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到处都是欢庆的人群,李子元在这个时候却是异常的冷静。除了分析自己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之外。他连续下达了三道命令,第一全分区的部队立即转入全部战备,做好夺取壶北与潞东县城的准备。
第二点,派人给壶北与潞东良县城日伪军,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立即无条件投降。保证全部的军用物资,不受到任何的破坏。保证对两个县城,不做任何的破坏。此最后通牒,三天之内必须要给予答复。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各县区地方武装与民兵立即按照既定建制集结,准备做好支前工作。同时李子元上报军区,希望一旦两县城驻防的日军一个加强大队,以及伪军拒不投降,批准他强行解决。
对于李子元的请示,军区没有在第一时间答复。直到八月十七日军区才给予答复,军区原有的作战计划现在已经停止。各部队就地向各自防区的日伪军,提出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如果日军拒绝缴械,那么就干净彻底的将其消灭。
军区要求李子元尽可能的,还是要争取日伪军主动投降。如果该部日伪军顽抗到底,在采取武力解决的办法。另外,要求李子元以一部兵力配合四分区部队,钳制长治之敌并做好强攻长治的准备。
接到军区命令之后,李子元除了留下一团调拨给四分区指挥,对长治之敌下达最后通牒之外,集中大部分的兵力对两个县城之敌采取了围困的战术。并于八月十九日,再一次给盘踞在两县的日伪军下达了最后通牒。
此时壶北与潞东两个县城,对外交通通道已经全部被切断。困守在两个县城内的日军,对旅团下达的向长治集结的命令,除了硬着头皮打出去之外,已经根本就无法完成。可强行突围,该部日伪军又实在没有那个勇气。
而此时整个日军已经受命停止一切的军事行动,所有的日军不得有任何的轻举妄动。在晋东南地区,日军各个驻地也早被八路分割、孤立,要是硬着头皮真的打起来,他们根本就得到不任何的支援。
期间,长治日军曾经抽调出一部,试图接应两部突围回撤到长治,以便准备按照第一军的命令向太原集结。但被李子元集中三个县的地方武装一顿猛打,丢下了几十具的尸体又逃回了长治。
在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除了少量的死硬分子之外,日军从军官到士兵已经是了无战意。急于回家的日军官兵,已经不想在有任何的鲜血,留在中国这片他们耗尽了办法,也没有能够彻底征服的土地上。
而且日军现在的行动,已经再无飞机大炮配合,更无其他方面的友军支援。所谓的第一军虽说还在运转,但能做的也不过是保持所属部队,不彻底的陷入混乱而已。至于作为一个战略集团,这个第一军已经是就算有心但也无力了。
在救援行动被打退之后,长治日军面对周边八路的挤压和咄咄逼人的态势,只是关上城门闭门死守,等待集结撤退的命令。对于城外八路的最后通牒,权当做没有听到。逼急眼了,就是告诉城外的八路,他们只奉命向重庆方面部队投降。
按照盟军总部的要求,不得向八路军投降。至于八路有没有权利接受他们的投降,他们现在只能听二战区的,日军自身是没有这个权利作出决定的。只是不断的催促分散在各地的日军,加快向长治撤退。
实际上眼下整个中国战场,日军都尚未得到缴械,作为一个军事集团整体还存在。甚至作为一支军队,各部队还在服从各自的上级命令,还在有序的运转。而重庆一方面不允许距离日军最近的八路军接受日军的缴械,一方面主力部队又都远在大后方。
最精锐的部队,更是远在滇缅边境乃至大西南。向日占区,尤其是华北这样的敌占区调动,以当时中国各派系军队极其落后的运输手段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也就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时无法填充日军空缺的重庆。
只能一方面抓紧时间调兵遣将,将部队从大西北、大西南向敌占区紧急开赴,一方面又只能命令日军先不要放下武器,维持占领区的持续。除了避免敌占区陷入混乱之外,更多的也是担心日军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落入到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手中。
外战打完了,对于有些方面来说,已经到了该解除所谓内患的时候了。重庆的这个部署,除了防范共军之外,同时也在防范其他的杂牌军,得到日军武器装备做大做强,成为他新的威胁。也正是有了重庆方面的这道命令,敌后各个战场的日军才死硬到底的。
但相对于长治城内顽固的日军,壶北与潞东两个县城驻防的日军可是老实的多了。八月二十一日,就在李子元第二次下达最后通牒的第三天,两县城在外援无望,内无粮食可维持的局面。
最关键的是,李子元这个曾经给他们造成严重伤害的八路指挥官,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内外交困,知道打也打不过,自己也不想在打,跑是更泡不到的情况之下,最终没有执行上级的命令,而是选择了按照八路的要求开城投降。
驻扎在两县的日军独立二四三步兵大队主力,以及二四四步兵大队一部,以及辎重部队、工兵部队各一部分,一共一千五百余人分别在壶北县城外以及潞东县城,向李子元所部无条件缴械投降。
这些日军开出两县城外,在周边潞东军分区的部队押送之下,在两县交界处向李子元以及潞东军分区投降。两县投降的日军,共计交出步枪一千一百余支,轻机枪六十多挺、九二式重机枪十三挺。
步兵炮两门、山炮各两门、迫击炮四门。军马百余匹、卡车十五辆,并一千多发炮弹,以及大批的弹药、钢盔、防毒面具等作战物资。驻扎在两县城的伪军,也没有选择抵抗放弃了投降。缴出步枪一千五百支,重机枪七挺、轻机枪七十三挺并弹药一批。
独立步兵二四三大队长村田弥藏少佐,向李子元交出了自己的军刀。这位在潞东境内已经待了整整大半年,与李子元作战之中多次有过彻骨之痛的日军大队长,看着站在面前的李子元,并未像一般日本军官那样不服气。
而是低下了曾经自认为高昂的头颅,老实的接受了李子元的安排。他的部下在缴出武器之后,更是彻彻底底的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在整天面对这个魔鬼了,自己总算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上一觉了。
尽管他们的上级一再要求他,不允许向八路投降,想尽办法向长治撤退。但在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的前提之下,在加上内无隔夜之粮。这些日军还是很明智的选择了投降,要不然怎么办?
曾经在支那耀武扬威的陆军,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各地日军在八路的攻击之下自身难保,不投降难道大家都饿死在这里?帝国已经战败,就不要让更多日本人的血,白白的浪费在这里了。他们更应该做的是回去重建已经被炸成一片废墟的家园,而不是在这里为别人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