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并未去见此时就在家乡,当着他川北行署挂名委员,却始终在家乡并未来南充的那位父亲。而是将父亲的地址,外加上这份报告送到了李子筠处。而无论李子筠怎么劝说,他就是不肯去见那位父亲,甚至连提都不想提。
原本李子筠想让王诚也劝劝李子元,不管父亲当年做的多过分,可毕竟是他的父亲,爷俩总不能一直不相认吧。只是在这件事情上,王诚很直接的站在了自己小舅子兼老部下一边,拒绝了李子筠的要求。
王诚很直接的告诉妻子,李子元已经是一个高级干部了,怎么做他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自己是他老上级不假,可有些事情也不能管的太宽了。李子元拒绝去,就肯定有他拒绝的理由。这件事情,就不要强加于人了。
对于这位在娶了自己老姐之后,一贯都是帮亲不帮理的老上级,这次罕见的站在自己一边,李子元几乎是感激零涕。认为自己这位老首长,自从娶了自己姐姐之后,这次总算是靠谱一些了。
其实李子筠有些不知道,对于自己的爱妻,王诚有些话并没有说透。也算是久经考验,经历过许多事情的王诚,知道李子元不去见那个父亲,除了能拿出台面上的原因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而且绝对不是一件事情那么的简单。
只是李子元不肯说,王诚也不好太过于干涉。甚至王诚也清楚,如果不是上级安排,自己是去见那位岳父大人都有些不方便。所以对于妻子的要求,王诚也只能含糊的糊弄过去,并极其罕见的表态支持了李子元。
但王诚尽管心中明白很多事情,自己也不是很方便去见。可却是并未反对自己妻子,去探望一下自己那位的岳父。不过也知道李子元的防区虽说大股土匪已经肃清,但零星或是潜伏下来的土匪肯定还有的王诚,也叮嘱李子元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妻子。
只是无论是王诚,还是李子元谁都没有想到。李子筠这次回家探亲之后,却是在回来的时候,将李子元的那个父亲给带来了。当然,老爷子在知道自己那个不待见,甚至都忘了长什么模样的儿子,居然在解放军中当了大官,自己主动要求来见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关键的,此时的李子元所在的军区,与地方丨党丨委和行署都在一个地方。当着行署行政委员的老爷子,回到军区驻地来上班,谁也不能说出他什么来。而且老人来的时候,也许是担心那个儿子给自己冷脸看。还专门给西南军区政委,也就是李子元的老政委打了一个电报。
结果李子元被拎到重庆,挨了政委和老师长的一顿批评。尤其是政委批评他不懂统战政策,更不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不能揪着以前的事情不放,让他马上滚回去与父亲见面。
而且他回去,不单单是与父亲见面,还要安抚一下他父亲因为某些事情上,产生的一些对抗情绪。用政委和师长的话来说,就是亲情要叙、工作也要做。被两位老首长训的灰头土脸的李子元,就算心中再不情愿,也只能无奈的回来见自己不想见的人。
回到军区司令部驻地后,看着李子筠一脸胜利的笑容,李子元皱了皱眉头什么都没有说。而对于面前的父亲,李子元犹豫了一下,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甚至可以说艰难无比的叫了一声父亲。
只是叫出口归叫出口,但这次见面却并不愉快。老人对李子元的态度,依旧是不冷不热。对于他的称呼,只是嗯了一声便沉默了下来。其实李子元的这位老爹,并不是真的冷淡,他只是也不知道该如何与这个陌生的儿子相处。
李子元虽说不想认自己这位老爹,可他这位老爹是什么人。虽说作为一名军人,他是失败者。但是在川军中打仗,挖墙脚的功夫比枪炮更为重要的军阀混战生活,早就养成了老奸巨猾的性格。
其实李子元的部队,刚一路过家乡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这个当年始终被忽视,甚至都没有正眼瞧过,失踪之后也没有当回事的儿子,当了军长并且带着部队打了回来。李子元没有与自己三哥相认,他那位三哥也没有认出来他。
但他那位三哥没有认出来他,可这并不代表,别人没有认出李子元来。李子元早年在这里上学时候的,一位现在留在老家当中学教师的同学,在李子元军部在家乡那个县城休整一天,正巧住的是他们家的时候,当时尽管还有些不确定,但也算是把他认出来了。
虽说没有敢上前打招呼,可毕竟还是把李子元给认出来了。在李子元走后,就与老人说起过,一位住在他们家的解放军大官,好像是当年李家的老五。当时李子元的这位便宜老爹,心中就是一动。李子元这个同学的人品,他还是清楚的,绝对不会说假话。
如果说李子元这位当年同学的话不可行,那么跟了他爹几十年的老门房的话,让李子元那位便宜老爹更是确定无疑。那位老门房,是他的护兵出身。就是因为人可靠,他才一直留在身边的。别人谁的话他都可以不信,但这位老门房的话从来都怀疑过。
在李子元家服务了几十年的那位老门房,上街买菜遇到欢迎解放军人群时候,也认出了乘坐敞篷吉普车的李子元。人老精、鬼老灵,这个当年李子元他爹护兵出身的老门房,眼睛可比他那位三哥毒的多。
李子元的吉普车因为欢迎的人群,行驶的速度相当缓慢。让这位老门房有很充足的时间,来仔细的观察车上那个看起来很是眼熟的人。在确定车上的人,就是当年与他一同留在家里面留守,红军来后就失踪的五少爷之后,赶忙跑回去报信。
大少爷当年成了中央军,派到晋东南战场之后却是一去不返。大小姐抗战爆发的时候,正在北平读书,接下来也是渺无音讯。其余的那些少爷和小姐,有的出国留洋一去不回。有的跟着南京政府,现在已经转进到了台湾。
老爷身边除了那个一无所长,只留在家里面管家的三少爷,外加丈夫是川军的一个团长,阵亡在抗战之中后一直在守寡的二小姐之外。老爷身边,已经是再无其他的子女。要是五少爷也回来了,那老爷身边不是多一个人了吗?
虽说这位经历过李子元家几乎所有事情的老门房,也知道当年这个五少爷,在这个家没有少遭罪,不见得还认自己的这位父亲。可不管怎么说,骨血是改变不了的。尤其是五少爷现在身后跟着一群卫兵,这职务应该不小了,也许过去的事情不会在计较。
后来李子元带队剿匪,也是这位有心改善父子关系的老人,在得知解放军来号房子之后,特地大开的四门。只是没有想到,李子元到了门外晃了一圈又离开了。当时这位老人,就坐在家里面面对正门的门厅处。
李子元在门外晃荡的那一会,他看的是清清楚楚。家中的几位当年见过李子元的老仆,也被他叫到身边一同辨认。虽说李子元这些年外貌变化很大,脸上还有伤疤。但人越到老了的时候,偏偏又爱回忆过去,记性也是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