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去想太多的瓦西勒上尉举起了手中的武器,赶在那些俄国士兵开火之前率先扣动了自己的扳机。
扳机扣动一瞬间,从枪膛内传来的却不是发射药剧烈燃烧的爆裂声响,而是撞针什么都没顶到的一声空荡又令人绝望之音。
命运连惊讶和后悔的时间都没留给瓦西勒上尉,冲在最前面的那名俄国士兵在跑动中以腰射姿态同时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哒哒哒哒哒哒——
那把曾经被瓦西勒上尉非常想要得到一把的波波沙冲锋枪带来了命运的终点,将近二十发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弹头,像是往瓶子里灌糖豆一般被瞬间灌入了瓦西勒上尉的身体里。
视野向下的瓦西勒上尉在感觉到痛苦之前,甚至能亲眼见证血舞从自己身体中喷涌而出的情景、鲜血四溅。
无力的身体向后仰去重重砸在了冰冷的地面之上。
在后脑勺触地、钢盔砸响在坚硬地面上的一瞬间,脑袋不自觉往左一摆的瓦西勒上尉看到了命运留给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幕场景,那是自己的挚友帕维尔中尉被轰碎到只剩下一半后跌落在自己脚边的脑袋。
“噗...哈,咳......我们,我们这就回家,一起回家,兄弟.....”
尝试着用最后一点力气去触及到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半截脑袋......
但不论口吐鲜血的瓦西勒上尉有没有足够的力气做到这件事,斩草除根必补刀的俄国士兵显然不会再给他这样的机会。
哒哒哒——
这一次,灼热的弹头不光打碎了瓦西勒上尉的心脏,还将他用来喘气发声的喉咙打了个对穿稀碎,刚刚抬起到半空中的指尖就像是被一瞬间捻灭的蜡烛一样重重摔回了地面,再也没可能做出半点的动作永远失去了生机。
“继续前进!同志们,粉碎掉呐粹法希斯的走狗仆从,乌拉!”
瓦西勒上尉彻底失去意识前的最后所想之事,大抵只有非常简单的简短一句话。
“原来,那些俄国人的重型坦克真的是如此巨大。”
寒冷的冬日疾风吹拂在冰冷的钢铁之躯上,将原本温热的鲜血瞬间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深红冰晶。
车体首上装甲板的177号数字传承未变,涂装在巨大坚固炮塔上的近卫军徽标与白色熊头标志根本不在乎任何的伪装,手握着无线电送话器的马拉申科正一手扶着面前的车长潜望镜,一边向着全频道开口下令。
“低速前进!各炮手保持机枪火力压制,主炮停用!把那些法希斯走狗仆从压到抬不起头来!”
被炸成了月球表面的第一道防御阵地抵抗程度,实际上远比马拉申科预想的更加微乎其微。
那些罗马尼亚士兵的战斗意志绝不能说没有,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在马拉申科看来甚至都已经超过了一名合格军人的水平线。
但糟糕低劣的装备水平和远不如德军的战地指挥、组织能力却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马拉申科甚至亲眼看到大约一个班的罗马尼亚士兵,全都挤在同一个硕大的弹坑里探出脑袋向外齐射开火,最终令一辆被挠痒痒火星攻击给惹恼了的is1重型坦克调转炮口,来了个85毫米高爆弹全家桶升天。
类似这样蠢猪式的战术指挥绝对不可能发生在那些滑成了泥鳅的德国国防军身上,这些综合战斗力极差的罗马尼亚士兵不到一根烟的功夫,就被冲上阵地的随行步兵给差不多杀了个干净。
仅有的几个负隅顽抗轻机枪火力点也被集火射击的一堆同轴机枪扫成了筛子,坦然接受了战斗远比自己预想要简单现实的马拉申科再一次开口下令。
“继续进攻!目标第二道防御阵地,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冲锋!”
向着第二道防御阵地炮火延伸的苏军重炮集群刚刚停止了长达80分钟的炮火准备,防御程度远比第一道阵地更加坚固的第二道防御阵地此刻惨状,只能说比已经被攻破的第一道防御阵地稍稍好那么一丁点。
通往第二道防御阵地上的最大阻碍并不是残存罗马尼亚士兵的负隅顽抗,而是那些如月球坑一般星罗棋布、到处都是的硕大弹坑。
如摇摇车一般坐在车长位置上一摇三晃的马拉申科尽力稳住了自己的身体,雾气消散之后被战火点燃的第二道防御阵地已然近在咫尺。
尽管处在战线后方炮兵阵地上的苏军野战炮兵集群已经竭尽全力,但是延伸向第二道阵地的炮火准备终归是相当程度的时间不足。
如暴风雨最后咆哮般雨点落下的大口径高爆榴弹,给予了阵地上的罗马尼亚军队不小的杀伤,但是严格来说这样的炮击并不足以对罗马尼亚人伤筋动骨,摆在马拉申科面前的是一个完整建制的罗马尼亚步兵师,外加杂七杂八补充过来的反坦克炮分队、装甲部队。
要想吃掉这样一支硬指标强悍的防御部队即便不会付出很大的伤亡,但是时间上的耽误在所难免,手扶着车长潜望镜严阵以待的马拉申科已经做好了准备。
“不要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把握住炮火准备创造的时机,最快速度冲锋!所有驾驶员给我把油门踩死,前进!”
因朱可夫的提拔赏识才能一步步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马拉申科,在指挥风格上与朱可夫有着相当程度的惊人相似之处。
这并非是马拉申科因感激朱可夫而有意模仿、拍马屁,纯粹只是马拉申科在指挥风格上相当认同老朱同志的作风并加以模仿,再根据自己面对的实战情况加以改进,犹如一柄战斧迎面挥来的强大装甲攻势便能在战斗中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马拉申科下令将整个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的一百余辆坦克,全部集中在了一条不到五公里的正面突击线上,攻击密度之大已经超过了正面之敌罗马尼亚军队的防守密度。
倘若不是考虑到大队坦克挤在一起难以机动,过于密集的阵型也容易遭到对方炮火压制反向针对,马拉申科甚至还想把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的进攻部署调整的更加密集。
找准敌人方向上的薄弱一点集中发起凌厉突击,用尽所有的进攻能量拼命砸向这一点,大开大合的战斗方式最为简单,但不掺任何复杂战术的硬拼实力拉开架势战斗往往也最难以被破解。
马拉申科推崇美国佬那句“要是谋略能杀死大象,那还要猎丨枪丨干什么?”的战争名言,同样也信奉正面战场上的强势碾压战术最能彻底击垮敌人,这便是马拉申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后对朱可夫一贯战术的自我总结与理解。
愈发移动到向正午头顶的阳光驱散了战场上的迷雾,手握着武器趴在阵地上有些许颤抖的罗马尼亚士兵,已经能够看到那些俄国人的重型坦克在开足马力朝自己迎面重来,几十辆坦克油门踩死掀起的一路钢铁狂潮仅仅只是用眼睛去看,就足以把一般的胆小之人给吓破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