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弹药,之前在反扫荡作战之中,部队在日军偷袭和快速穿插之下损失不轻,率先接到命令的部分主力部队尽管竭尽所能。但能给予潞东军分区的支援,也只能是牵制住部分日军,并对邯长大道以及南同蒲铁路线实施破袭战,以给潞东各部突围创造战机。
好在虽说形势恶化的速度相当快,但毕竟分区的几位首长都是经验丰富。而且分区之前也预料到即便是在日军对太行山发起新的一轮扫荡之中,距离晋东南重镇长治最近的潞东军分区显得有些平静。
但这种平静绝对不代表着日军,会彻底的放弃对潞东地区的扫荡。尽管日军在展开之前,在战略意图上掩饰的相当不错。但经验丰富的几位首长,依旧察觉到一些异常。就在日军对太行山区扫荡的时候,军分区已经开始了疏散和重要物资的坚壁工作。
当初军分区首长派李子元出击外线,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应变。所以尽管日军此次调转速度极快,但之前已经有所准备的军分区反应速度,也并不比日军慢到那里去。在日军扫荡的主要目标,转到潞东境内之后分区也在短时间之内展开了行动。
只是情报上出现的纰漏,让分区的动作显得有些缓慢。而且无论是上级太行军区,还是军分区对日军出动近两万日伪军,对一个潞东军分区扫荡的兵力配置,估计的有些不足。因为这两万日伪军,足够日军对整个太行根据地发起扫荡了。
而且对日军的推进速度,以及采取的新战术同样判断不足。如果不是李子元的那封电报,甚至军分区差一点被日军的突然动作给咬了一口。在发现自己被日伪军重兵合围之后,动作上多少慢了一拍的军分区才开始进行突围。
在主力部队在外围发起破袭战的策应之下,留守军分区一团利用李子元留下的相对充足弹药,以及缴获的武器补充后得到加强的火力,集中在日军封锁圈一个点上死揍,硬生生的撕开一条狭窄的通道。
面对着随即蜂拥而至,试图堵死这条突围道路的日军,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的一团拼死冲杀。军分区机关和潞东地委总算在日军完成最后合围之前,掩护一部分地方干部和群众突围到了黎城境内。
不过这一战下来,掩护军分区机关和群众突围的一团伤亡损失过半。配合一团行动潞东独立营,也损失了三分之一。只有跟随李子元转战的那个营,压缩编制组成的一个连,还保持着完整的战斗力。
但分区机关和部分群众冲了出去,可刘雁来与常娟带着的壶北县委和县政府,却被堵在了合围圈内。多次寻找机会都未能突出去的刘雁来,在转移途中遇到了刘连明带着的侦察连一部后,与李子元汇合才总算摆脱了危险。
只不过所谓的摆脱掉危险,并不是说已经突围到安全地带,而是至少与部队在一起相对来说安全了一些。因为现在李子元的处境,并为比这位老兄之前的情况好到那里去。甚至除了保护部队多了一些之外,还不如刘雁来原来的情况。
至少刘雁来与常娟带着的壶北基干游击队,虽说武器差一些、非战斗人员多一些,可也短小精干转移方便。在与李子元汇合之后,这么一支还留在日军合围圈内的八路,目标就相当的明显了。
尤其是在分区机关和一团突围之后,李子元所部更是成为周围日伪军的群殴目标。再加上这次日伪军扫荡的目的,李子元自身也很不幸的成了主要目标之一,甚至他就是日军对潞东军分区此次扫荡的核心目标。
不仅从硚口出动的日军死咬着他不放,周边的其他日伪军也不断的像狼群一样扑上来撕咬。眼下他周围的日伪军数量,甚至占据了日军对潞东军分区扫荡投入的兵力,足足近一半的数量。
而且面对着死咬着自己不放,并且不断的以优势兵力采取迂回、穿插战术,试图包抄他的大批日军。一路只能边打边撤的李子元,尽管使尽了浑身解数,却是局势始终未能得到缓解,甚至就连在他后面一直死咬着他不放的那股日军,都未能彻底的摆脱掉。
这股加上伪军足足有两千人,其中日军兵力在一千三四的日军,并加强了两门山炮以及两门迫击炮。不仅在火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在兵力上也超过了李子元的部队。再加上周边的日伪军策应,李子元始终寻找不到战机切断呢这条尾巴。
一路上死咬着李子元不放这股日伪军,不仅一路上拼命的追击。而且到处张贴着抓到李子元者赏大洋十万,而且死活不论。或是别的部队不打,只打潞东军分区独立二团的标语。天上的日军飞机,也一路追着李子元部队抛洒着同样的标语。
所以跟着李子元,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不过刘雁来这个家伙,还是相当有勇气和决心的。在与李子元汇合之后,他将常娟以及壶北县委的非战斗人员,交给李子元之后。自己不顾李子元的劝说,带着几名警卫员和通讯员,以及壶北县大队又要返回日军合围圈内。
他的态度很坚定,自己是壶北的县委书记,这个时候不留在壶北境内就是失职。尤其是还有大批的群众,没有能够冲出去的情况之下。自己跟随李子元行动固然是安全了,可那些群众怎么办?
那些连枪都没有的非战斗人员,还有一部分壶北地方工作人员的精华他不能带着冒险,所以交给李子元掩护他们冲出去。用他的话来说这些人活下来,即便他牺牲了也有东山再起的本钱。而自己却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要留下来坚持和战斗。
不过刘雁来自己坚决要回去,却死活不同意常娟也要回去的想法。他的意思很清楚,常娟是一个女同志,在这个时候留下来不合适。眼下壶北境内的形势,实在是太过于复杂。不仅大批的日伪军在扫荡,还有大量的日伪便衣特务搜捕地方干部。
常娟是一个女同志,以日军的德性一旦出现意外对于常娟来说,将会是异常残酷的。所以刘雁来认为常娟和其他的地方干部,还是跟李子元活动安全一些。而且有她在,也有人管那些跟随李子元行动的地方干部。
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之下,李子元咬了咬牙从侦察连给他抽调了一个班,并尽可能的补足每人一百发子丨弹丨。又从部队匀出一批子丨弹丨,交给跟随刘雁来返回的县大队。交待这个班长如果出现意外,就算打光了也得保护好刘雁来。
分手时候,李子元掏出自己那支勃朗宁手枪,郑重的交到刘雁来的手中:“老刘,与我相比,你就是一个完人。你坚持要回去,我也只能支持你。你留下的这些人,我保证一个不少的给你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