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此役当中,难得打了一场处于防守方会战的德军第一装甲集群以逸待劳,沿着整个从卢茨克到布罗德的前线阵地上部署了一整条固若金汤般的临时性防御阵地,而这其中又尤以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所部署的布罗德小镇防线最为坚固。

作为一座位于苏联西部乌克兰境内大草原之上的边陲小镇,布罗德镇的选址设计可谓独具特色又堪称相当精巧。

当夏天雨季来临时,茫茫乌克兰大草原之上的地势低洼地带势必就会被大量的降水所淹没。显然,如此这般的地势低洼地带肯定是不适合作为小镇所在地来选址建造的。

为了避免雨季来临时的降水沉积及倒灌现象,整个布罗德小镇自最初选址建设之日起便被建立在了一处整体地势相对较高的高坡之上。

如此一来,在那个年代不擅长基建设施建造及完善的苏联人,便可以利用先天地形高度优势将雨季来临时的大量降水快速排出小镇,这在战争没有爆发的和平年代无疑给小镇上的居民带了极大的便利和生活舒适性。

但设计建造布罗德小镇的工程师团队所最终没有想象到的是,自己那堪称造福后人的设计杰作竟会在之后的某一天里给侵略自己祖国的入侵者们带来极大的战略优势。

凭借着布罗德小镇得天独厚的选址建造优势,在布罗德小镇外围部署了多道防御阵地的党卫军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可谓是占尽了地形优势。

依托着部署在小镇最外围的第一道防御阵地向着四周放眼望去,坐落于小高坡之上的布罗德小镇就像一颗被巨人之手托起来的明珠般孤傲地屹立于高坡之上。

那纵深长度将近三百余米的呈30度角度向下斜坡对于马拉申科所率领的t34坦克群来说,简直是再糟糕不过的进攻之路。

除此以外,紧贴着布罗德小镇外围部署防御的党卫军们还能够利用小镇内本身就有的基建道路进行更快速的灵活机动转移,不论是补给弹药物资与转运伤员甚至是调动预备队去填补火线空缺都有着极大的机动优势。

即便是在被苏军进攻部队突破了外围防御阵地的最糟糕情况下,进可攻退可守的党卫军们依旧能够选择撤回小镇内依托着民房建筑继续抵抗苏军进攻,这一系列的防御优势再加上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上下全体官兵那狂热的战斗意志与士气后简直是如虎添翼。

内心中默默盘算着当面之敌的德军部队手中这些可谓是应有尽有的防御优势,心情愈发凝重起来的马拉申科心中正盘算着有没有什么可供选择的有效战术进攻方案来加以执行,距离己方五百多米开外已经是肉眼可见的德军阵地上便突如其来间爆发出一阵亮眼的火光。

“正前方,一点钟方向,瞄准打头那辆苏联人的t34坦克,距离五百一十米左右,密位调节,装填穿甲弹!”

“装填完成!”

“开火!”

砰——

伴随着德军反坦克炮小组炮长的一声令下,蹲伏在炮盾后方早已用炮闩旁的光学瞄准镜将苏军先头坦克牢牢锁定的炮手,立刻便将这发50毫米的pzgr.39型全口径被帽穿甲弹在一阵炮口火光当中瞬间脱膛而出。

作为德军部署在第一道防御阵地上的前线基础型主力反坦克炮,眼下这门率先向马拉申科所率装甲一连开火的反坦克炮不是其它,正是当下德军反坦克炮序列当中作为最强主力反坦克炮而存在的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

这门拥有着60倍口径于身管长度的细长小口径反坦克炮,在发射被帽穿甲弹时有着高达835米一秒的炮口初速,单凭这一点上来说是要优于同时期装备在苏军t34坦克之上的f34型76.2毫米坦克炮的。

极高的炮口初速为这门口径偏小的轻型反坦克炮带来了在当时堪称不错的穿甲能力。

其所发射的pzgr.39型全口径被帽穿甲弹在500米距离上可击穿最大79毫米的垂直均质钢装甲,考虑到眼下德军一线反坦克炮阵地对苏军正在冲锋中的坦克群拥有一定高度落差的“高打低”优势。

这组有着较为丰富战斗经验的德军反坦克炮小组在500米左右的距离上对马拉申科所率装甲一连开火的行为,实质上并非是做愚蠢的无用功,而是真真正正可以威胁到甚至是有概率击毁t34坦克的正确选择。

叮咣——

伴随着一声板砖砸在钢板上一样的巨大沉闷撞击声犹如和尚念经般在马拉申科耳边经久回荡,意识到自己的宝贝座车刚刚脸接了一发德军穿甲弹却产生了跳弹的马拉申科立刻开始向着整个车组大声疾呼。

“德国佬的穿甲弹,不知道是坦克还是反坦克炮,位置正前方,把它找出来!”

炮口初速高达835米一秒的50毫米pzgr.39型全口径被帽穿甲弹飞行速度已经是音速的两倍有余,德军反坦克炮开火时的炮声在通过空气最终传导至马拉申科耳中之前,其发射的穿甲弹本身便已经准确命中了坦克首上部位。

几乎是来不及反应的瞬间便遭受到攻击的马拉申科耳畔只有那沉闷的撞击声回响而根本无法通过炮声来判断敌人位置,敌暗我明的战场劣势迫使着马拉申科立刻摆动起自己手中的广角潜望镜,开始顺着炮弹可能飞来的方向寻找着目标。

在现代化的高倍率电子光学观瞄仪器被装上主战坦克之前,二战时期直至冷战早期的所有类型坦克其实都饱受视野过于狭窄和有限的制约。

在当时那个战争科技尚不如现代这么发达的年代,世界各国的坦克兵们应对此状况的解决方法只有唯一一个同时也非常简单,那就是肩负着指挥全车任务的车长揭开自己头顶的车长顶盖将上半身探出车外观察战场敌情。

如此这般的情况在同时期的盟军坦克兵和德军装甲部队上都颇为常见,在各种史料记载中出现的德军坦克车长将上半身探出车外的照片便是最好的佐证。

但相较于盟军和德军,同时代的卫国战争早期苏联装甲部队却鲜有坦克车长将上半身探出炮塔外的照片,绝大多数的t34坦克所留下的照片当中都是一副车长闭门不出的铁棺材模样。

难道是有着苏维埃信仰加持的苏军坦克车长们,由于过于胆小怕死才导致不把上半身探出车外观察敌情吗?非也,导致这一特殊情况的原因不是其它,正是早期1941型t34坦克上所存在的一处糟糕设计缺陷所导致。

作为苏军装甲部队对人类历史上第一款采用系统化倾斜装甲布置的新式坦克的设计探索,t34中型坦克在人类坦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同时却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和设计缺陷之处。

以马拉申科现在所指挥的这辆1941型t3476中型坦克为例。

其一体化的巨大炮塔舱盖在那个缺少液压助力的年代要完全凭借人力开启的难度几乎不亚于做一套健身房运动,不仅如此,别出心裁的苏军工程师团队还将坦克的炮塔舱盖设计为了向前半推开启,而并非同时期德军坦克的向后揭开式舱盖。

其给出的设计理由是这样的向前开启式炮塔舱盖可以充当炮塔防弹盾的作用,有助于车组成员将上半身探出车外时给予一定的对轻武器防护能力。

尽管从纸面设计上来说这样的设计理由的确无可厚非,但当1941型t34坦克真正下发到苏军前线装甲部队开始批量列装的时候。

传奇与荣耀》小说在线阅读_第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钢铁洪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传奇与荣耀第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