是立刻量产也不会对整体产量造成多大的影响,并且很快就可以恢复,并且is6是一种装甲布局设计更先进、造价和工时消耗完全可接受的强大武器。

再接着,科京又一次拿起了马拉申科的实战反馈报告高举在手中,向着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佬们说出了令人难忘的一席话。

“如果你们比马拉申科同志更了解战场上的重型坦克,可以写出一份同类型的报告来反驳我。不论如何,马拉申科同志都对新式重型坦克予以了极高的评价,在正面战场与敌人的对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连他都在建议尽快为红军重型坦克部队批量换装,我们只有早做行动才能应对敌人的下一步计划!我提醒同志们,不要等到敌人的新式重型坦克在战场上出现了,我们这才去着急地寻找对策,这会令无数的红军坦克兵在战场上付出生命的代价!”

反对者们拿不出同样的东西和新的说法,用来对抗科京手中的那份附上了马拉申科亲笔签名的手书报告。

毕竟,单论作战经验和战绩表现,没有其它的红军重型坦克部队指战员能和那个马拉申科抗衡,在这个问题上尝试扳倒科京手里的那份报告是不可能的。

这个被德军战俘惊恐地称为“钢铁屠夫”的男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用德国佬的惨败去刷新他自己的战绩,向来都是如此,甚至连慈父斯大林同志都对这位年轻的坦克兵少将赞誉有加。

“先坐下,坐下来慢慢说,科京。同志们只是在集思广益,这是讨论,还不是最终的结果,我们可以继续慢慢谈。”

斯大林同志发话,科京自然是不敢有所违抗,立刻就顺着慈父同志缓缓下压的手势坐了下来。

“同志们刚才的看法还有发言我都听清楚了,现在我来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敌人的坦克更新换代速度之快,的确已经超出了我们此前的预期,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还记得之前有哪些同志说,我们的kv重型坦克能够对敌人一直保持装备优势、直到战争胜利也不用换代的吗?”

“......”

斯大林同志这话一出口,会场下面很多人心里立刻就不淡定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放哪儿都适用,斯大林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把那已经被事实证明为是错的不能再愚蠢的说辞给抬出来、还摆在了明面上......

这是打算干嘛?清算以前犯过的错吗?还是说单纯只是就事论事、说说就完了?

每个人心里都只能瞎猜、确定不了答案,更没有人敢站出来当出头鸟、接斯大林的话,这种得罪人不讨好的事儿最好别干。

眼见自己的一席话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整个会场上鸦雀无声、针落可闻,气氛凝固到近乎到了窒息的程度。

稍许点了点头的斯大林,这才拿着手中方才一直在看的马拉申科报告原件缓缓开口。

“既然我们的部队需要,那么我们就一定要用!要对残暴的法希斯敌人,给予最沉重的红军铁拳打击!”

“拟定一个量产的计划报告给我,附上你认为合适、准确的时间节点,科京。把这件事放在第一优先级去办,完成的时候亲自交给我。”

整体的战略局势已经愈发明朗,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让希特勒时刻面临着腹背受敌、两面夹击的风险。

拿下了库尔斯克决战胜利的,几乎已经彻底扳回了战略主动权,重新建立起了对敌人的巨大优势,这是斯大林心中非常清楚的一点。

一些此前被巨大的战略劣势所束手束脚、不敢放开去做的计划,现在也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有了充分可靠条件的斯大林同志,再一次发挥了自己的铁腕作风,力排众议最终亲自拍板通过了科京提交的量产方案和计划。

用以批量生产,最终来逐步替代is2重型坦克的新式is6重型坦克量产工作,自1943年10月29日这一天开始,便被正式打开了大门。

轰鸣咆哮的钢铁机器是每一个热血沸腾男人的挚爱,热血方钢的男人们对这种东西天生缺乏免疫力,即便是较之异性的吸引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点即便是对于当上了元帅的老朱同志来说,也仍然不能够例外。

“你们师现在接装了多少辆这样的新式重型坦克?实际使用效果如何?”

朱可夫对于详细的情况非常感兴趣,这直接关乎到即将开始的战斗中,马拉申科所率领的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的具体战斗力。

对于新型装备本能的担忧和放心不下,令朱可夫并不能对这种看似强大威武的新式重型坦克,报以百分之百的绝对信任。

任何装备从最初诞生到在战场上的完全趋于完美,都是一个不断改进升级优化的过程,深知这一点的朱可夫希望能够从马拉申科这儿得到令自己安心的答案。

“数量不多,元帅同志。”

“因为是刚刚开始量产工作的新式装备,科京同志告诉我说,按照目前的产能转化来估算的话,到3月份之前,他至多只能维持每月40辆左右的产量。”

“过了3月之后,这个数字会有所增加上涨,不过目前来看,这已经是顾及is2产量前提下的极限了。总不能一口气把所有生产线都停掉全部改换is6的生产线,这对重型坦克月产量的影响会大到无法接受。”

前线部队对重型坦克的巨大缺口令立刻全面转产is6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科京需要在维持is2重型坦克可接受生产效率的情况下,一点点来逐步地把更多的生产线改产is6重型坦克。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不会对重型坦克的月度总产量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也兼顾了对于新式重型坦克的开发和增产工作。

传奇与荣耀》小说在线阅读_第16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钢铁洪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传奇与荣耀第16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