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里年科感觉这两天已经消灭了太多的德国佬,以至于让自己本人都觉得有些杀的太多,但眼下马拉申科却说那帮党卫军仍然尚且留有余力。
这可信吗?拉夫里年科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只能多看了马拉申科两眼,但从自己老同学的眼神中却找不出丝毫能产生怀疑的东西,最终也只得再一次选择无条件相信马拉申科的判断、毕竟他总是对的、一贯如此。
“好吧,我认同你的看法,那你觉得我们和这帮德国佬的决战在什么时候?明天?后天?或者说还要更久?”
站在前沿观察哨所瞭望口内的马拉申科手举着望远镜东瞅瞅、西瞧瞧,在过去了将近十秒钟时间后正准备转身放下望远镜,向拉夫里年科报以作答。
不曾想就在此时,手握着电报纸的通讯参谋忽然快步起身、一路小跑过来。
“旅长同志,方面军司令部急电,您需要亲自过目。”
一听这话的马拉申科立刻与身旁的拉夫里年科对视一眼,兄弟二人都从的对方眼神中读出了彼此间想要相互表达的意思。
“到底是什么时候,我猜看看电报就能见分晓。”
“那就快点,我已经等不及了!”
我一言、你一语地一唱一和中伸手接过了电报,已经习惯了彼得罗夫政委每次都亲子跑来给自己送电报的马拉申科,还特意多瞅了一眼面前年轻的通讯参谋,反倒是把对方搞得有些不知所措。
“别在意,只是我的一个小习惯而已,与你无关。”
随意抛出一句话安抚面前明显有些忐忑的年轻通讯参谋,已经铺开了电报纸的马拉申科立刻就和身边的拉夫里年科一道,以一目十行的速度飞快阅读起来。
“......今晚就换防?太突然了吧?我们面前可是至少囤积着两个德国佬的师级装甲部队,还是那帮党卫军疯子!我们这么一撤,新换上来的部队能守得住吗?”
拉夫里年科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同样是看完了电报纸的马拉申科注意力却并未放在换防问题上,而是把自己的视线聚焦点,全都投到了那个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目标地名上:普罗霍罗夫卡。
“妈的,千算万算还是躲不过这个钢铁坟场!调来瓦图京的手下我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出,他妈了个臭逼真是想啥来啥!”
如果说库尔斯克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冲突规模最大、交战程度最惨烈的地面装甲集群集团作战,那么在普罗霍罗夫卡爆发的战斗,则足以被称作是“史诗级坦克会战中的巅峰坦克战”。
在既有的历史时间线里,在普罗霍罗夫卡爆发的大规模装甲战斗,云集了交战苏德两军双方最精锐的装甲部队、倾巢而出,打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坦克对坦克、硬碰硬装甲决战。
在这一仗里,东线德军最精锐的三支武装党卫军王牌师一级部队:骷髅、警卫旗队、帝国,全军出动。组成了进攻能量可怕到吓人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矛头,直指库尔斯克南线战场的右翼关键节点:普罗霍罗夫卡。
经验老道的霍特企图在正面攻势无效的情况下,通过迂回侧击的方式另辟蹊径,敲掉普罗霍罗夫卡进而导致南线苏军战役集群的整个右翼暴露出来,迫使苏军战役集群要么大规模后撤,要么就老老实实等待着被德军绕后、分割包围的悲惨命运。
换句话说,打掉普罗霍罗夫卡这个关键节点,有点类似于日本人口中那遮羞布一样的“转进”。
只不过彼此间互为盟友的日本人说“转进”,那是为了给撤退找块遮羞布、粉饰门面,兵败如山倒还要临了不忘装个逼、显得体面。
但霍特走的这一步棋,却是字面理解意思上的真正彻头彻尾“转进”、不假丝毫粉饰门面和虚伪借口。
敲掉普罗霍罗夫卡所取得的实际意义,丝毫不亚于在正面战场取得了突破。霍特预料到俄国人只要不是傻子、脑袋还没犯抽,就必然会在普罗霍罗夫卡被攻陷后立刻加紧后撤,避免被进一步绕后包围。
届时德意志的装甲部队只要油门踩死向前冲锋,要紧俄国佬的撤退大潮不撒口,接管的那些被俄国佬放弃的土地一样算是取得的实际战果。
同时,南线苏军战役集群的活动空间也会被进一步压缩,战略防御纵深将大打折扣,而这恰恰是俄国人最引以为傲、同时也是对德军而言最棘手的关键点所在。
只要俄国佬没了那可以梯次布置的防御纵深,被德意志铁骑一枪捅穿、攻向库尔斯克北方的苏军战役集群,究其根本只是时间问题。
到了战役进程的最后时刻,再来一招南北两线德军战役集群的同时夹击,腹背受敌的俄国佬还有什么道理不乖乖举手排队进战俘营里?这样的计划和战略部署简直就是天衣无缝!
尽管看不惯那些武装党卫军黑白不分、乱杀一通的残暴做法,但身为第四装甲集群司令的霍特却必须承认。
这帮对元首有着常人近乎难以理解的狂热效忠的精英武装党卫军,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战斗力和坚韧顽强的战斗意志,的确远超一般的国防军部队、凌驾其上。
把云集了“帝国”“骷髅”“警卫旗队”,这三支武装党卫军最顶尖部队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军派向普罗霍罗夫卡,霍特认为这样的王牌没有理由失败。
又或者说,倘若真的是以失败作为最终结局的话,那么纵观整个第四装甲集群可能也不会有其他国防军部队,能够比这帮狂热的党卫军疯子做得更好。
论悍不惧死和变着法杀俄国人的本事,那三支武装党卫军王牌部队认第二、国防军不敢认第一,现在正是他们发挥自身作用最大化的最佳时机。
“奥博扬方向的最后一次尝试也没有取得进展,我们收到的全是进攻受阻、俄国人拼死抵抗,还在侧翼袭扰不断、导致主力部队不能集中精力完成突破的消息。”
“我不反对你的计划,但是你真的决定要在普罗霍罗夫卡和俄国佬决战吗?”
普罗霍罗夫卡的重要性不亚于正面方向上的任何一个关键节点,可以预料到的是只要一碰这里,智商在线的俄国人必定会从四面八方调集潮水一般的援军直扑过来。
但是一个新的战场也意味着新的契机,没有真正决战之前谁都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
比起把宝贵的兵力和所剩无几的时间继续浪费在奥博扬方向的正面突破上,指挥风格大胆创新而不拘泥死板的霍特更愿意尝试未知的领域。
敢于探索者才能勇攀高峰,明白这一真理的霍特坚信,在普罗霍罗夫卡有着未知的机遇和收获在等待着自己,关键就在于己方能否把握住时机、精准出击打在俄国佬的软肋之上,进而完成一击定胜负的壮举。
“现在说这些难道不是有些为时已晚了吗?”
“我们在过去两天对普罗霍罗夫卡方向上的攻势进展顺利,可以预料到的俄国佬抵抗被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全数粉碎击退,一切都在我们的计划之内。”
“明天将会是普罗霍罗夫卡方向上最关键的一天,豪塞尔给我打来电话说,警卫旗队师的侦察部队已经探明了有大规模的俄国佬主力在运动过来。他要求我立刻让警卫旗队师的主力部队回援,否则光靠半个师的兵力可能连十月国家农场都守不住,这已经不是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