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朱祁镇是大明王朝的第六任兼第八任皇帝,登基为帝时年仅九岁,年号“正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到了册后的年龄。张太皇太后决定给他选个好皇后,张氏是仁宗朱高炽的妻子,当年仁宗还在北平做燕王世子时,其母徐氏就亲自为长子选择了出身虽低微,才智人品却非常出众的张氏为妻。后来燕王朱棣成为大明皇帝,张氏也应运而为太子妃。由于朱高炽不擅骑射,两个弟弟又窥伺太子位,时常离间仁宗与成祖之间的父子关系。徐皇后去世以后,成祖逐渐对长子不满,好几次都中了小儿子的计,削减太子的膳食待遇,打算废太子。在这要紧的时刻,亏得太子妃谨慎行事从中周旋,又一向得徐皇后欢心,更调教出了一个好儿子朱瞻基,成祖总算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然而仁宗即位仅十个月就遽然驾崩,朱瞻基少年即位,是为宣宗,可惜也只十年光景就离开了人世,张氏的孙子英宗朱祁镇更是孩提即位。主君更迭,朝局变幻莫测,整个大明帝国的军政大事,幸亏有张太皇太后的操持裁决,才得以平稳接替。她认识到:一个好皇后对皇帝、对皇朝有多么重要,因此为自己的孙儿选择皇后就格外用心。
正统七年春,经过重重筛选,来自海州的少女钱蓝宁被太皇太后选中。钱蓝宁出身寒微,谨循太祖皇帝定下的“从民间良家选后妃,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不得恃宠以病民”的祖训。她的曾祖父钱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时的老部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一直对成祖忠心耿耿。祖父钱通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父亲钱贵继承了祖传的武职,多次随成祖、宣宗北征,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直到女儿被选为皇后,钱贵才被提拔为中府都督同知。钱蓝宁这年十六岁,比英宗略大一岁。
钱蓝宁的册后仪式,也是明王朝有史以来皇帝的第一次初婚仪式。在此之前的皇帝,早在即帝位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终身大事,册后只不过是登基以后过过场面而已。因此,在太皇太后的操持下,钱氏立后的过程极为隆重。
正统七年五月初三,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为副使,持节至钱府行纳采问名之礼;
五月初七,成国公朱勇为正使,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吏部尚书郭剌为副使,持节再至钱府行纳吉纳徽告期礼;
五月十九日,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户部尚书王佐为副使,率领仪仗大乐和放置着皇后册宝的龙亭以及文武百官,再至钱府行发册奉迎礼。在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的叩头如仪中,十六岁的钱蓝宁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真红大袖祎衣红罗长裙红褙子红霞帔,在一片煊天鼓乐中被迎入紫禁城,成为少年皇帝的皇后。
这也是张氏此生为朱明皇家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因为大婚典礼五个月后她就去世了。
钱皇后温婉贤惠,英宗对她十分满意,帝后鸾凤和鸣,情笃甚好。美中不足的是钱皇后虽得圣宠,但立后六七年却一直未有身孕。她大度谦和,支持英宗选妃,从不阻挠他亲近后宫妃嫔,于是后宫一直喜讯不断:奉天民女周樱天被选入宫为选侍,正统十年为十八岁的英宗生下一个女儿重庆公主,正统十二年又为二十岁的英宗生下了庶长子朱见浚(后改名朱见深)。除周选侍之外,还有万昭仪、王婕妤等宫妃,陆续在一两年间为英宗生下了三个儿子。
英宗敬爱皇后,他相信皇后一定会给他生育嫡子。所以庶长子朱见深已经两岁,英宗仍然没有将他册封为太子,而是一直耐心地等待钱皇后怀胎的消息。
然而中宫怀妊的喜讯未等到,意外就发生了。正统十四年六月,西北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出兵叛乱,边境危急。不懂军事的太监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英宗自幼由王振伺候,称他为先生,对他言听计从,视为倚靠,甚至在王振触怒太皇太后时不惜下跪求情。
如今没有了太皇太后的约束,辅佐英宗的“三杨”老相也都陆续辞世,朝中再没人有力量阻挡王振,再加上英宗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太子,令异母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六十六名大臣战死。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英宗被虏的警报传入京城。宫廷鼎沸、百官震惊,孙太后、钱皇后惊惧交加,整日以泪洗面。皇帝既成了人质,也就再说不得天朝上国的话了。因也先举兵反叛的借口是赏赐不公,朝臣决定尝试以财帛赎回皇帝。得知这个决定,钱皇后立即将自己的所有私财都献了出来,只希望也先能看在财宝的份上放回丈夫。然而大批珠宝撑大了也先的胃口,他觉得手里的皇帝奇货可居,岂肯轻易放还筹码?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为了断绝也先的企图,摆脱“国无长君”的窘迫局面,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九月六日,郕王登基,是为代宗。
对于也先违约、英宗不能返回的事实,钱皇后已如五雷轰顶,又得到了哥哥钱钦和弟弟钱钟也丧于土木之变中的确切消息。无能为力的她已经是肝肠寸断,只能日夜啼哭。在渺茫中,她终于想到了自己还能多少为丈夫做一件事:夜夜向上天哀泣求告,祈祷上天放丈夫一条生路。昼夜不停的悲泣也很快哭瞎了她的一只眼睛。过度的劳累、粗陋的饮食、冰冷的地面、冬天的严寒长期侵袭她的身体,她的一条腿残疾了,钱皇后毫不介意,也拒绝治疗,她认为这是接回丈夫,上天要她付出的代价。
在于谦等大臣指挥下,明军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保住了大明的国祚,迫使瓦剌归还了英宗。景泰元年八月初三,二十二岁的英宗由漠北返回北京城。代宗权位已固,将哥哥看成是隐患,虽在于谦的强烈主张下接回英宗,却坚决拒绝礼部建议,在返京典礼上向英宗行君臣之礼的要求,直接把英宗送进南宫,名义尊为“太上皇”,实际形同幽禁。
英宗没料到,被囚一年多,回来已物是人非,自己的弟弟竟以这样的方式迎接自己,而他所思念的风姿绰约的皇后,也变成了一个病体支离的残疾女人。他很快就知道妻子致残的原因,在心灰意冷之际,感受到了一股温情,明白了何为结发情深,将妻子视若珍宝。他和钱皇后以及一群妃嫔在南宫中相依为命。
代宗在做监国时并没有取代哥哥的想法,在被推举为皇帝后勤政纳谏,显示了比哥哥强的才干,在他的治理下,明朝变得强大稳定起来。他的心思也发生了改变,他要坐稳皇位,还要传给自己的子孙。皇权的诱惑让他对哥哥没有了手足之情,提防忌惮之心却是越来越重,他不允许英宗走出南宫一步,并且想方设法把侄儿从太子位上赶下去。
势利的太监宫人见新帝如此,更变本加厉了。被幽禁的英宗不但没有得到与“太上皇”的待遇,就连日常衣食都变得难以维持。英宗困在南宫中愁闷焦躁,度日如年,钱皇后看在眼里,一面百般宽慰丈夫,一面强撑病体带领南宫嫔妃宫娥赶制绣品,以此换些食用。在互相依靠彼此慰藉中,度过了七年的漫长岁月。
景泰八年正月,代宗患病并迅速加重。十七日凌晨时分,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贞、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等人冲入南宫,拥英宗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