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设计一种非常强大的重型坦克,产量不用太高,只需专供近卫精锐坦克部队使用就好。在重型坦克部队中,再分化出普通部队与精锐部队的两个种类,就像是重型坦克与中型坦克搭配协作一样,让更精锐的重型坦克去办寻常普通重型坦克难以办到的任务。
比如说攻克火力更加凶猛的敌军防线、消灭实力更加强大的敌方坦克部队,而且这一切还是建立在己方更小伤亡代价的基础上。
在科京的更细节构想里,改进升级后的is1重型坦克,完全能够做到和德国佬虎式重型坦克的作战性能持平。可以说在马拉申科影响下的is1重型坦克现有计划以及未来方案,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苏军坦克部队的现实需要,不至于被德国佬彻底夺了优势。
而对于这个新的701工程,则是完全针对军方的高要求、高指标,能够轻易压倒德国佬的虎式重型坦克,同时专供马拉申科这种精锐坦克部队使用而开发的重型坦克项目。
换句话说,等同于现阶段自己差不多做完的设计,已经达标完成了军方下达的任务指标,自己手中握有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宽松,新式重型坦克的开发完全可以被视作是一个奖励目标。
马拉申科并不知道科京的这个大胆想法思路,如果知道的话,大概会惊叹一下科京同志居然这么早,就把后世冷战的苏军坦克部队t72、t64、t80三级鲜明的阶梯式装备思路,在二战的当下给构想了出来。
的确,普通部队用t72、一般精锐上t64、东西前线最重要部队用t80b和t80u,这与科京构想的最基本部队玩莫洛佐夫的破铜烂铁,一般重型坦克部队用升级改进后的is1,马拉申科这样的王牌精锐部队用最强的701工程,是有那么点一样的味道。
左右军方给出的设计指标自己现在已经完成了,701工程能够入选量产最好、自然是锦上添花,要是入不了军方高层的眼也没有关系,反正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没理由因此受罚,再说搞设计这行哪儿有次次都能稳赢不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嘛。
下定了决心的科京撸起袖子直接开干,只不过一开始就被定义为了“超级坦克”的701工程是真正的全新设计,各项复杂的设计工程不比升级is1和用木板胶水沾坦克模型那么简单。
所以科京带着马拉申科去看的所谓“原型车”,仅仅还只是一堆摞成小山的设计草图。
你问实车?
那抱歉,现在还是未加工的切削装甲钢状态,反正时间充裕可以慢慢完善设计也不急赶紧造车,科京现在的打算具体可以归结为“慢慢来、不着急”。
尽管眼前摆在桌子上的这堆设计草图凌乱不堪,但马拉申科依旧能从其中的几张主要图纸上看出一些端倪。
马拉申科万万没想到的是,科京这家伙,居然比既有历史时间线上提早了大半年时间,开始搞新型的is4重型坦克。
是的,在马拉申科记忆里的既有时间线上,is4重型坦克是1943年11月才正式启动研发的一个项目。
这款无比强大的造价高昂重型坦克是彻彻底底的二战设计,并非是二战结束后的冷战坦克,尽管它那强大的性能和各项关键指标的确更像是一款冷战重型坦克。
所以当时间线前进到1943年时,马拉申科在1941年轻轻呼扇翅膀的看似无力举动,在眼下已经化作了一场足以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咆哮飓风,这是蝴蝶效应最好也是最彻底的体现。
提早了大半年时间被提上日程的701工程也就是is4重型坦克,到底会以怎样的形态开花结果?关于这一点上马拉申科并不是很有把握,这已经严重超出了他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历史预判。
于道理上来说,is4重型坦克造价实在过于昂贵,造一辆这玩意儿投入的人力物力工时,能够造两辆半的is2重型坦克。
虽然这是is2的造价实在太过白菜造成的,你要把is4放在德国佬那边,指不定还得被高呼便宜良心。
但归根结底的话is4确实是不符合二战苏军坦克部队量大管饱的精神,理应是个该被毙掉,或者至少说不可能像is2那样疯狂量产的项目。
但是于个人情感而言,马拉申科承认自己真的非常希望is4重型坦克能够量产,哪怕仅仅只是小规模的批量生产,刚好换装自己一个旅的规模就行。
只要扛过了再扛过了库尔斯克,卫国战争最艰难的时间段对自己而言就算结束了。
余下的最后任务,就是如何确保自己能成功活到小胡子吞药加举枪自杀那一天,在那之前不至于被一炮干死在坦克里变成棺材烤肉,简而言之就是活到战争胜利。
越是强大的重型坦克就越有助于马拉申科实现这个艰难的人生理想,而is4重型坦克无疑极其符合这个现实需要。
比起各项性能指标放在二战水平都高的吓人、造价也是一路飞上了天的is7,is4无疑更具实现价值并且现在就已经启动了计划,有更高的尽快完成和量产可能。
马拉申科是苏联英雄不假,但英雄也是人,也有心、也有肝、也有感情,更有一己私情。
为了能活到战争结束保住自己这条小命,也是为了能给那些各种意义上去爱自己的人一个完美的结果,内心反复权衡之后的马拉申科还是选择了与真理相违背的话语。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计划,科京同志。我从中仿佛能看到我们红军近卫重型坦克部队的辉煌未来,所有的呐粹铁皮棺材都会拜倒在这钢铁之躯之下,变成一堆熊熊燃烧的钢铁棺材,而这份火光会指引我们走向通往柏林的最终胜利”
左右手各握一张设计草图的马拉申科难得文艺一次,抒发了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不曾想这倒是把有些不那么自信的科京给激起了神经。
“是真的?马拉申科同志,你认为我们目前的设计非常之好?”
科京对is4的概念还停留在图纸阶段,有这样的不自信可以理解,没造出实际原型之前就连项目总师自己心里也没十分把握,不论是二战还是后世二十一世纪都皆是如此。
但马拉申科不同,脑袋里装着未来记忆的马拉申科清楚知道is4重型坦克的强大之处。
这是一款只要能造出来实现量产,必然就能对德棍造成绝对物理征服效果的强大宝具,没有第二种可能。
既然科京已经提前启动了项目,自己再在后面使把劲儿帮衬帮衬,大不了再恳请老朱同志那边讲讲请,给卫国战争光辉历史中,再添一笔苍劲有力的重型坦克传奇又未尝不可?
更何况已经开始被蝴蝶效应这把双刃剑扭曲加速的德国佬那边,指不定还会把什么样的怪物提前投入战场,更不能排除有既有历史中本不应存在的魔改怪物上前线可能。
有实现概率如此之大的is4在自己后面当靠山,这也是有备无患的心里有底。
有些东西即便是有现成的而不用,也比想用的时候却发现没有要好,就像是21世纪的避丨孕丨套一样。
心里已经抱定了坚定想法的马拉申科沉稳地点了点头,将手中握着的两张设计图重新放在桌上整理好,转而向着一脸期待的科京给出了自己最终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