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四十节平板车皮上满载着一辆辆蒙着帆布钢铁巨兽的罕见场景,确实足以让人面露出如此意外的表情。
“这...这些事我们旅的?都是我们的新装备?”
“不然呢?你觉得我这么着急叫上你一起来是为了什么?”
坐在威利斯小吉普上的可不止有伊乌什金和马拉申科二人,谢廖沙和基里尔也在后排挤着一路随行抵达了车站。
马拉申科的车组是最早抵达火车站的斯大林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人员,而一见到马拉申科大驾光临,早已在站台上等候多时的一张老面孔赶紧快步跑了过来。
“马拉申科同志,有段时间不见了!您最近过得还好吗?”
在下塔吉尔的初次见面过后,马拉申科当然认得面前之人是谁,毕竟未来的is7重型坦克主持设计师身份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过目不忘。
“沙什穆林同志,你怎么亲自过来了?”
面对马拉申科的一脸欣喜疑惑,微微一笑的沙什穆林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开口。
“没办法,科京同志亲自给我指派的任务。不过我还是挺想再见一次我们祖国的坦克英雄的,所以这也算是我自愿来的,马拉申科同志。”
自知时间紧张的沙什穆林没有继续同马拉申科多做寒暄,在简要的互相问候之后径直便切入了主题。
“这边请,跟我来吧,马拉申科同志。”
马拉申科带着自己的车组成员们随沙什穆林一起边走边聊,已经把任务向助手吩咐下去的沙什穆林,则抬手指了指不远处停在铁轨上的板车,只见在站台工人们的忙碌下,那些原本罩着白色帆布的钢铁巨兽们正在慢慢褪去伪装、显露真容。
“这是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改进型is1重型坦克,火力和防护都按照之前我们约定好的细节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
“因为在火力和防护上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升级,所以科京同志决定将这一型的新坦克命名为“斯大林2”重型坦克,斯大林同志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也专程拍来了电报向我们设计局表示祝贺。”
“虽然数量不多,只有18辆,但每一辆都是科京同志和我亲自检查验收之后才准许出厂,质量上绝对有保障!很多部件都是厂里最娴熟的老工人同志们亲手用工具打磨的,千万不要以为这比流水线锻压部件会差,最顶级的手工工艺绝对要胜过千篇一律的机器。”
伴随着沙什穆林的介绍,平板车上近在眼前的威武霸气之躯已经完全褪去了伪装,那根122毫米大粗管子加上车体首上整块焊接的倾斜装甲,连呼吸都有些局促起来的马拉申科对天发誓,自己眼前这一幕简直是爽到不能再爽!
感到很爽是必须的,但接下来也有问题随之产生。
沙什穆林说只有18辆车是is2,那么后面板子上拉的东西又是什么?那可是很明显的坦克轮廓。
好在马拉申科的疑惑并未持续太久,沙什穆林这边紧接着就给出了答案。
“除了这18辆is2,后面那些一同运抵的是刚刚改进量产的is1重型坦克。”
“因为最新122毫米坦克炮的产能暂时还跟不上,所以现在的生产线上在持续生产当中的依旧是is1重型坦克,不过也按照你之前提出的建议进行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比如说改良车体首上装甲防弹外形,优化了一下车内弹药架的布局,现在装填手们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进行工作了。”
“哦,差点忘记说了!还是按照你之前提出的建议,马拉申科同志,最新型的is2重型坦克和改进量产的is1重型坦克,现在都增设了电动助力的炮塔方向机。”
“炮塔转速相比以前有成倍提高,并且我们参考了俘虏的德国佬虎式坦克做了改进,那种复杂的电动方向机不会出现在我们的坦克上。”
!!!
出乎预料的是,听到坦克换上了电动方向机之后最为激动的不是马拉申科,而是作为炮手、站在一旁随行而来的伊乌什金。
“是真的吗?电动方向机!就像德国佬虎式坦克那种能毫不费力就自己让炮塔转起来的?是那样的对吗?!”
乍一听伊乌什金的唐突打断发问可能会绝对有点意外,但如果仔细想想因此带来的直接利害关系,基本上也就不难理解为啥伊乌什金会瞬间跳脚地激动成这副模样了。
作为车组中的炮手,伊乌什金除了要负责操炮瞄准,还得负责炮塔的指向亲自操纵方向机来将之完成。
受够了那该死手摇方向机的伊乌什金曾经不止一次地向马拉申科抱怨,接连不断的高强度战斗几乎都快把他的手给摇脱臼了。
炮塔一会儿朝左一会儿朝右,摇完了方向机还得接着摇高低机进行精确瞄准,情况紧急的时候伊乌什金甚至得左右手加右眼并用齐上阵,同时完成方向机操作、高低机操作、肉眼预判瞄准三大工作,进而加快瞄准效率直至完成最终的开火射击。
虽然说这三合一的骚操作是伊乌什金的一项拿手绝活,就算放眼整个斯大林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也没几个炮手能在瞄准效率上做到追平伊乌什金的程度。
但自从上过德国佬的虎式坦克之后,伊乌什金就一直对那轻轻动动脚底板,就能完成炮塔转向的奢华电动方向机难以忘怀。
要是自己的坦克也有了这东西加持,伊乌什金不敢说战斗效率翻倍,但把整个瞄准时间缩短个百分之二三十还是轻轻松松可以做到的,屠杀德棍将会变得更具效率!
被伊乌什金反复提了好几次这事儿,能为自己的炮手着想的马拉申科也愈发觉得,炮塔电动方向机这东西确实是个战力加成的关键设备。拉胯的手摇方向机和高级的电动方向机一比,这简直就像是二手奥拓和福特猛禽的区别,事实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不容狡辩。
所以马拉申科上次去下塔吉尔的时候,也就顺带着给科京提了一嘴能不能改个电动方向机上去,按照马拉申科的说法就是德国佬已经用上的好设备,咱们苏联红军的坦克没理由比德国佬要差,也必须得用上。
唯独让马拉申科没想到的是,自己只是顺带着提了一嘴、没当成正事去说,安排秘书将之记到了小本子上的科京同志,居然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将之转化成了现实,确实是有点难以置信。
而面对伊乌什金的一脸下巴都快掉到地上表情,虽不知晓对方身份,但估摸着其最少也是马拉申科身边值得信任之人的沙什穆林,还是很有礼貌地报以微笑中开口答道。
“是的,这位同志。”
“我们对德国佬的虎式坦克研究早已开始,的确从其中获得了不少的灵感启发和有用的技术。”
“局里的同志们开会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德国佬的双方向机操作太过复杂,不但会增加不必要的坦克生产成本、增加额外的工时、进而缩短坦克总产量,另一方面对于前线部队的维护保养也是个问题,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充足的备用零件可供更换。”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设计一款简单好用而且易维护、可靠性高的电动方向机,有了马拉申科同志的建议作为参考,我们很快就加速完成了这个小项目,现在你就可以在我们苏联红军最新式的重型坦克上体验到这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