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博瑜看着主任期盼的眼神说:可是,主任,我是借调干部,按规定不能管组织经费…
伍继烨眉头皱了皱道:你说的确实提醒了我,但这不是事,这几天我就把你纳编。我看了一下,你都符合条件了,还占着基层副连长的位置,不给人家干活也不像话。
看着伍继烨期盼的眼神,他不知该如何拒绝,他之前那样帮助他,他立了两个三等功提干,如果没有老指导员倾力帮助,以他陆博瑜自己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主任需要他,他不好意思说自己调动的事。于是点了点头:谢谢主任关心!
四十一、但且听真言
第二天上午上班的时候,陆博瑜就拨通了王主任办公室的电话号码,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婉拒了王主任的好意,王主任表示万分诧异,也替他惋惜,但只好无奈地表示尊重他个人意愿。
几天后,陆博瑜纳编为宣传干事。他还负责内勤,就是政治处的所有开销要他管,每个月要做物资采购计划,这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尤其要保障好领导,把钱花到点子上又不出问题,这更是一门学问。陆博瑜既是新闻干事,又是内勤干事,既要埋头写作,又要跑跑颠颠,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一天,他到财务科去报账,业务柜台前排着几个前来报账的司务长。于是他在门外等待,和他一起等着报账的是二营指挥连排长卢俊,陆博瑜问他报什么帐,他唉声叹气地说:这是我和副团长去接兵的帐,亏死了
陆博瑜问:怎么会亏呢?出去花多少就报多少呀。
出去接兵经费都被他一个人花了。卢俊眼眶通红、压低声音说,我保障他去娱乐场所花了六千多块钱,根本报不掉。
六千多啊?陆博瑜惊讶地说,要知道当时排长一个月的工资才两千多,六千多可是一个季度的全部家当啊,还得把嘴吊起来,除了大锅饭以外的东西一律不吃,才能省下来。
这有什么奇怪的?跟着首长出去还不是我们这些小干部买单。要是保障不到位,回来没好日子过不说,几年之内发展都要卡你。卢俊无奈地说,陆干事,你上次陪团长去首都没花钱吗?
上次团里拨了一万块钱,我就尽着那一万元钱花的。陆博瑜说。
不会吧,你可以啊!卢俊羡慕地说。
那你说我该怎么做?
陆干事,你现在可是团首长身边的红人,这还要我教你啊?卢俊说,你逗我玩呢?
陆博瑜确实不懂这些人情世故,于是坚持让卢俊和他说一说。
卢俊看了看四周,一本正经地低声说:按照规矩,那一万元钱都给团长花,你只是代领人,不能动首长的钱。出去其他开销你自己垫付,回来找财务协调,就说超支了,看财务和你的关系,能报就报,不能报只好自己承担。
没人告诉过我啊?
这不需要人讲,你要想有好日子过,就得这么做。但他又对陆博瑜说:要么就是你运气好,真的碰到了好领导,要么你就等着倒霉吧。
我感觉团长人很好。陆博瑜朝他笑了笑,并没有把他们在财务室门口的对话放在心上,尽管卢俊说的很玄乎,但他还是相信这个世界上好领导是大多数,伍继烨就算其中一个,其他常委接触不多但感觉也还不错。他想着只要尽心尽力把首长保障好就行了,他的进步还是要靠工作成绩说了算,而且他也没有发觉团长对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从首都回来还在政委、主任面前表扬他了呢。
过了几天,陈向彪到旅里给团丨党丨委拍照,因为师团首长召集组织、宣传一群笔杆子在一起研究后,决定把团队的典型定位为: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战斗力先进团。这样既结合中央政策,又体现自身特色,新时期在全军宣传一个团为典型的还没有。所以无论是崔镇海、陈世界等人写的新闻稿还是陈向彪拍照,都围绕这个中心。
陈向彪这次见了陆博瑜,很是亲切,显然经过几次接触已经和他很熟了,不拿他当外人待,一来就说自己的相机包坏了,让陆博瑜给他买一个,陆博瑜便带着他打的到大润发超市。陈向彪挑了半天,终于选中了一个三百元的黑色包。陆博瑜买了单,陈向彪裂开嘴笑逐颜开,露出一口大牙说:我们陆干事是最优秀的,我到你们团长政委那里也会这么说!这个包以后我会一直背着,一用到它,我就想起是你送给我的。
摄影不像写稿子那么省事,陈向彪一来就要兴师动众,集合部队,动车动炮,拍了很多组大镜头。有在后山靶场拍的,团丨党丨委成员带着部队庄严宣誓,背景则是大山、炮车和各连连旗,陈向彪强调宣誓时要真喊,面部肌肉很重要,于是官兵喊了好几十遍,嗓子都破了音;有在炮库拍的,政委举着地图,团长目光坚定地向远方打着手示,其他常委围在四周,部队在他们身后奔跑,拍的时候,丨党丨委成员和炮车排成实景,奔跑的队伍则拍成虚的;有在文化活动中心网络室拍的,团丨党丨委成员每人坐在一台电脑前,佯装操作电脑,表情专注而认真,陈向彪给这张照片配的解说文字是:在团丨党丨委的带领下,官兵学习信息化知识蔚然成风…
每一张照片都摆拍了好几次才成功,尤其是官兵们奔跑了几十次,由于戴着钢盔穿着军鞲,个个累的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团长政委似乎看到着这些照片刊登后在全军引起的强烈反响,扑面而来的鲜花掌声以及提升任职命令,自然百遍不厌其烦,积极配合,带着部队一遍一遍地折腾,占用了好几天的训练日程,每天在招待所好酒好菜招待陈向彪。大家都知道,训练再扎实不宣传出去有什么用?谁也不会知道你。只有宣传出去了,训练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