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伊乌什金!朝着山包边缘处靠近德国佬88炮组的土层薄弱位置开火,在保证不触发穿甲延时引信的同时给我把那该死的小山包打穿!不管杀伤效果如何,至少要让那些德国佬尝尝我们的炮弹!”

作为二战时期装备于苏联红军当中的经典76毫米穿甲弹之一,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所采用的穿甲杀伤原理可谓是非常简单。

当一枚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出膛之后,作为弹头尖端部分接触到敌方坦克装甲之上的用以减小风阻、提高炮弹抵达目标时剩余存速和动能的穿甲弹风帽,会因为受到外力挤压撞击而率先变形碎裂。

在这之后,被罩在风帽之下的顿头穿甲弹本身,会借助着残余发射动能继续向前推进并侵彻敌方坦克装甲。

当这枚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在抵达目标后的剩余发射动能足以击穿目标装甲板时,在侵彻敌方装甲的过程中,因为被击穿装甲厚度达到撞击引信要求后的穿甲延时引信则会被触发。

从而做到在击穿敌方坦克装甲后打入敌方坦克乘员战斗室内部时引爆战斗部装药,以破碎的弹片和战斗部装药小规模爆炸来给予敌方坦克内部严重的杀伤。

装备于苏军76毫米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之上的穿甲延时引信灵敏度,因其生产批次和工人手工工艺的上下浮动不同而大致为15毫米左右厚度的均质钢装甲。

也就是说,只有当被击穿装甲在弹道前进路线上的等效装甲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的穿甲延时引信才会得以触发从而引爆战斗部装药。

反之,若是被击穿装甲在弹道前进路线上的等效装甲总厚度小于15毫米,那么这发穿甲而过的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就很可能不会触发穿甲延时引信,自然也就无法引爆战斗部装药,也就是我们通常字面意思上所理解的“过穿”。

而眼下,手中的高爆弹因为“一碰即炸”的撞击引信灵敏度问题,而无法对躲藏在小山包掩体之后的德军88炮炮组产生任何实质性杀伤。

灵机一动的马拉申科随即想到了使用穿甲弹来试图击穿小土坡边缘的土层薄弱位置,让穿甲弹穿土而过之后从而得以杀伤躲藏在其后的德军炮组。

尽管如此这般的做法从理论上来说的确可行,但面前这座小土坡的土层结构有多硬、厚度又是几何、穿甲弹打上去之后的土层会在多厚的情况下触发穿甲延时引信,从而导致穿甲弹直接无效爆炸的白费结果。

这一系列牵扯到实地考察和几何计算的问题马拉申科自然是无心思考的,眼下的马拉申科只有寄希望于炮手伊乌什金的炮术的确可以精湛到他所寄希望的程度。

“明白了,车长同志!我这就试试看!”

同样毕业于坦克兵学员的炮手伊乌什金少尉尽管要比马拉申科年轻不少,但其精湛的炮术却是在之前的卢茨克到布罗德会战当中展露过头角并被马拉申科所看中的。否则的话,马拉申科也没有必要去让这样一个伤还没好利索的家伙来担任自己的炮手这么重要的职务。

在不足百米距离上凭借着手中四倍光学放大倍率的瞄准炮镜,屏住呼吸中的伊乌什金对那座躲藏着德军炮组的小山包已是完整直观地清晰可见。

就像是古代剑客高手相互决斗过招间那种时间流速仿佛都变慢了的感觉一样,恍惚之间几乎已经是人炮合一的伊乌什金在确信自己已经瞄准了自认为的合适位置之后,瞬间踩下发射踏板的右脚已然是没有任何的犹豫。

“正中靶心,德国佬。”

炮口飞行初速高达650米一秒的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瞬间毫无悬念地将小山包边缘位置,开出了一个碗口大小的灼热击穿孔。

