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到88毫米穿甲弹命中瞬间所带来的那几近击穿的巨大冲击力,而导致车组成员短暂失去意识并骤停下来的马拉申科座车却于眼下再次发动起来,那蓬勃而起的乌黑柴油尾气和履带碾过土壤后的卡卡作响声在德军士兵眼里简直是怪物一般的存在。
“上帝呀!难道连88炮都拿这辆怪兽坦克没办法吗?这...这下该怎么办?”
对于步兵专业的阵地防守德军士兵们而言,并非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入射夹角和等效防御装甲是怎样一个概念。其眼中唯一所能看到的事实便只有己方赖以仰仗的战神88炮,居然无法在如此近的距离之上阻挡住苏军这辆怪兽般的重型坦克!
这对于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景之后的相当一部分德军士兵来说,都可谓是一个压垮了救命稻草般的巨大心理冲击。
面对如此这般足以让人心生胆寒的可怕场景,并非所有的德军士兵都陷入惊恐和短暂的失神无助。一些头盔和领章上标注着ss闪电符号的德军士兵,在见此场景后却是熟视无睹一般的可怕冷静。
“如果伊万们的坦克无法被击毁,那么一定是你们的勇气距离它的位置还不够近!”
当一字排开的近三十辆苏军kv1重型坦克挟势不可挡劲头,以相对惨重的代价消灭了数门试图阻挡其前进的德军88炮,并最终一路咆哮着引擎碾上了德军第二道防御阵地上的第一条步兵战壕之时。
心中默念着帝国师师长豪塞尔临战训话的数十名党卫军当即掏出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集束手雷,以近乎疯狂一般却又堪称无比冷静的姿态猫腰冲到了于头顶之上正隆隆碾过的苏军重型坦克身旁。用那堪比将手臂塞入轰鸣绞肉机般的勇气,瞬间抬手将手里滋滋冒烟的七枚制m24长柄集束手榴弹塞入了苏军重型坦克的履带当中。
等到那些紧跟在己方重型坦克身后的苏军步兵反应过来德军的意图时却已是为时已晚,尽管绝大多数担任突击任务的党卫军帝国师士兵在完成任务后的一瞬间,便被紧随而至的苏军步兵瞬间打得满身枪眼而毙命当场,但那些滋滋冒烟中的m24集束手榴弹却已是毫无疑问地被塞入到了kv1重型坦克的履带当中。
作为对一战时期德军手榴弹的进一步改良版本,以进攻型手雷身份面世的m24型长柄手榴弹不但有着绰号“马铃薯捣碎器”的巨大体形,其高达170克tnt当量的战斗部装药在同时期的二战各国制式手雷中也足以问鼎群雄。
将威力如此巨大的进攻型手榴弹以七枚一捆的集束手雷方式塞进kv1重型坦克的履带之内,合计超过一公斤tnt爆炸当量的强劲威力,尽管还尚不足以击穿kv1重型坦克车体侧面处厚重的75毫米均质钢装甲,但是将以单纯刚性结合后连接在一起的坦克履带给炸成两截却还是稳拿把攥的。
轰——
在接连响起的集束手雷巨大爆炸声中纷纷停顿抛锚,足足12辆被炸断了履带的kv1重型坦克当即于一顿之后被迫刹车停下。面对四面八方接连不断响起的交火声和交织着德语与俄语的各种大声呐喊,这些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后已成困兽状态的kv1重型坦克显然在炮塔摇摆中有些不知所措。
虽已料到了党卫军会比国防军更加难缠的马拉申科,却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这般场景。这些压根就是抱着必死心态来用集束手雷炸苏军坦克的党卫军完全可以说是亡命之徒,这种近乎于半自杀式的疯狂袭击的确带给了从未见过如此这般场景的马拉申科以极大的震慑。
“见过不要命的还没见过这么疯狂的,这帮党卫军的家伙这么做和那些昭和日本鬼子有什么区别?他妈的就差捆着丨炸丨药包往坦克上撞了!”
