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自己的前沿观察指挥所内手持着望远镜,看着那些德军小口径75毫米步兵炮和迫击炮炮弹在己方的防御阵地上不停落下炸响,再加上德军装甲部队的不断施压进攻后。
感觉自己就快喘不过气来的内务部边防21师师长顿斯科伊上校,直接一把甩飞了自己手中的望远镜而瞬间气不打一处来。
“再这么下去迟早被那些德国佬给活活压死!通知师属炮兵团给我立刻开炮,打出拦截弹幕把他们的坦克逼退下去!”
比起顿斯科伊上校的怒火中烧和如老牛般直喘粗气,一旁的政委显然要比这位军事主官来的更加沉稳一些。
“刚刚我去加斯科夫的炮兵团看过了,他们现在的弹药储备只够再打不超过十分钟的齐射火力覆盖,之后就只能抄起步枪上刺刀去一线阵地协助防守了。”
“军事上的事情应该是你这位军事主管来指挥下决定,我只是提醒一下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必须慎重。”
“做个决定吧,师长同志。”
在自己政委的劝解下犹豫再三,逐渐平复了呼吸之后的顿斯科伊上校最终还是在理智的指引下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五分钟,打电话告诉加斯科夫,让他的炮兵团朝前沿阵地三百米位置打五分钟的弹幕齐射然后立刻停火,没有我的命令严禁擅自开火!每一发炮弹都必须节省规划,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以往了。”
听完了自己搭档所下的命令之后随即转过身去走到了桌旁的电话边上提起话筒,自知三百米的前沿阵地弹幕齐射距离对于己方来说是多么危险的政委却别无他法,即便是受到己方炮击误伤也总要好过被德国人冲上来占领了阵地。
一通电话之后仅仅一分钟时间内就纷至沓来的重炮呼啸声,瞬间便在苏军前沿防御阵地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上瞬间炸响。
师属152、122重炮的火力之强大程度的确非同凡响,以成建制师属炮兵团规模展开齐射的苏军野战炮兵部队给予了即将突破阵地的德军以极大的杀伤。
几辆瞬间被重炮弹幕笼罩进去的德军坦克,遭到了大口径榴弹以抛物线弹道命中脆弱的穹甲部位,就像是被开瓶的香槟酒一般瞬间引发了坦克殉爆进而迸发出炽热而耀眼的死亡烈焰。
被苏军一波重炮弹幕直接洗脸的德军进攻部队仅仅五分钟时间,就折进去了将近一个整建制满编营的步兵和十几辆坦克。
按照以往情况来说遭受到了如此严重损失之后的德军肯定会战术撤退重整进攻部队,但眼下已经对胜利唾手可得的德军显然不甘心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这一波攻势。
又一波新冲上来的攻击部队在整合了被苏军炮兵暂时压制的先一波剩余部队之后,立刻以更加强大的步坦协同攻势再度冲了上来。
从望远镜内看到自己预期的战术目的没有达成的顿斯科伊上校恨得紧咬牙关,可就在这时,从德军出发阵地大后方隆隆驶来的火车般轰鸣声却打断了顿斯科伊上校的脑回路而陡然响起。
“不好,是德国佬炮兵的报复还击!速度怎么这么快!?”
根据来袭炮火方位和弹道,精密测算出了苏军炮兵阵地所在方向和大致位置的德军炮兵没用多久,便调校诸元完毕朝着苏军炮兵阵地发起了报复性还击炮战。
早已意识到自己对手的处境大不如以前的德军炮兵,总算在列宁格勒包围战中找回了面子。
弹药供应和火炮数量均大不如前的苏军野战炮兵部队,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把德军炮兵按在地上摩擦。一直以来都在苏军炮兵面前跟弟弟一样的德军炮兵这下终于扬眉吐气一把,甚至敢于玩起了炮战对轰。
在火炮诸多参数性能及射程上均要远落后于苏军的德军炮兵,这一次却能够顺利发起炮战反击与苏军炮兵直接登台对轰并非没有原因。
被后世军迷们誉为“黑科技之乡德意志”的德军,总是各种最尖端军事武器技术的先行者与实验者,尽管这些在当时看来实属黑科技级别的各种尖端武器性能有好有坏、战场表现优劣不一,但这些新型武器装备对于战场规则的变革性和武器未来发展引领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在此次炮战反击中被德军用来向苏军炮兵还以颜色,并测试其实战性能的150毫米r.gr.19fes型火箭增程炮弹便是这样一款划时代性的武器。
关于这款火箭增程炮弹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德军每个步兵师都标配装备的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开始说起。
这种诞生于三十年代初,由莱茵金属公司与克虏伯公司两架德国军火巨头合作开发的师属重型火炮,恰好赶上了希特勒上台后带领德国挣脱了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与禁锢,随之开始大批量生产并作为德军步兵师的标配师属重炮配给部队,每师装备12门用作师属重火力支援。
但这种体内同时流淌着克虏伯与莱茵金属公司两家军火巨头名贵之血的重型榴弹炮,在实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却与之名号完全不符而令人大跌眼镜。
该型德军步兵师标配师属重炮不到15公里的极限射程,不但难以匹敌苏军a-19型122毫米加农榴弹炮的最大20公里极限射程。
甚至连不论是口径亦或是弹丸质量,都要超出其一号的苏军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的17公里最大射程都只能望其项背,更无谈去追上令德军士兵闻风丧胆的b-4型203毫米“斯大林之锤”重型榴弹炮。
“打不上、够不着”的尴尬情况使得本就数量上不及苏军野战炮兵集团的德军炮兵,在巴巴罗萨行动发起后更是因为手中装备质量上的劣势,彻底沦为了苏军炮兵的嘲讽和调教对象,堪称同时期全地球最强的苏军野战炮兵集团基本没把对手的德军炮兵放在过眼里。
但所幸的是,早在对欧闪击战发起时就在英法联军的重炮手中吃过一次瘪的德军,已然认识到了其炮兵装备上的不足和劣势并开始着手改进。
有鉴于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已经成为德军一线所有步兵师标配的制式装备,大规模地去更新换代火炮本身不但代价高昂且不现实。
脑洞大开的德军火炮工程师团队直接另辟蹊径地开始选择在炮弹上面大做文章,其最终所诞生出来的产物便是这款150毫米r.gr.19fes型火箭增程炮弹。
该型火箭增程炮弹与常规高爆榴弹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在于其弹丸的内部结构。
其弹丸末端在战斗部装药室之后设置了一个额外的火箭发动机舱室,与前部的弹丸战斗部装药室之间并不相连并以弹体隔开。
火箭发动机舱室设有底部防护板,用以防止较为脆弱的火箭发动机在使用常规发射药开炮出膛时,被高膛压的强力发射药损坏。
该型炮弹弹丸在出膛之后会像寻常普通炮弹一样,继续借助炮膛发射药提供的发射动能在空气中惯性飞行。
当炮膛内的发射药提供动能,在弹丸出膛飞出了足够远的距离,因飞行中与空气摩擦和地心引力作用而即将耗尽,逼近火炮的极限射程之时。
装备于火箭发动机舱室内的延时引信会自动触发火箭发动机开始点火运转,用于保护脆弱火箭发动机不受高膛压发射药损坏的弹丸底部防护板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