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欣贞仅做了一个月有名无实的皇后,十六岁的她不得不在凄冷的西宫打发余生。由于在废吴后一事上,钱太后没有支持宪宗,宪宗对嫡母逐渐心生芥蒂。成化三年,宪宗晋封生母周太后的哥哥周寿为庆云伯,追赠周太后的父亲周能为庆云侯。对于嫡母家族的晋封,他却连提都没有提起。
新春吉祥,武汉加油!
吴氏被废黜以后,宪宗改册王贤妃为皇后。继立的王皇后,自然从中吸取了教训,对万贞儿态度友善,处处谦让,不与她争执。成化二年,三十七岁的万贞儿生下皇长子,从宫女被册为贵妃,宠幸更是无以复加。但万贵妃所生长子不久就夭折了,宪宗希望自己和万贵妃所生的孩子将来登基为帝,于是几乎每天只和万氏一个女人在一起。
钱太后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成化四年六月,思夫成疾又抑郁寡欢的钱太后薨世。按照英宗遗嘱,钱太后应该是唯一一个能够与他合葬的女人。然而钱太后刚死,周太后就坚决反对合葬之说,要求儿子为钱太后另择墓地。万贵妃投桃报李,也劝宪宗遵从母意。此时的宪宗,也已倾向母后,他召群臣商议钱太后的丧葬事宜。
彭时首先奏对说:钱太后与先帝合葬裕陵,神主祔入太庙,这是先帝的遗愿,早就定了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议?
宪宗无奈地说:朕岂不知?但母后不同意怎么办?
彭时说:皇上孝事两宫,是闻名天下的圣德之举。而要成全孝义之名,就不能不合乎礼仪。
众臣都奏道:皇上大孝,当以先帝之心为心。
宪宗说:我只是担心钱太后一旦入葬,就会使朕的母后失去与先帝合葬的机会!
内阁重臣商辂道:若不让钱太后祔葬,必将损害皇上德名。
大学士刘定之说:孝顺之道贵在守大义,而不是守长辈一时之命!
宪宗被群臣反驳的无话可说,本来就有点口吃的他,好不容易冒出一句话来:朕连生母的命令都不听了,还能算孝子吗?
看皇帝这样着急,彭时遂向宪宗建议:可以将钱太后葬于先帝之左,虚右位以待周太后将来。
彭时、商辂、刘定之随后又联名向宪宗上疏章:
太后作配先帝,正位中宫,陛下尊为太后,诏示天下。先帝全夫妇之伦,陛下尽母子之爱,于义俱得。今梓宫当合葬裕陵,主当祔庙,此不易之礼。比闻欲别卜葬地,臣等实怀疑惧。窃谓皇上所以迟疑者,必以今皇太后万寿后,当与先帝同尊,自嫌二后并配,非祖宗制。考之于古,汉文帝尊所生母薄太后,而吕后仍祔长陵。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而刘后仍祔太庙。今若陵庙之制稍有未合,则有乖前美,贻讥来叶矣。伏乞皇上采择施行!
然而对于此疏,周太后坚决不肯接受。宪宗只好又交礼部集议。
宪宗想着礼部能明白自己的意图,驳回辅臣们的建议,却没想到,礼部尚书姚廷夔为首,共计九十九位与会廷臣,都请求皇上同意彭时建议。
夹在群臣和母亲之间的宪宗左右为难,向群臣哀求道:卿等所言极是,可是朕多次向母后请求,也没能得到母后依允。朕违背礼仪是不孝,违背母亲也是不孝,诸爱卿倒是给朕想个法子?