不论此刻马拉申科心中的吐槽和震惊达到了何种程度,这些绝大多数都已经被苏军步兵毙命当场的党卫军所发起攻击,的确是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而又行之有效。
被炸断了履带的12辆kv1重型坦克眼下已是如断腿猛兽般困在原地而动弹不得,火力、防护、机动三大重要指标间彻底缺失了一环的坦克会在激烈的战场上面临什么样的处境,这样的结果对于马拉申科这位后世穿越者而言简直就是不言而喻。
果不其然,正当内心世界里激烈博弈中的马拉申科正思考着下一道命令计划之时,眼看己方敢死队攻击得手后已经将苏军重型坦克炸瘫当场的阵地德军,立刻便开始了落井下石般的补刀行动。
阵地之上错综复杂的步兵战壕交通网无疑为德军士兵的机动隐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刚刚冲入了第一道步兵战壕,正在与德军士兵争夺控制权的苏军步兵此时显然有些无暇他顾。
而另一边,借此机会利用侧翼步兵战壕,摸进到了距离瘫痪kv1重型坦克仅有数米远地方的德军突击小组随即开始行动,高举于手中正熊熊燃烧中的汽油燃烧瓶当即如下雨般朝着动弹不得的苏军重型坦克径直飞去。
当将液态汽油与人工橡胶混合在一起后装入其中的燃烧瓶碎裂开来时,这种质地粘稠的半固态液体当即如融化的巧克力一般燃烧着熊熊烈焰,顺着苏军kv1重型坦克车尾部上端的发动机舱盖散热窗处渗透流进了坦克之内。
尽管采用不易挥发而又质地粘稠的柴油作为动力燃料的苏军重型坦克动力舱,几乎不会被这种程度的明火所引燃爆炸。
但在液态汽油之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掺入了人工橡胶后的德军燃烧瓶却已是今非昔比,不但其燃烧的可持续时间因为人工橡胶这种可燃物的加入而被呈几何倍数放大,人工橡胶燃烧时所释放出的大量乌黑浓烟,对于拥挤在狭窄车内环境中进行作战的苏军坦克车组成员们来说更是堪称致命无比。
这种在多枚燃烧弹集火攻击下,就像是在坦克发动机舱内点燃了一个橡胶轮胎般所释放的大量剧毒黑烟,很快便将原本还打算继续坚持战斗的苏军坦克车组成员们熏得咳嗽不止而又承受不住,进而在没有得到马拉申科明确命令的情况下开始掀开逃生舱盖纷纷准备弃车逃生。
于一旁战壕当中正守株待兔的德军突击小组很显然就是为了等待这样时刻的到来,紧握于手中的mp3840冲锋枪与毛瑟98k步枪当即抬起枪口一阵集火乱射。刚刚将上半身探出了坦克炮塔外准备逃生的苏军坦克车组成员们,就这样悲催地挂死在了自己座车之上。
如此这般的情景不单单只是个别情况,埋伏在纵横交错多条战壕内的德军突击小组几乎是同时开始行动而差不多尽数得逞。
几乎浑身上下都在由内而外渗冒出浓浓黑烟的十余辆苏军kv1重型坦克残骸当中,有数量kv1重型坦克残骸内的火势已经被这些粘稠半液体状而又无孔不入的火舌,钻进了车体战斗舱内进而迸发出愈发凶猛的火苗。
当浸染于熊熊烈焰和浓烟炙烤下的弹药架,因终于达到了温度临界点而发生了强烈的弹药殉爆之时,终于意识到这一切原来是德军早有预谋的马拉申科这才于巨大的爆炸声中如梦初醒。
至于第一道防御阵地之上的大德意志步兵团士兵在被攻克阵地时为何没有采取如此行动,眼下那些身穿着ss双闪电领章作战服的党卫军帝国师突击小组们正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