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汇报情况。”
与马拉申科的情况基本别无二致,在此番撞击中受损轻微的其余车组成员很快便朝着他们的车长开口报以了答复。
“基里尔,没事!”
“炮手伊乌什金,蹭破了点皮。”
“谢廖沙没事!尼可莱看起来有点晕,我怀疑他要把午餐吐出来了。”
来自驾驶员谢廖沙口中的冷笑话猝不及防间,逗笑了刚刚从撞击中回过神来的整整一车人。
但残酷的战场显然看不惯马拉申科车组这苦中作乐的仅仅数秒钟片刻,一道极速驶来的破空尖啸紧接着便伴随着那震耳欲聋的撞击声回响在了所有人耳畔。
叮咣——
咻——
未能击穿炮塔装甲的巨大撞击声,和那紧随其后跟随着超音速飞行炮弹姗姗来迟的破空呼啸声,顿时回荡在了坦克内所有人的耳畔提醒着残酷装甲战斗的仍在进行。
即便苏军的坦克装备一向以皮实耐操和经久耐用而著称,但方才那次凶猛的坦克对撞对于马拉申科而言却仍旧没有十足把握而心有担忧。
“谢廖沙,试着发车!看看我们的坦克还能不能动!”
在来袭穿甲弹撞击声响起的一瞬间便操纵着手边的操纵杆与脚下踏板开始尝试发车,在接踵而至的不断战斗中渐渐成长为一名老练驾驶员的谢廖沙,现在几乎已经不用马拉申科去开口下令,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操作对于这位日趋配合默契的驾驶员来说早已是心知肚明。
再一次使出自己吃奶的力气猛推手中的操纵杆,将坦克变速箱切换至倒挡开始尝试从德军三号坦克那冒烟的残骸前倒车后退。
澎湃作响的柴油发动机轰鸣声和逐渐开始缓缓向后移动的车体,令手心冒汗的驾驶员谢廖沙瞬间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车长同志!她还能动!我们的坦克,她还能动!哈哈哈!”
尽管有些不堪重负但到底还是直接套用既有技术因而成熟可靠,直接取自民用红旗拖拉机底盘的传动系统在这一轮结结实实的猛烈撞击中禁受住了考验。
坚固可靠的两条坦克履带与导向轮和负重轮也没有出现散架脱落情况,晃晃悠悠而倒车缓慢的kv1重型坦克就这样逐渐与被撞毁的德军三号坦克残骸拉开了距离,在驾驶员谢廖沙的操作下开始向着下一个德军坦克目标提速驶去。
尽管马拉申科的座车以几乎毫发无伤的完胜,撞赢了这辆战斗全重还不及自己一半的德军三号坦克。
但为了验证技术和得出最佳实战性能而制造出的唯一一辆精雕细磨原型车,却并不代表所有的苏军kv1重型坦克都是如此优秀。
苏军坦克部队为了追求钢铁洪流的大规模战时生产而制定的优先设计方针,无疑将“量”的重要性摆在了首位。
而这对于重工业基础刚刚起步发展不久,且与英、德、法这样的西欧老牌工业强国仍存在不小差距的苏联来说,从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下来的坦克难免出现质量瑕疵而非精益求精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猛烈的坦克撞击对于大毛病没有却又小毛病不断的普通量产型kv1重型坦克来说,无疑是一针导致坦克战场抛锚进而失去战斗力的恶性催化剂。
经此一次撞击之后足足有三辆kv1重型坦克因履带撞断,或是撞飞了导向轮等问题而失去了机动能力。
尽管英勇的苏军坦克兵们以这种近乎一换一的方式报销掉了和己方同等数量的德军坦克,并且仍有部分kv1重型坦克在撞击之后未受到致命创伤而依旧能够勉强作战。
但这一结果对于在坦克数量上与德军相比,存在明显劣势的马拉申科所率第一重型坦克连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事。
一来二去的反复战斗和撞击折腾之下,马拉申科所率领的下属第一重型坦克连,现在已经只剩下了5辆kv1重型坦克和一辆t34中型坦克仍旧具备继续战斗能力。
并且这还是算上马拉申科自己的营部指挥座车包含在内,相比刚刚与德军坦克**手时足足少了一半的数量。
尽管敌对的德军坦克群相比马拉申科所率第一重型坦克连来说损失更大,交手时浩浩荡荡驶来的40余辆德军坦克眼下已经只剩下了区区十来辆还具备战斗能力,但其对比马拉申科手头这最后六辆坦克来说仍旧具备着足足三倍的压倒性数量优势。
硝烟弥漫的炽热战场之上到处都是熊熊燃烧中的苏德两军坦克残骸。
焦黑的尸体倒挂在坦克炮塔上被从座舱里冒出的凶猛火舌炙烤地滋滋冒油、令人作呕,一动不动的苏军kv1重型坦克尽管外表看起来完好无损也没有任何着火和殉爆的痕迹,但其内部的五名车组成员却早已在多辆德军坦克使用40型钨芯穿甲弹的抵近开火射击下,被打成了一坨坨连人形都拼不起来的血腥肉酱。
于方才的坦克撞击中“同归于尽”而又纷纷动弹不得的kv1重型坦克与四号坦克,几乎同时揭开了各自的炮塔顶盖。
手持着索米冲锋枪的苏军坦克车长刚刚将脑袋探出炮塔外还未来得及将双臂舒展开来,已经先手一步举起了手中mp40冲锋枪的德军四号坦克车长当即扣动扳机,毫不留情地将那颗黑色坦克帽下的大好人头如同马蜂窝一般打了个稀烂。
一击得手后的德军坦克车长正准备跃下炮塔逃离,看似如同死一般沉寂的kv1重型坦克炮塔却在这时再度悄然转起,黑洞洞的炮口内装填着的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在火光跳跃中,瞬间便将四号坦克的炮塔在不到五米的贴脸射击距离上直接开炮轰上了天。
弃车逃离后的苏德两军坦克兵来不及照顾受伤的战友,紧握在手中的各式自卫冲锋枪与手枪成了这些“坦克步兵”的杀敌利器。
围绕在各自坦克残骸旁不断开火扫射的冲锋枪,将原本已经弃车逃离的对方坦克兵打成了马蜂窝,头戴着尚未来得及摘下耳机的德军坦克车长,甚至与职位相当的苏军坦克车长用拳头和牙齿在下车后直接相互扭打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