对于孝得没了原则的皇帝,群臣执着如初,都激起一腔义愤之情誓要为孤苦无依的钱太后讨个公道。詹事柯潜、给事中魏元当天就上疏进谏,第二天阵仗更大,以礼部尚书姚夔为首,四百七十名大臣联名的疏章摆在了宪宗案头。都是为钱太后请命,要求让英宗夫妇合葬的。
周太后更是勃然大怒。不管廷臣们说什么,宫中发出来的仍然是为钱太后另择葬地的谕旨。面对周太后的一意孤行,大明群臣更是倔强如牛。又过了一天,给事中魏元偕同僚三十九人,御史康允韶偕同僚四十一人,刚下早朝就集体跪于文华门外放声大哭,直哭得响震云霄,整个后宫都被笼罩在嚎啕声中。
心烦意乱的周太后要儿子下令群臣止哭退去,群臣拒不从命,声言:不得钱太后合葬旨意,臣等绝不退去。
紫禁城青砖上,群臣从巳时开始跪起,一直跪到下午申时,哭昏晒晕了也不肯罢休。看见群臣如此一致的誓死决心,宪宗和周太后害怕再惹出更大的乱子,终于降旨,答应朝臣们的要求。
七月,宪宗为嫡母钱太后正式上谥号为“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并将神位祔入太庙,与英宗并列在一起。同时宣布钱太后将于九月与英宗合葬裕陵。
只是,在皇宫内供奉历代帝后神位的奉先殿内,周太后不允许在英宗身边摆放钱太后的牌位画像。
王皇后的明哲保身态度,以及皇帝对万氏的宠幸,使万氏成为后宫真正的主人。成化四年秋,出现了几次彗星。大学士彭时、尚书姚廷夔上疏请求皇帝扩大宠幸范围,以广后嗣。宪宗表面上同意,但仍专幸万氏。
成化五年四月,柏贤妃生下皇次子朱祐极。成化六年,藏书阁宫女纪颖年被宪宗无意临幸后怀孕,七月在安乐堂生下皇三子,就是后来朱佑樘,害怕遭万贵妃迫害,一直不敢公开,在太监张敏、怀恩等人的帮助下偷偷抚养,吴废后所居冷宫西内,与安乐堂相近,她得到消息后,也一起帮助纪氏哺育。
宪宗只知有朱佑极一个皇子,按照立长的祖制,于成化七年立为皇太子,然而次年正月竟患起病来,病势凶猛,只一天就夭折了,谥悼恭太子。之后几年,后宫妃嫔一直没有子嗣,周太后觉得事情蹊跷,派怀恩密查,万贵妃是最大嫌疑。她在宫中越发骄横起来。自己无子,也不许其他妃嫔有孕。太监中谁违背了她的意思,就立即被赶出宫去。宫中的妇女一旦谁与皇帝发生关系并且怀孕,被她侦知,就设法命人进药汤,使其堕胎。
若不是宫中的宫女、太监、废后吴氏、周太后的百般保全,朱佑樘恐怕早就遭了万贵妃的毒手。成化十一年,才令宪宗知道有皇三子的存在。太监张敏和纪淑妃也因此暴死。周太后怕太子再遭不测,把皇孙接到身边抚养。因为太子已立,万贵妃也顾不上再去算计其他妃嫔,四处访求怀胎灵药,御马监太监梁芳为她引进了南昌道士李孜省,江夏僧人继晓,大搞神仙方术,炼制丹药,给皇帝和贵妃服用,希望能怀上龙嗣。万贵妃尚未成孕,倒是后宫许多妃嫔陆续怀孕生子。
新年吉祥,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一〇三、沧酒一杯释怀
怀恩对林岳说:太后保护太子,自有她的考虑:皇上独宠万贵妃,即便是生母太后也不敢轻易得罪万贵妃,虽然她在废后之事上曾帮过万贵妃,但时过境迁,随着万贵妃地位的升高,她的野心也更大,想得到的东西更多。不但要独得圣宠,还要掌握后宫大权,想当皇后甚至皇太后。太后隐隐感到了万贵妃对她的威胁,不能不往长远里打算,万贵妃专横自私,如果生下皇子,只会更加飞扬跋扈。现在她看在皇上颜面还让着她这个太后,若皇上有一天…万贵妃可能就不会把她放在眼里了。所以她要为自己将来找一个依靠,而这个人便是失去生母的太子朱佑樘,将来太子当了皇帝,她就能名正言顺成为太皇太后,加上有抚育之恩,自然可以长享尊荣、掌控后宫,无人能够撼动。太后与贵妃现在只是表面和气罢了。
林岳说:我明白了,万贵妃毒害龙嗣是为了自己的权位,周太后保护太子也是为了自己的权位。
道公说:所以太后不会对太子下手,可以排除与师公有联系,而嫌疑最大的便是万贵妃。
怀恩说:以前是万贵妃嫌疑最大,现在随着皇子们逐渐长大,其他妃嫔们也渐渐有了野心,是谁对太子下蛊就不好说了。而且我一直观察安喜宫,并未发现那个可疑的身影。我想皇上经常去安喜宫,万贵妃也不敢在她的寝宫藏匿种蛊之人。
林岳问:你想想,太子种蛊之前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怀恩想了想,说:之前确实发生过一件事。那日皇上去内库视察,我也跟随前去,皇上发现几朝累积下来的七窖金全部用光了,十分恼火,便召梁芳、韦兴诘责道:靡费帑藏,实由汝二人!
韦兴不敢回答,梁芳却狡辩说:兴建显灵宫和各处祠庙,所以用去这么多库银,都是为陛下祈求福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