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筠这番话说完,边上的常娟和所有的干部,都差一点没有直接鼓掌表示支持。而李子元在见到大家脸上,清一色赞同的表情之后虽说有些勉强。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今天让大家休息一天。
李子元总算点了头,同样被折腾的疲惫不堪,甚至走道都打晃的几个干部,生怕他反悔似的,马上解散了部队。而他们自己则去找地方,弥补一下这些天平均每天睡眠不超过四个小时,而极度缺乏的睡眠去了。
看着走路都只打晃,接到解散命令之后,立即返回各自的住处补眠的干部和战士,李子元有些沮丧的挠了挠头。他也知道这些天部队的训练量过大,但他认为眼下的做法,也是纯属无奈的选择。
这里距离日伪军据点,还是有些过近了。这日伪军说来就来,战斗随时打响的可能性都有。部队不尽快的拉出来,一旦在近期需要投入战斗,到时候吃亏的就只能是自己。之前自己的确是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可当敌情突然降临的时候,部队拉出去的结果无疑是悲催的。
那两场战斗如果不是自己冒着弹药耗尽,短时间集中所有的机枪火力压制。而且一个是伪军不给力,拖了日军的后腿。一个是大部分都是只携带手枪的军官,火力过于薄弱。才在短时间之内,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否则就凭借当时部队的军事素质,不吃大亏就已经很幸运了。但一次的幸运,并不代表每次都会这么的幸运。一个军人不是发上一杆枪,就能去作战并且打胜仗的。合格军人的培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训练的。
自己在那两场战斗之后,几乎一味的避战举措,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部队的军事素质,别说与日军硬对硬。就是面对着战斗力差很多的伪军,都相差的太远。与日伪军硬碰硬的去硬抗,只能是拿着鸡蛋碰石头。
尽可能的避免与日伪军正面硬扛,才是最符合当时情况的选择。这不是畏战或是怕战,而是自己的部队当时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都实在没有与日伪军硬扛的本钱。虽不能说一触即溃,可战斗力上的悬殊不是一点半点。
自己没有那个本钱,去战场上练兵。要想减少部队无谓的消耗,就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紧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让他们在战场上,尽可能的生存下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可不是白说的。
李子筠说的那些道理,他不是不明白。但是之前的经历,让李子元吸取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那就是只有准备充足了,才有可能去面对随时降临的战斗。在优势的日伪军面前,不要心存任何的侥幸。
除了让自己在短时间之内,快速的成长起来之外,没有其他的应对手段。在这残酷的战场上,输者也就意味着牺牲。所以他才明知道这种训练强度,会让部队异常的疲劳。但李子元认为自己,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只是面对着大多数人的不理解,李子元也是无可奈何。其实相对于下面的干部和战士来说,此时的李子元比任何一个人都疲劳。战士们白天训练、晚上政治和文化学习。虽说也经常搞一搞夜间紧急集合,以及夜间拉动急行军,可毕竟还能睡上几个小时。
而李子元自己不仅白天带队训练,很多时候还要亲自示范。在部队进行山地负重急行军训练的时候,为了鼓舞困难条件下的部队训练气势,以及让战士对训练产生兴趣。李子元基本上是战士带多少负重、跑多少公里,自己就抗多少负重、跑多少公里。
偶尔举行比赛的时候,李子元还要把自己作为标杆。同时还要给老兵上课,讲授班排级战术。前一段时间小队长的伤亡比例,让李子元下定了决心。将老兵统统都按照班长,甚至是排长的标准培养。
白天已经累了一个半死,晚上还要制定训练计划,考虑战术上的调整,甚至还要努力回忆前世的化学知识。仅仅这一点,就几乎要了李子元的命。作为超级学霸的他,对化学还是很有兴趣的,大学也曾经选修了化学的科目。
可关键的问题是,那些东西距离现在的他,实在太过于遥远了。为了回忆起那些曾经在课堂上,死记硬背的东西,就已经让李子元很是疲劳了。在加上还要带队训练,李子元眼下的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但李子元知道,自己再累也得坚持。部队必须要练出来,否则等待自己的不会有下一次的幸运。只是这些东西,自己没有办法过多的去详说,甚至多东西都没有办法去解释。微微叹了一口气的李子元,没有去和李子筠、常娟再说什么。
李子元不想再说什么,但不意味着他面前的两个女人,尤其是李子筠会放过他。看着面无表情的李子元,常娟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李子筠先开口道:“老五,你这种训练方法,绝对不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这种大运动量的训练不是不可以,但是这要以充足的营养为基础。营养跟不上,过大的训练量加重了战士本身的营养不足。体能消耗,要比营养充足的情况之下多很多,甚至是超过人体可承受的符合。你看看你的部队,整天吃的都是什么?”
“早上每人一碗见不到多少粮食,基本上都是南瓜的瓜糊饭,再加上一个红薯或是土豆。晚上每人两个棒子面的大饼子,外加一碗糊糊粥。一天天的碗里面,连一点的油星都见不到。别说你们这些大男人,就是我这个女人,一天都感觉到吃不饱。”
“这么大的训练量,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病号,算你小子的运气好。你要是还想采取这种训练方式,最好给你的兵想办法改善一下伙食。还有,你二姐我到你这里,你小子就整天瓜糊饭招待我啊。”
李子筠先是毫不客气的指出李子元部队伙食糟糕,会影响部队的身体素质。末了却是露出了狐狸尾巴,再一次抱怨他没有款待好自己这个姐姐。天天给她吃瓜糊饭,让她很是不满意。而这个抱怨,从李子筠跟随李子元返回根据地的第一天,一直持续到现在。
对于自己这位二姐关于伙食方面的抱怨,李子元也明白自己这个二姐与自己不一样。很得这一世的父亲宠爱,从小就没有吃过苦头。即便外出上大学,家里伙食费提供的也相当充足。协和又是美国人开办的大学,虽说学费昂贵,但条件也是相当的好。
最关键的是自己这个二姐本人,也是十足的一个吃货。自己来到这一世加在一起,也不过待在一起三个月。但每一次基本上她一回家,就带上枪带着他和家里面的猎狗,上山去打一些野味。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最大的梦想除了做一个最好的外科医生之外,就是吃遍全中国的美味。对于根据地糟糕的伙食水平,以自己这位纯粹吃货的二姐来说,自然不会满意。但仅仅依靠二区和三区有限的稳固区,能提供这样的伙食水平,已经是倾尽全力了,实在满足不了她这个饕餮动物。
李子筠再一次的抱怨,让李子元有些头大的叹道:“我说二姐,你有没有个完。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的情况,南瓜和地瓜能吃饱就不错了,我上哪儿给你找肉去?这里不是老家的成都平原,都是山皮子地,一年打的粮食就那么多。”