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德国佬浪费吨位到极致的188吨大耗子,战斗全重仅为60吨的is4重型坦克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所装备的122毫米传家宝主炮在性能上与德国佬的128同级,无实质性代差。
装甲防护方面,科京领导的苏联重型坦克设计师们的惊人设计天赋,再一次在is4重型坦克上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is4只用了60吨的战斗全重,却做到了对188吨大肥耗子装甲防护的全面超越。
曾经在后世的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亲眼见到过面前这玩意儿的马拉申科很清楚,整个正面主装甲带从炮塔到首上再到首下的所有区域,全都采用了不规则弧形和大倾角设计的is4,有着足以在二战中堪称无敌的惊人防御力。
说简单点,is4重型坦克的整个正面防护主装甲带,其算上倾斜布防后的等效装甲厚度没有低于300毫米的地方,尤其是被向外突出的厚重炮盾整个严密保护起来的炮塔中央核心区域,算上主炮耳轴前端本身就延伸到了炮根位置的炮塔装甲。
这两块有着超强防护性能的装甲相叠加之下,is4重型坦克的炮根左右两侧的正脸等效装甲防护已经突破了400毫米大关!
400毫米以上的等效装甲防御是什么概念?
说句不好听的,别说是二战坦克,就算是二战打完了再过个十来年,你把北约废柴最新型的105毫米l7线膛炮拉过来,装上apds脱壳穿甲弹零距离贴脸往上糊,除了叮叮咚咚乱响和几个不规则的装甲浅坑以外,其它什么结果也得不到。
严格来说,is4这种连耗子都要有所不如变态级别防护,放在二战期间已经是严重溢出的水平了。
按照马拉申科既有的实战经验来判断,其实is6对于红军重型坦克部队而言,才是一款真正值得铺开产量、大规模装备的优秀重型坦克。
is6不但重量上容易接受、能够适应绝大部分地形和桥梁通过,并且在装甲防护上也足以做到对二战水平动能穿甲弹的基本免疫。
只要不被长88这种高穿深坦克炮,一炮糊到因为装设了一整套炮手观瞄,而被迫掏空了一部分装甲的左脸炮盾上,is6在战场上就等于正面无敌。
is4重型坦克固然有着强大的火力、变态的防护、能让人接受的尚可机动,但是其不菲的造价和超过红军心理预期的体重,注定了这玩意儿在主力量产重型坦克的竞标中,不可能赢得过is6。
用料较少的is6造价更便宜、工时更短,相比起is4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红军需要能大规模铺开、全面应用、快速装备的新锐重型坦克,而不是像德国佬那样不计成本造个百十来辆玩玩的把玩花瓶。
is4重型坦克的诞生,更像是科京对于心中那个极限完美、有些理想主义目标的最终追求,并将这份追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后的产物。
绕着面前这辆崭新的钢铁巨兽转了足足一整圈,手指划过每一丝冰冷钢铁细节的马拉申科,在重新回到原点时不禁在心中赞叹着科京杰作的伟大。
“你觉得它怎么样?”
科京杵在原地不动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以那一本正经的谈论正事表情在向马拉申科寻求着答案。
昂首仰望着头顶高悬那巨大炮口制退器的马拉申科,在稍许思索后便轻言给出了答案。
“我想这应该比刚才那只羊腿更令我感到满足,绝不骗你。”
伊乌什金几人没有一起跟过来,被送到了科京安排好的下榻地点去休息。
马拉申科现在感觉没让他们几个跟过来反而是一件好事,真要是让伊乌什金他们几个跟着一块过来,非得爱死面前这铁家伙、楼主不撒手,马拉申科可是记得伊乌什金过去以往领到新车时的那副德行。
从自己的口袋里取出了烟盒摸出两根,一根递给了科京、另一根塞进自己嘴里,按动打火机接上了火的马拉申科,在吞云吐雾中这才面朝着科京开口说道。
“这辆车我要了,但是有一个情况我得向你提前说明。我能尽最大努力帮你争取is6的量产许可通过,甚至现在来说的话我都感觉这事基本没什么悬念。”
“但至于这玩意儿,我给你交个底,它不可能像is2那样大规模列装全军,这玩意儿实在是太重了,重到过不去很多河、大部分桥梁都会被它压塌。60吨重的东西用料也会很昂贵,就算大面积铺开生产也不会太便宜,制约因素太多了,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马拉申科这话说的还算是比较隐晦,意图向科京说明is4的大规模量产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有自己的力荐,最多也只能是小规模生产列装精锐部队。自己的话固然有些分量,但是苏联坦克部队的装备发展方向也不可能全都由自己说了算,这得从统筹全局的角度来考虑。
硬要加以比较,is4当下的定位就有点类似于后世苏联解体前夕的t80u主战坦克。
相较于t72那汪洋大海一般的产量,只列装近卫坦克部队的t80u简直是珍惜国宝,战力虽强但数量稀少,一旦遇到战事也得好钢使在刀刃上,作为一股精锐战力投入到重点方向上使用。
如果is4能够少量生产,马拉申科相信其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和技术装备中的实际定位,也会是t80u这样类似。
马拉申科已经做了科京面露遗憾之色、甚至是有些恼火,自己接下来该用怎样的话语去应对。
但令马拉申科意想不到的是,科京听到这话以后的接下来表现,就好像是早已知道一般做好了准备。
“如果你能帮我争取到五百、不,到德国佬彻底被打趴下时哪怕能生产超过三百辆,我就欠你一个人情。”
“我从一开始就没奢望701工程能够获得多么巨大的产量,设计它出来只是为了能确保我们红军重型坦克部队的技术优势,不会再一次被德国佬的虎式占据上风给吓到。”
“一旦战事发展有需要,我们立刻就有能拿得出手的现成装备,并且可以随时扩大产量,按照实际需求来制定生产计划。你之前跟我说过,有些时候的某些东西宁愿捏在手里不用,也不愿意等到要用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再着急地去准备弥补措施。”
“我想了很多次,觉得你说的这些话很对,我们确实应该为了未来的战争发展早做准备。不能等到德国佬拿出新式武器了,我们才去被动地寻找应对措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要让敌人跟不上我们的节奏,这才是正确的,这也就是701工程为什么会诞生的根本原因。”
人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并且非常善于改变自我的生物。
马拉申科之前曾经对科京说过的某些话,讲真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明确目标。马拉申科仅仅只是希望自己的某些话可以给科京带来灵感启迪、哪怕是些许的改变。
就好比你写了一大堆漂流瓶一股脑地全都扔进大海里,你并不知道这些瓶子最后会被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捡到一样。
“刚才我还在想该怎么劝你理解不能大规模量产的原因,现在看来应该是我想太多了。我还在第一层,你都站到第三层上了,很高兴看到我们苏维埃最伟大的重型坦克设计大师,能把眼光看得这么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