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在我看来,只有死了的德国佬和举手投降后的德国佬才是好的德国人,对待这些呐粹法希斯的走狗必须要毫不手软!我和我的部队已经做好了面对任何战斗的准备,即便是牺牲阵亡也有我们的钢铁战车作为我们的坟墓,这就是我们的最终归宿!绝不可能倒在背对向敌的逃跑之路上!”

即便是在后世的今天看来,指挥苏联红军痛宰了东线战场上几乎所有德军部队,并将大大小小一大票德军名将挨个打服的朱可夫也绝对是一个骨子里就充满暴力基因的铁血将领,这一点单从其指挥部队的硬派作风和对任何德军部队的粉碎性攻击上就能看得出来。

当这么一位骨子里就充满暴力基因的铁血名将,听到马拉申科口中那夹杂着德军尸体血腥味道的坚毅话语之后,被马拉申科口中这一番及对胃口的话语说到了心坎里的朱可夫不由再度淡然一笑。

“如果那些集团军司令员们也能有像你这样的决心和想法,即将打响的进攻行动应当会轻松许多。”

因得知古德里安所率第2装甲集群的向南转移,而有利于接下来进攻行动部署的朱可夫此刻可谓是心情颇佳,这位对大兵团集团作战指挥和装甲兵运用方面颇有研究而又造诣颇深的红军战神当即话锋一转。

“跟我谈谈你对眼下敌我两军坦克装甲兵的看法和未来可能性吧,马拉申科少校。尽管畅所欲言没有关系,这只是一场私下里的探讨,我对你在坦克方面的独到看法和见解很感兴趣。”

自见到朱可夫的第一面起便已经才想到了这位红军战神可能会向自己提出如此类似的问题,自后世穿越而来的马拉申科在稍事思考片刻后随即组织好了语言缓缓开口。

“司令员同志,我认为德军在遭遇到了眼下1941年刚刚发动入侵行动的这场始料未及的装甲危机之后,一定会有针对性地加紧研发新式坦克以试图扭转前线上的装甲对抗劣势。从长远角度来看的话,我想我们红军应该尽早做好随时面对德军投入新式坦克的战斗准备。”

听到马拉申科口中所言内容之后,并不感到意外的朱可夫当即面色平淡中紧随开口。

“这一点我在来到前线之前就已经和莫斯科总参部的高级指战员们探讨过了。”

“客观地说,德国人不论是在工业制造能力上亦或是战争科技的发展上都要比我们苏联先进一头,这是不容争辩又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

“在战争爆发之前,我曾经专门研究过德国人在早先对欧作战当中的一些具体战争情况。事实上,德国人自闪击波兰开战以来一路至今的装甲作战当中并没有取得什么质量优势,仅仅只是单纯的先进战术弥补了质量方面的缺失,而打赢了因循守旧的英法联军而已。”

“德国人手中大量装备的主力三号和四号坦克不但对我们红军主力坦克毫无优势,即便是面对法国人的索玛s35中型坦克、b1重型坦克以及英国人的玛蒂尔达也是劣势明显。”

“只不过那些愚蠢到令人发指的高卢雄鸡和约翰牛在战争艺术上完全不是德国人的对手,优势的装备价值被战术指挥方面的愚蠢透顶完全淹没。虽然连我自己都不愿意去承认这一点,但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红军已经犯下了很多之前英法联军曾经犯下过的错误。”

“在对待德国人的先进闪电战战法上,我们红军的作战理念和战术体系必须得到彻底的改进。传统的步兵进攻已经开始逐渐被装甲战争所替代,只有及时而全面地改进我们红军的战略战术体系后才能彻底扭转眼下对德军的整体战略劣势。”

原以为自己从后世带来的一套二战总结分析理论能在朱可夫面前随便显摆显摆,但眼下心中惊愕无比的马拉申科可没想到1941年的朱可夫,就已经能够对战争的态势做出如此精准而几乎完全正确的判断分析。

惊讶于朱可夫那杰出的宏观战略分析研判能力之余,意识到自己应该做出一些更精准预测的马拉申科在细细思索后随即再度开口。

“自德军6月底发动入侵行动以来已经过去的时间并不算太久,德国人即便是发现并意识到我军t34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的绝对质量优势碾压之后,在短时间内也应当是没有办法立即投产新式的坦克来加以应对。”

“一款新式坦克从军方招标到设计论证再到样车试制直到最后的大规模定型投产,这对于眼下处于战争状态的德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一时半会就能轻松完成的过程。”

被马拉申科口中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详细分析推理吊起了兴趣,意识到眼前这名年轻的坦克兵少校肚子里的油水可能比自己想象中更加丰富的朱可夫,当即面带肯定神色之余点头开口。

“继续说下去,马拉申科少校,你的推理很有独到之处。”

“是的,司令员同志。”

“我个人推断德国人应当没有能力在1941年就将足以应对我军坦克质量优势的新式坦克投入战斗,在此基础上对德国人而言,应对前线装备劣势的最好解决办法应当就是对既有的旧型号装备加以改进,成熟的技术加上足以迅速大规模投入批量生产的后方既有生产线才是德国人的最优选择。”

“因此我认为,德国人眼下应当已经开始了对现有型号坦克的改进设计工作。改进的核心重点应当就是加强坦克火力,以确保能够对我军的t34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在常规交战距离内有效击穿,其次是增加坦克的防护性能确保其战场生存性,机动性最后。”

“至于改进工作的具体坦克平台,老旧的一二号坦克和35t、38t坦克明显已经设计过时而不堪重负。德国人的改进重点应当是以其最新锐的三四号坦克为基础,在既有设计之上做出以火力输出为优先原则的火力、机动、防护三要素权衡妥协,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改进后的新型坦克尽快投入一线战场以试图扭转装备劣势。”

在苏德战争刚刚爆发的1941年初,绝大多数的苏联坦克设计师团队乃至于苏军高层指战员和政治领导阶层,都尚未对德军装甲部队的研发能力和更新换代能力有一个清楚且准确的认识。

自德军赢得对欧闪电战,将法国彻底征服并顺带着将英国人赶回本土驱逐出欧洲大陆以后,其装甲部队当中的主力装备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更新换代与改进加强。

装备24倍口径短管75毫米主炮的早期型四号坦克一直到巴巴罗萨行动发起时,都是德军装甲部队序列当中最新锐的主力坦克型号。

这一型短管炮四号坦克与三号坦克一道,共同组成了德军在巴巴罗萨行动发起时的绝对装甲兵主力,同时亦是德军在面对“t34危机”时表现乏力的最直接导致原因。

性能优良可靠的t34坦克以及德军装甲部队相形见绌下的糟糕质量劣势,使得苏军高级指战员与党政军高层领导人们一度产生了过于自负的危险想法,认为苏军坦克的质量优势将会在德军坦克进展缓慢的更新换代面前一直保持下去。

这种极度危险而又过于自负的想法,无疑将整个苏军坦克部队置于了极为不利的发展前景之下。

各种改进型的主力坦克方案不是因为设计质量不过关,就是因为无法满足战时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最主要要求而被一一毙掉。

传奇与荣耀》小说在线阅读_第6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钢铁洪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传奇与荣耀第6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