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拉申科的传言中早就提及了这个备受朱可夫大将青睐有加的年轻中校,是一个手握庞大编制新建近卫坦克团连最高领袖斯大林同志都公开赞赏过的家伙,已经料想到马拉申科定会手握雄厚兵力的泽林科夫政委闻言之后当即喜出望外。
“太好了,师长同志!马拉申科同志这次带来的部队何止是一个坦克团,这简直比一个坦克旅还要多!况且我们的坦克比那些德国佬的垃圾坦克不知道要好了多少,有了马拉申科同志的加入,我们拿下对面那群德国佬的防线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在最早组建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时,有心要将其当成方面军直属救火尖刀部队来使用的朱可夫,刻意规划了一个远超同级部队的超大编制序列递交给了慈父斯大林请其过目。
如此大规模地调集战略资源来组建一支编制庞大特殊坦克部队的计划,在战时是需要慈父斯大林亲自过目首肯通过的,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的超大编制对于已经绷紧到了最危急关头的苏联坦克军工厂来说,几乎抵得上其他团级坦克部队三个的装备数量,由不得不慎重。
意识到了自己之前对于朱可夫的种种不信任和猜忌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大敌当前本着不计前嫌原则的斯大林对于朱可夫提出的任何要求几乎都是尽可能地满足。
在关于组建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并赋予其首批“近卫”称号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许可通过,又一次满足了朱可夫所提合理要求的斯大林却仍有一事不解。
“我很好奇,朱可夫,这明明已经抵得上一个坦克师的兵力了,为什么你还要刻意去用团级的编制来组建部队。”
面对慈父斯大林同志的不解,既是为自己的战略意图打造出一支精锐救火部队,同时也是顺带着给马拉申科这个受自己赏识的年轻人去铺平道路的朱可夫随即应声开口。
“原因很简单,斯大林同志。德国人或许会在情报监听中去注意一支近卫坦克师的动向,但一支近卫坦克团在这些自大的德国人眼里还算不得是可以放在眼里的战略支援部队。”
事实正如朱可夫所预料的那般别无二致。
在巴巴罗萨行动发起之后,善于明察秋毫的德国人很快便发现了之前对于苏军总体军事实力的估计出现了极大的差错。
在巴巴罗萨计划方案起草之初,德军总参部估计的苏联陆军总计只有200个常备作战师成了最大的笑柄。
战争爆发后联合芬兰情报部门一道,挖空心思去监听苏军每一封电报往来的德军很快发现,经过苏军最高统帅部紧急总动员之后的苏联陆军,光是已经查明番号登记在册的师一级部队就有360个之多,并且这些还都是一线野战部队不算各个地区驻防的三线守备部队。
除此以外,已经进入全国总动员模式的苏联还在不断的组建新番号部队补充到前线填补亏空,把苏联陆军以整师整军方式不断消灭抓紧战俘营里的德国人惊讶的发现。
苏军的部队非但没有因此减少反而越打越多,甚至于出现过前一天刚被击溃打散的部队第二天就再度齐装满员高呼着乌拉冲过来的情况,惊叹于苏联军事力量竟藏的如此之深的德军对这种变戏法一样的动员能力简直无法理解。
由于苏军一线野战部队的番号和部署动态实在是太过繁杂,在开展之初尚且能够追踪到苏军团一级部队具体动向的德军情报部门很快就顾此失彼。
终日忙的脚不沾地的德军情报部门,甚至于出现了在征服整个欧洲过程中都从未出现过的人手短缺不足,意识到这么下去终归不是个办法的德军情报部门,索性放弃了对苏军团一级野战部队的动态追踪和监听,进而提升一级到对苏军前线师级野战部队的持续情报追踪和动态跟进。
毕竟大多数情况下讲究大兵团作战的苏军都是整师整师地投入进战场,很少会出现师级部队打散到两个不同战场分头作战的情况,德军情报部门选择这么做倒也无可厚非。
与德军部队多次交手后的朱可夫没有多久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对手的异常,自己的每一次战略部署和部队调动似乎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引起德军的注意,进而调动相应的部队做出战略回应。
艰难取胜几次之后的朱可夫很快便把问题的源头,确认到了己方电报往来受德军监听的情况上,这是早在朱可夫被调往列宁格勒之前就已经确信的关键真相,而以团级编制去欺骗德军情报部门的电报监听正是朱可夫抱着试一试打算所做出的决定。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朱可夫所制定的计划似乎确实行之有效,据守在图拉市北部防线阻挡苏军反扑的德国防军第四装甲师到现在还没有什么明显的动静,一支苏军坦克团的换防支援对于有着随叫随到空中支援的德军来说也许真的无足轻重。
比起身旁搭档政委的一脸激动兴奋,心中同样长舒了一口气的****上校倒是注意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东西。
“马拉申科同志,那些步兵...是随你们一起来的友军还是你们团下属的部队?”
循着****师长手指的方向转头望去,那些一路上扒在坦克外面采用外挂方式抵达了图拉市战区前线的红军战士们正在下车休整,有些不明所以的****师长显然指的是这些部队。
“哦,差点忘了给您介绍了,师长同志。这些步兵部队是随我一同前来的西伯利亚友军部队,他们尤其擅长在这种冬日里的冰天雪地状态下打仗,就连那些德国佬都惊恐地称他们是“白色魔鬼”,你们步兵之间应当有不少共同点可以聊聊。”
一语道尽之余话音未落,已经转过身去的马拉申科随即朝着正在给自己的副官下令做安排的雅可夫中校开口大吼。
“嘿,雅可夫!到这边来,师长同志想认识一下你。”
被马拉申科的大声叫嚷打断了尚且进行到一半的命令布置,挥手示意自己的副官先将刚才所说具体安排下去的雅可夫团长随即大步流星走上前来。
比起在整个西方面军里都被当做正面典型大肆宣传而广为人知的马拉申科,从西伯利亚军区远道而来的雅可夫中校自然就要名气小得多,充其量只是被德军惊恐地称作“白色魔鬼”的西伯利亚部队其中一员而已。
一番照例的敬礼寒暄过后,与雅可夫团长的初次见面还算是印象颇加的****师长随即注意到了一些细节上东西。
隶属于远东西伯利亚军区的部队被调到莫斯科前线上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师长所率领的部队之前也曾经和这些擅长冬日作战的友军部队打过配合,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环境下超强战斗力的确让****师长对其有些刮目相看。
但与那超强战斗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西伯利亚军区部队那烂到爆的装备,不像苏联几个西方军区那样有着直面欧洲战备需要的西伯利亚军区,向来就是近乎于美军当中四等畜生一般的存在,手里拿着破烂装备却战力惊人的特点倒颇为相似。
之前见到过的那些西伯利亚军区部队手里几乎清一色都是老掉牙的莫辛纳甘步枪,就连作为班组火力支柱的机关枪都要比自己所率的步兵师少上很多。
但这一次,出现在****师长面前的这支西伯利亚军区部队倒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