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前进!压制住德国佬的步兵,所有车组机枪火力保持最大!各车组装填高爆弹,优先砸了德国佬的反坦克炮小组,其次是机枪火力点,不要让德国佬的突击小组靠近我们的坦克!”
第二道预设防御阵地之后既是叶利尼亚城的主城区,背水一战的德军深知这最后一道阵地一旦丢失就必将展开残酷如绞肉机一般的血腥巷战。
大量技术装备与重型反坦克装备的损失,使得这两个国防军步兵师根本没有把握能够像之前的大德意志步兵团一样,在巷战里和苏军攻城部队杀的有来有回又难分胜负。
像大德意志步兵团这种拥有荣誉称号的国防军部队,别说是那足足14个战斗营的超大规模编制,光是大德意志步兵团在德国国防军序列当中享有优质兵源供给,与装备优先供应权的这两大特权就足以力压这两支普通国防军步兵师一头。
深知己方这两个普通步兵师即便是捆到一起,可能都比不上大德意志步兵团作战实力的两名德军师长只能顶着头皮硬上。
掌握在手中那仅存的最后预备队在开战尚不多时的眼下便全部一股脑地投入了阵地,以求能够在苏军后续大部队彻底冲垮阵地防御前将这支苏军重型坦克尖兵赶出阵地。
携带着技术手榴弹与燃烧瓶的德军突击小组就像是鼹鼠一般在阵地交通壕内来回乱窜,通通猫着腰而仅露出头顶钢盔一角的德军突击小组们尽管已经竭尽全力想要靠近上前,但已经在党卫军帝国师那里吃过一次大亏的马拉申科又岂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为了阻止德军反坦克突击小组的不断靠近,已经杀红了眼的苏军坦克车组甚至在解决了德军反坦克炮后调转炮塔,将炮膛内装填着的76毫米高爆弹径直射向了这些血肉之躯而全无防御的德军步兵。
车体航向机枪、炮塔同轴机枪、76毫米坦克主炮、甚至是直接揭开炮塔顶盖后探出身去,使用索米冲锋枪凶猛的自动火力抵近扫射企图靠近上来的德军步兵。
第一重型坦克突破营不顾一切的疯狂火力投射,使得企图抵近上前摧毁苏军坦克的德军步兵突击小组们遭受到了巨大的伤亡。
能够被7.62毫米车载dt轻机枪和索米冲锋枪乱枪打成马蜂窝的德军士兵起码还能留个全尸,凭借着炮塔内置第一弹药架带来的快速装填加成,爆发出五秒一发惊人射速的kv1重型坦克76毫米主炮则是更加不留情面。
一发76毫米高爆弹若是直接命中,则可以瞬间报销一个五人组成的德军步兵反坦克突击小组。
尽管有着阵地交通壕与坑道转移做掩护的德军步兵已经尽量压低了身影,但以面为杀伤半径的76毫米高爆弹往往根本不需要准确命中,即便是距离二十米远的爆炸也足以将这些血肉之躯的德军步兵彻底抹杀当场。
不断发起反扑进攻的德军却终究一次又一次地以失败告终,屹立于德军阵地之上的第一重型坦克突破营就像是一堵推不翻也砸不烂的铜墙铁壁,在坚挺屹立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地让不甘服输的德军步兵碰的头破血流铩羽而归。
88炮全军覆没、小水管反坦克炮无能为力、空中支援受阻、步兵反坦克突击小组一次又一次被打得头破血流......
因急于求成而对巴巴罗萨入侵行动的准备不充分,以及对苏军装甲部队具体实力的错误估计,现在终于酿成了无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眼下德军这两个步兵师面对苏军重型坦克的黔驴技穷,实际上就是整个1941年苏德战争的局部缩影。在整体战略上占据优势的德军却在装备质量和局部战术上遭遇严重掣肘,失去了空中支援和88炮这两样法宝后的德军步兵面对苏军钢铁洪流实在是有心无力。
没能等到己方预备队将苏军重型坦克集群赶出阵地的德军指挥官,却最终等来了苏军后续步兵集团已经开始从阵地缺口疯狂涌入的灾难性消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遭重创的德军步兵面对苏军步兵占据绝对人数优势的集团冲锋已经是无能为力。短兵相接的阵地争夺战眼看无法避免,而这种情况下最终获胜的几乎毫无疑问将是兵力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眼下已经被再一次突破了防御阵地后的两个德军步兵师来说,也是一样。
尽管又一次被苏军捅穿了防御阵地后紧接着开始阵地争夺战的德军指挥官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力为转移的战局却依旧在朝着于德军不利的方向不断继续前进。
在这种不论是兵力亦或是技术装备都处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想要夺回已经被突破的阵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办法了,继续再这样打下去的话用不了两个小时我们这两个步兵师就会被伊万们给彻底吃干净。趁着现在后路还没被切断、阵地还没被贯穿之前,守住叶利尼亚城城区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尽管做出放弃叶利尼亚城外郊区野战防御阵地的决定已是无比艰难,但这却还远远比不上德军眼下所头顶的巨大苏军进攻压力来的更加凶猛。
想要生存下去就只有选择撤退,否则就必将面临注定的毁灭。
撤往叶利尼亚城城区之内与苏军展开巷战还尚存一线胜利的希望,继续和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打这种短兵相接的阵地争夺战无疑就是自取灭亡。
看得懂,悟得明,但却想破脑袋也没办法找出第二条破解之道。
朱可夫对于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的精华就在于此,这不是那些耍心眼斗智商的狡猾阴谋战术与反破解,而是真真正正以实力造就而成,可以摆在光天化日之下拉开架势狠狠干上一场又不怕破解的阳谋战术。
从缺口处源源不断攻入阵地后向德军发起一波接一波步兵集团冲锋的苏军终于摧垮了敌人,战局已是不可逆转性劣势的德军只得像之前的第一道防御阵地时那样留下后卫部队且战且退,由马拉申科所率领的第一重型坦克突破营又一次冲在了苏军队伍的最前面充当起了先锋。
“所有车组全速发起冲锋追击敌人!不要被那些德国佬的散兵坑和块状抵抗阵地拖住了脚步。穿插切割德国佬的后卫部队,这帮两条腿的混蛋今天必须要留在这里!”
舍弃了步兵后只以单纯的本部坦克独自发起追击行动,指挥着自己部队发起冲击的马拉申科并不急于求成而贪功冒进。
对于一旦孤军深入撤退中的德军步兵师腹地后,很有可能会面临着四面楚歌而被反包围的危险一清二楚。
小心谨慎的马拉申科指挥着麾下三个坦克连以左右穿插加正面追击同时展开的方式,不断切割消灭着德军步兵师的后卫部队。
具体形容的话就好像是追着一块不停向前逃跑中的肥肉紧追不放,在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的同时,使用手中的剃刀不断从肥肉身上割下一块接一块的肉来使其脱离主体,并被后方紧跟上来的苏军步兵所接管处理。
之后再继续重复之前的追击分割过程,就像慢慢放血一般如此往复。
识破了马拉申科所采用的这种“慢性死亡”阴险毒辣战术后,两个退向叶利尼亚城区的德军步兵师此刻却又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