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进了日军指挥部的那束集束*,将当时正在召开作战会议的这股日军几乎所有中尉以上,以及大部分小队长一级的军官全部送上了西天。尽管日军士官的水平也很高,但单纯依靠士官很难在遭受到突然打击的情况之下,控制这么多的部队抵抗。
最关键的是这股偷袭来的八路,究竟是从那里冒出来的,他们究竟有多少兵力,对于这些日军来说还一无所知。三个方向几乎同一时间响起的嘹亮军号,以及落在他们脑袋顶上的迫击炮、重机枪,周边漫山遍野的枪声和喊杀声,直接告诉他们这是八路主力杀了过来。
实在有些扛不住后面的日军,只能在仅剩的两个小队长,以及士官的指挥之下勉强各自为战抵挡了一下后,便向着西面溃退了下去。失去了统一指挥的这股日军,溃退的速度之快就连当面发起攻击的八路也多少有些所料不及。
面对着山上八路不断打过来的,准确度相当高的*。日军那两门迫击炮和仅有幸存的那门山炮刚想还手,却是愕然的发现掩护的步兵已经被打垮,一股八路因为追击速度过快,已经冲进了自己的阵地。
除了几支手枪之外,大部分人连枪都没有的日军炮兵那里能顶得住这股生力军的猛攻,短短几分钟就丢掉了自己的火炮,加入了步兵溃退的队伍。甚至快的连炮都没有来得及毁掉,整个日军残余炮兵就被打垮。
两门日军制式的九七式九十毫米迫击炮、一门四一式山炮,以及二百多发*和六十枚山炮弹,全部落到了冲过来八路手中。关键的是迫击炮和炮弹,都落入这股八路手中不要紧。
可问题是之前落到李子元阵地上的那些毒气弹,都是这两门迫击炮打出去的。除了二百多发普通的炮弹之外,还有剩下的百余发毒气弹也一并留了下来。而他们这一撤倒是不要紧,但直接将正面的日军背后,彻底的给暴露了出来。
此刻指挥这股前关东军,自认为是日本陆军之中最精锐的那个日军少佐,面对眼下的这个局面,也多少有些不知所措。十几发落到炮兵阵地内,炸掉了他几乎一半炮兵,让他失去了大部分的火力支援能力。
几乎在同一时间砸在自己脑袋上,越来越多的*清楚的告诉他们,这股从他们背后杀出来的八路,绝对不是一般的土八路。就像关内战场上那些同僚说的那样,都***是绝对的老八路。身后策应的友军,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崩溃,也相当的出乎他的意料。
虽说骄横了一些,可这个日军指挥官毕竟不傻。周边的友军在短时间之内被击溃,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之下,自己孤军留在这里是相当危险的。而且小半天的攻击下来,固然给山上的八路予以重创,可他自身的伤亡也不算小。
最后一次攻击,打过来的那十几发*,足足让自己伤亡了小半个中队。再加上在炮弹殉爆中损失的部分兵力,他手头的兵力已经伤亡将近一小半。身边的友军都退了下去,自己在不撤搞不好会被冲过来的八路合围。
看了看正面还在负隅顽抗的八路,在看看周围不断炸响的迫击炮,以及密集的枪声中显示对方的机枪数量很多,弹药也相当的充足、这股日军指挥官秉承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最终咬了咬牙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至少先将那边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居然垮的如此之快的友军收拢起来。并查明对手究竟来了多少兵力,自己才能决定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虽说就这么撤退脸上有些不太好看,也不是关东军在战场上的风格。可与急转直下的局势相比,面子的问题也可以先往后放一放。
相对于山下由于担心被八路反包围,而快速撤离的日伪军。山上的李子元,此刻却是松了一口气。对于山下忙着撤退的日伪军,他很是审时度势的没有进行追击行动。而是集中了所有能行动的部队,采取了送客式的行动。
倒不是他不想趁着这个机会,多解决掉一些日军。是因为来的这股援军,究竟实力如何他太清楚了。山下援军吹出来的冲锋号声,可不单单是虚张声势,以及攻击发起的号令。还是一种变相的通讯手段,告诉山上的部队援军是谁。
从这些吹响冲锋号音中独特的间断,李子元第一时间就听出这是自己的部队。而且从周边的冲锋号声判断,赶过来的增援部队估计也就是这么一个团,因为他并没有其他部队的号音出现。
眼下山下攻击自己的这股日军虽说开始撤退,但却绝对不是溃退。前面溃退下去的日军先不说,自己正面的这些身着伪军军服的日军可是全军进退有序,掩护部队建制完整,撤退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混乱。
尽管损失了一半的重机枪,可在轻机枪和掷弹筒,以及带走的一门九二步兵炮的掩护之下,始终保持对身后的火力拦截。这股日军不是真的在战场上被打败了,而是受身后其他日军被击溃给牵连到背后大开,不想腹背受敌的他们才打算快速的撤离。
之前的那股日军,是被自己的部队给吓唬住了。虽说溃退了下去,但是却也是溃而不乱。小队以下的建制,基本上保持完整。其中队的架子还在,撤退的时候虽说有些乱,但至少表面上还说的过去。在士官的组织之下虽说无还手之力,但也不是真的全部溃散。
当然李子元还不知道,前边被打垮的日军,几乎整个指挥体系都被端掉。但即便知道,他也不会草率的下决心去追击。他清楚要是自己冒失的去追击,等日军反应过来那就指不定谁吃亏了。
日军士官的水平很高,指挥体系也相当的严密。即便是小队一级的军官阵亡。只要其曹长和军曹这一类士官在,就可以收拢和稳定住部队。只要有一个军官在,那怕是其他的军官都阵亡了,中队一级的日军也没有陷入混乱的可能。
除非你能把日军中的所有军官和士官都击毙,否则日军无论形势在恶劣,也不会完全陷入混乱。即便是部分陷入混乱,但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收拢调整并稳定下来。败而不乱,溃而不散,日军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过了中国任何一支军队。
即便是一支部队的大脑被打掉了,但只要有一个军官在,只要大部分的士官还在。部队就能在最短的稳定下来,并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这一点,是中国大部分的军队难以做到的。也是日军即便是被合围,也很难被歼灭的原因。
也正是看明白这一点,李子元才清楚的知道这个便宜不好占。李子元可没有真的自大到,认为他的一个团能过彻底的击溃山下的小两千日军,尤其是还有这股战斗力极其强横的日军老兵组成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