击穿了足足40公分湿软土层后的风帽穿甲榴弹,正如马拉申科所期望的那般没有被触发穿甲延时引信而引爆战斗部装药。飞行速度锐减至500米每秒以下的穿甲榴弹尽管已经风帽破碎而飞行阻力大增,但其剩余的炮弹出膛动能却依旧在推送着这发炮弹继续向前笔直飞去。

咣当——

伴随着一声76毫米穿甲弹与88炮炮闩上部液压高低机碰撞在一起后的巨大撞击声回荡在耳边,原本还在炮位上紧张忙碌地进行着再装填工作的德军88炮炮组瞬间为之一愣,这道沉闷的炮弹撞击声究竟意味着什么几乎是不言而喻。

“...跳...跳弹...继续装填!快!俄国佬的炮弹跳弹了,不用怕!赶在他们下次开火前消灭他们!快!”

弹头风帽的破碎与土层本身的受力挤压作用,使得这发风帽穿甲榴弹在洞穿了土层之后稍稍有些被改变了原本笔直的弹道飞行轨迹。

本应精准打在德军88炮炮身之上的76毫米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十分遗憾地与之擦肩而过,高速飞行中的顿头穿甲弹仅仅只是将德军88炮的炮身上部液压高低机蹭出了一串火花之后便被瞬间弹飞,过于狭小的炮弹入射夹角使得防御系数远不如均质钢装甲的炮钢也能顺理成章地产生跳弹效果。

于自己的车长潜望观瞄镜内,看到了那发拖曳着银白色曳光的己方穿甲弹于小山包之后朝着半空之中被径直弹飞。

意识到了这发穿甲弹攻击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伤害,而是发生了跳弹的马拉申科却并未因此气馁。

相反,如此这般的结果恰恰说明了马拉申科的计划是可行的,从小山包边缘薄弱土层处洞穿而过的风帽穿甲榴弹,的确可以在不触发穿甲延时引信的情况下伤及到之后隐藏的德军88炮本体,这样的结果对于眼下的马拉申科来说已然是足矣。

“基里尔,穿甲弹装填!继续!”

“伊乌什金,炮镜密位调整向右两度,同一击穿点!再来一炮!”

“明白了,车长同志!”

轻轻摇动握于手心的炮塔方向机调节轮之后将主炮再度校准完毕,黑洞洞的76毫米炮口随即便在伊乌什金少尉轻踏发射踏板之后再度迸发出一阵炽热的火光。

再次穿土而过之后的76毫米风帽穿甲榴弹已经根据上一发的试射效果校准了炮击方位,就在这即将决定命运生死的千钧一发时刻,同样是通过手动装填而将又一发穿甲弹送入了炮闩之后的德军88炮组亦是再次开炮射击。

“一点钟方向,苏军重型坦克!开火!”

轰——

于半空中几乎是擦肩而过的两枚不同口径穿甲弹当即裹挟着爆风飞向了各自的目标。

再一次穿土而过之后的76毫米风帽穿甲榴弹终于精准地命中了德军88炮的炮架部位,厚达80公分的炮架处炮钢,早已超额满足了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的穿甲延时引信触发厚度。

击穿了炮架之后瞬间于88炮炮位炸裂开来的76毫米风帽穿甲榴弹,当即便将周围数米之内的德军88炮炮组成员全部炸飞扫倒。遭受到了如此近距离爆炸之后的88炮也是炮闩损毁严重而歪曲变形,即便是再换一队操作炮组上来也是无济于事。

与此同时,那发经由德军88炮在被击毁前最后时刻所发射的pzgr被帽风帽穿甲弹也同样命中了自己的目标,而这辆体积庞大又外表巍峨霸气明显有别于周围其他kv1的重型坦克,正是编号为177的马拉申科改进型kv1指挥座车!

在不足百米的射击距离上足以撕开最大145毫米厚度垂直均质钢装甲的88毫米穿甲弹,就像一柄重锤般重重地砸在了马拉申科座车的首上装甲板之上。

传奇与荣耀》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钢铁洪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传奇与荣耀第1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